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01

汉娜 Hanna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75/100

[播出状态:第一集已更新,之后七集定于3月29日放出]

“ 或许能比电影版更有所发展”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和电影版相比,首集带来的内容和背景高度一致。带着女婴的父亲被追杀,隐居在森林中。十多年后,长大的Hanna被训练成感官高度敏锐、身手超级灵活的准杀手。同时仇人并未善罢甘休,对自己身世的好奇也浮出水面。主角、父亲和对手,三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同电影版高度对应,甚至主人公长大后首次亮相的造型也“致敬”了电影版,然而本集最值得欣赏的内容却是剧情主线外的内容:少女的成长。那些父亲没有教给她的事,以及未在同龄人环境中成长所错过的经历。和波兰男孩的短暂相识内容是本集的重点和亮点,也带来未来可期的不同方向。能够提供比电影版更多的细节来发展人物和故事,是剧集的优势所在。

然而电影版同样带来了许多限制,无论是特工机构的父辈恩怨,还是少女杀手的人物设定,甚至Hanna未来可能发生的浪漫际遇,无一不是电视剧的俗中之俗。也许更聪明一些的做法是不要太强调这些背景斗争或阴谋论,而是更深入主人公的内心,多发掘酷炫身手之外的、能够令观众偶尔共鸣的方面,如Yeah Yeah Yeahs的歌声响起时。或者不要太执着于电影原有的内容,让上一代的故事也多些不同的看点。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演员方面,年轻的Esme Creed-Miles能否一鸣惊人还需后续的详细检验。作为宣传重点的Joel Kinnaman和Mireille Enos再次对戏也仍需等待。反倒是首集中有去年热门的外语片《冷战》女主角Joanna Kulig惊鸿一瞥,希望还能再看到她。(@Thomas)

02

奇迹缔造者 Miracle Workers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70/100

[播出状态:目前已更新第一集]

“新颖的背景设置和干瘪平淡的剧情”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TBS这部等待了两年已久的剧集有个很有意思的设置:上帝是一个爱喝酒并经常不断重复凡人“感谢上帝”画面的男人,天堂像一家大型公司被划分成了数个职能的部门,“泥土部”、“祈祷部”等等等。人类各种各样的祈祷按照轻重程度被对应的工作人员“回应”,整个工作的地点如同井然有序的工厂,人们在其中各司其职。此外,该剧严格上还是《哈利波特》Daniel Radcliffe的常规美剧首秀,再搭配上资深演员Steve Buscemi,似乎很难看出有什么容易踩雷的地方。

只可惜,在平淡无奇的第一集结束后,该剧就如同那些徒有其表的电视剧,很难找到太多创新的东西—尤其是在俨然“喜剧创新工厂”的TBS所出品的剧集里面,说《奇迹缔造者》垫底并不为过。因为剧中的两位演员被更多业余且缺乏经验(不好笑)的演员占据了时间,观众并没有从故事中感受到这两个领衔角色足够的性格,也予人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感。Daniel饰演的“Craig”是一个容易紧张、情绪敏感的小人物,一直在自己的岗位发挥着小作用;Steve的“God”疯疯癫癫,颠覆着人们的形象。但在具体的戏份分配上,该剧又更像群像喜剧,各种各样的职员都需要渲染一下。考虑到该剧仅有7集,实在是野心过大,却又篇幅有限。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第一集对于上天如何“应答”祈祷的描写变得十分干瘪和无趣,两个对着一台机器观察和处理着凡人的祈愿的工作者就好像等待侦破案件的警探,处理着一桩桩需要被破案的官司。感受不到当中的有趣,也体会不到这究竟有多不同。在后半部分的时间,剧情中抛出了围绕本剧第一季(该剧据说是诗选剧,每季的故事和背景地点设置不一样)的核心剧情矛盾:因为“上帝”觉得人类的祈祷太过复杂不可能回应,所以决定炸掉地球;不接受的女主角和上帝开始打赌,并处理起这些“疑难祈祷”,而首个选定的案件便是要让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很难讲这样的主线剧情和任务能让这部喜剧走到多远,又衍生出多少笑料。就拿近一点的同类剧集--NBC的《善地》相比,同为天马行空想象的“好人/坏人划分,操行积分”要比这个强了太多。

