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神性,未曾達成天命成就,但漢之名卻深入人心

漢朝的神性,未曾達成天命成就,但漢之名卻深入人心

最近讀了一個關於漢朝的小說,所以最近把漢朝的歷史找出來翻了又翻。漢朝約莫是有點神奇啊。劉項相爭,最後劉邦得天下,建立漢朝,後人稱西漢;王莽和劉秀,劉秀推翻王莽新朝,劉秀得天下,延續前朝國號,“漢”,後世歷史稱“東漢”。到了東漢末年,就是劉備孫權曹操三國風雲,劉備得稱“漢”,但後世稱“季漢”,只是劉備未能一統天下,三得天下未成真,曹家建魏。否則的話,劉姓說不定能得一個天命所歸的稱號,而劉家或許能重新復甦周朝姬姓的榮光也不一定吧。

1、統治思想

漢朝以孝治天下。這個統治思想可是非常徹底的貫徹了下去。從選拔人才“舉孝廉”,同姓分封,不斷完善關於“孝”的立法,最後把“敬老”逐漸法制化。《孝經》是整個國家的參照系。東漢末年還有這麼一個小故事,適逢國家紛亂,張角黃巾軍起義。向栩擔心興兵會給百姓造成困擾,居然向朝廷上了一封這樣的詔書,“只要讓將領向著敵人方向讀《孝經》,這群黃巾賊必然會消滅的。”當然了,其他的人不是這樣的腦殘,向栩自然被早就看不順眼的人弄死了,罪名是和黃巾軍有勾結。

漢朝的神性,未曾達成天命成就,但漢之名卻深入人心

2、科學成就

蔡倫改進了原先的造紙術,產出了現代意義的紙。很多穿越種田文喜歡寫的創業第一桶金就愛寫“豆腐”,不過,據說豆腐是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熱衷煉丹,無意中用滷水點豆漿後發現的。當然了,歷史上豆腐是在宋朝才進入尋常百姓家。醫學方面有非常出名的醫聖張仲景和華佗。數學方面,九章算術開創了和古希臘數學完全不同的體系,就不多說了。

3、外戚專權

這個毫無疑問是漢朝的一大特色,西漢的外戚多是因女而榮。漢武帝時期外戚專權的現象尤其嚴重,衛家、李廣利、霍光。不過,等年邁老矣,漢武帝為了防止外戚專權,選劉弗陵為繼承人的時候卻把頗為寵愛的鉤戈夫人給殺了,託孤給霍光,劉弗陵少年身死了,霍光只能另外選一個皇帝,結果皇帝太差勁,將皇帝給廢了,另立皇帝。更別說王莽了,他本身就屬於外戚家族。

東漢的外戚也不遑多讓,不過較之西漢不同,東漢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名將,比如馬、竇、鄧、梁。他們的女兒選入宮中,當了皇后,以致於