从近几年开始,所有和信仰、宗教之类的剧集都免不得扑街。无论是坐拥畅销书原著的《圣经狂想曲》,还是之前草草收掉的《凯文救世界》,大多数剧集都沦为“一季砍”或者收视平平的局面。不知道为何各家电视网仍然乐此不疲的实验这个元素。或许将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实物化后,很难真正的让人们去接受这样的阐释。本质是抽象的东西,也不可能因为一个玩笑话、一间不可能的公司就突然变得有趣起来。可惜两位被困于此的好演员们。(@吉尔伯)

03

末日巡逻队 Doom Patrol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70/100

[播出状态:目前已更新第一集]

“边缘性与更多可能性”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与同出自DC Universe的《泰坦》相比,《末日巡逻队》里的人物和背景对观众而言会更为陌生一些,这个特点显然同时兼具优势和劣势。前者让观众看到了与常规电视模式有区别的创作方式,DC Universe后续选择开发本剧,相信也是看中了它的边缘性和更多可能性。

尽管在《泰坦》里已经用了基本是一整集的篇幅来为本剧铺路,首季最无法避开的还是“起源”的故事。伴随着Morden充满戏谑、嘲讽以及吐槽的旁白,首季有主次地交代了整个团队主要成员的起源故事、特点以及首要心结。从另一方面来看,大概也是几位演员为数不多的“能够露出真实的脸”的机会。由于小队中的人物形象本身都各有辨识度,这不算是个太困难的任务。更重要的内容是,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动机和故事是什么?彼此关系又如何?很显然首集选择展示的内容比较简单:尽管主人公们全都和“年轻”搭不上边,他们和Chief的关系是非常直白的大家庭式——后者是家长和父亲。最初聚集的原因,是因为各自的边缘性,团队的形成,则看起来是老套的共同对敌、保卫城镇。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仍然参考《泰坦》来猜想,后续的重点一定不是将他们描写成团队英雄来抗击“邪恶”。从首集来看,显然每个人的心结比什么奇怪的敌人有更多内容,也更有趣。另外即便没有像Titans那样运用大量夜景或压抑空间,Morden的旁白氛围也十分轻松,这里的主角们背负的内容实际上要更成人化也更黑暗。对这个Universe的风格,结论不要下得太快。(@Thomas)

04

青春期的我们 PEN15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80/100

[播出状态:第一季10集已更新完毕]

“关于普通人们初中生活的一次超龄回忆”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Hulu的《青春期的我们》开播前,对于这部剧没有任何特别的期待。在之前的月度前瞻就有讲过,本剧来自“AwesomenessTV”的制作,这家公司所出品的剧集大多数是网剧,制作阵容上也比较倾向采用新人,自然是很难注意到的。在读到剧情简介,就更加放弃了想要追看的想法“30多岁的Maya和Anna回到了2000年,那个时候她们是正值13岁的初中生”。《重返17岁》看过,杨幂AB等等女星拼了命拗少女人设的都市玛丽苏看过,可以说,这个设计让人觉得滥俗甚至是“可悲”:为这两个自怨自艾的喜剧主创将要试图重现校园题材回忆过去时光而感到可怜。

然而,在开始了这部剧后,就觉得自己这些先前的预判都过分邪恶。它就像一块被忽视了的宝藏,亟待喜欢的人发现。还开始觉得可能在年底总结时,该剧一定会保留一席位置(虽然2019年才过了六分之一不到)。

担任本剧主创的两位女喜剧人在这里面都采用了自己的真名。有日欧血统的Maya Erskine是1987年出生,如今已经有31岁了。Anna Konkle倒是没有查到具体的年岁信息,但是也可以推断她是差不多的岁数。或许是两人看着都很小小的,再借助一些服装上的帮助,此次她们诠释的角色就是两个13岁的校园女孩。虽然前两集会觉得这像是两个人的恶趣味,但随着故事的展开,如果完全不知背景的观众,一定顶多会觉得这就是两个面相带着老气的少女,而不会想到它是两个30+女性的喜剧创作。因为剧集涉及的话题、所铺垫的情绪还有她们与(真正的)小孩演员之间的合作都让人感到真实,便会忘掉这个一开始听着有多么不可思议的设定。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Maya和Anna在初中的时候都不是校园最受欢迎的女生。Maya在开学第一天就被老妈毁了发型,顶着一个锅盖头被老师称呼为男孩儿,被男生称作“UGIS”(校园里的丑女);她(唯一的)好闺蜜Maya戴着牙套,“飞机场”的身材被校园里的“贱女孩们”嘲笑,也经常做出一些脱线又难以被外人理解的举动。或许这就是普通女孩在成长中所经历的那些—烦人关心过度的家长,总在校园里被受欢迎的女生吐槽,以及面对异性时的那点拘谨与好奇。这些回忆并不美好,甚至掺杂着不被理解与认可的苦涩。但是帮助这些“average girls”度过的都会是一两个关键时总会最先拉住你手给你卫生纸让你哭诉,陪你下课去厕所,从不会爱上同一款男生甚至一起撒谎痛经逃掉体育课的姐妹们。Maya和Anna把这份纯真又让人追忆的美好姐妹情,融入到剧集里的每个小故事中:偷穿丁字裤,并为路过多看几眼的男生而感到沾沾自喜;偶尔抽抽烟,好让自己显得屌一些。再加上回到2000年时,特色的网聊软件和男子组合,近些年各路青春剧流行的怀旧风潮再一次在这里得到运用,除去两位严重“超龄”的主演,本质上它还是一部可爱又动人的校园喜剧。

我虽然并不是女生,那种之间的情谊大多数只是透过各路题材的影视剧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但是剧集里面这些点滴的小故事也总让我想起初中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几个“同性好友们”(或者说,兄弟)。在个子不高长相平平,永远也没有“桃花运”和情书缘的日子;在没有特长家境不够,成绩中游永远只能坐在教室中间排数的日子里,努力一起用感兴趣的小说和电影填满学习时的无聊时光,带着好奇交流着喜欢倾慕的人,好像日子也就坚持过了下去:坚持到了独善其身的高中,坚持到了表达自我的留学生活,坚持到了“终于也算一点什么”的研究生…《青春期的我们》是对这些朴素情愫简单又动人的往日流连,更是大多数普通人们所拥有的旧时日子的一次大型回忆。感谢Maya和Anna,替每一位或许懂得个中滋味的观众书写了这样一份感情。(@吉尔伯)

05

无罪证明 Proven Innocent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80/100

[播出状态:更新至第二集;首集收视 :0.5]

“各种可惜”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FOX将这部剧放在了向来都是回收站的周五档,就能展示出电视网高层的信心是有多么的薄弱。其实,近年来深陷收视危机常常垫底的狐狸台靠着好几部流水线职业剧(《紧急呼叫》、《驻院医生》等)缓慢的回了血。显然同样形式的《无罪证明》也是一个上佳选项,实在不懂为什么不先选一个好的档期,而在周五的首播率先以0.5提前宣告被砍的命运(奢望奇迹发生)。这部剧集从卡司到剧情设计,实际上还蛮靠谱。先不说主创团队有《嘻哈帝国》和《规则改变》的Danny Strong,卡司里既不乏资深演员Kelsey Grammer作为隐藏大牌加盟,单独撑起的“反派线”。至于从女主Rachelle Lefevre到背后的律师团队还有弟弟,个个演员不是颜值过关也算在过往剧集留下难忘角色。单纯当作打发时间的律政肥皂剧,本剧还是绰绰有余的。

与近年来大部分剧集主打疑难杂案或轻喜剧风格的选材,本剧的聚焦非常明确,那就是专门进行无罪辩护。促成这一点的原因是女主角Madeline自己曾因为错误指控而在牢狱里蒙冤十年,这个创伤经历让她联手自己律所的伙伴—有负责媒体关系的顾问,首席调查员以及当年拯救自己如今成为合伙人的恩人,一同为更多受害者提供证明清白的机会。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劲敌是常常对擂法庭的公诉人“Gore”,他是一个渴望在仕途更进一步,同时也在其中施了不少小手段的权谋之人。能迅速整理出这样的信息和主要分配,很大原因得益于首集尽可能介绍到所有的背景信息,虽然这样的安排让第一集无趣了很多,但是对接下来的故事进入和情节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穿插于“每周(集)一脱罪”的固定设计之外,第一集也抛出了本剧将会一直处理的主线。让Madeline入狱十年的事件真相究竟是什么?而弟弟“Levi”第一集和盘托出的一件旧事提及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在对付这些委托人的诉讼时,闪现的场景、被提醒的文字,组成了Madeline的心魔。她作为一个正义之人操持实践者法务,又得真实地面对当年案件的受害者家人与自己或许知道的内情。这个有一点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很单纯的与那些过往律政剧什么“徘徊在职场与情欲”、“家庭与职业需要抉择”形成了一些区隔,又有点借鉴了《逍遥法外》一开始的设计,还是蛮吸引人想继续看下去的。

唯一的缺点可能是首集在角色性格上塑造不足(当然,也有可能是女主不够给力的原因)。按理说这个复杂又具有许多故事的主人公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位于中年,表演经验足够优秀的演员。从Rachelle口中讲出这些谈判和故事,更多地只是停留在“把台词说出来”,而没有让人准确感受Madeline是如何将自己的经历和自己每日所对付的工作结合又互相影响。相反,着墨不多的Gore,即是一个常常作弊或许还带着点奸佞的官场老油条,也是有着自己野心的检察官。他所带出的政坛权斗应该很好看,犹如当年金球封帝的《风城大佬》。所以从时间段到演员的选择中,该剧都多少有点可惜。但惋惜之余,更多地是对广播网负责开发时完全没有逻辑的“愤恨”。(@吉尔伯)

问题:减少一些闪回的使用

诊断:不要砍,换一个好的时段

06

怪异都市 Weird City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首集印象:

70/100

[播出状态:第一季6集已更新完毕]

“轻松+愉快”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这部本身悄无声息上线的剧集(至少,在一开始各大资源字幕站都查无此剧)因为第一集《少狼》小鲜肉Dylan O’Brien和《摩登家庭》“Jay”Ed O’Neil在剧中“床戏”大尺度场面一下变得有了很多关注。不得不感叹这年头,剧集要想红(引起字幕组注意),越来越需要“为流量走钢索”。事实上,《怪异都市》的设置并不新鲜,这类主打科幻与生活议题,设置在未来的剧集,无论是(类型上)喜剧科幻,(形式上)诗选长篇真的不要太多。开创性的《黑镜》,到之后的《宕机异次元》,还有HBO的《104号房间》,再到接下来的《阴阳魔界》…总体的感觉都是相同的,更不用说选择的演员都足够有迹可循。所以对于本剧,先前并没有抱太多期望;也并没有因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Jordan Peele坐阵而多添一份期待。只希望喜欢的各位演员能够被搭在一起,演个好故事打发时间就好。

在剧集的一开始,就点出了未来世界被分为了“线上”和“线下”,在一分为二的世界,两边运行着不同的规则(有趣的是,当中的场景和设计感甚至穿越到了Dylan的《移动城堡》系列电影),作为这部剧每一集共同的背景设置。首集故事

选择的是通过智能计算算出的“真命爱侣”,两位男演员在疑惑和无语中上演了一段命中注定的“老少配”。这真的是如标题所言非常“weird”了。不过当年的《黑镜》有猪和人XX,不分年龄性别阶层的真爱又能有多荒谬呢?在这个很神奇的故事,在人们需要用软件、程序和智能助手找到另一半的未来社会因为科技变得疏离和隔绝,这些在其他作品已经很老调重弹的题材,又用到了一个古怪却有趣的表达来渲染这些主题。

推荐《汉娜》《末日巡逻队》《奇迹缔造者》等六部新剧

从第一集的安排中,很明确地感受到本剧对于这类主题的插入角度显得没有那么高深。虽然之后的风格也包括了恐怖还有其他元素,但每集半小时的剧情让单个故事收尾得非常干脆,没有过多的强行加上许多暗示和伏笔。有那些很陈词滥调的表达,诸如阶层特权统治;但也不乏更多动人的情绪:当未来让爱越来越缺失时,你愿意相信科学规律而是保持仍然坚持着发现真爱的心?屏幕漂浮的爱心宠物狗,贩卖着心理咨询的售货机…未来社会遇上爱的时候也是扑通扑通的粉红。然后最大的私人感受可能是还好《摩登家庭》快要完结了,否则我是没法看老爷子和火辣的Gloria调情了!(@吉尔伯)

注:本剧是诗选剧,会尽量在看完所有集数之后单独的再发一篇总述性质的评论,也会针对单集给出一系列分数。后面的故事有刘亚仁、Michael Cera、Awkwafina等等,全部看完也就不过三个小时,还是很下饭的,真诚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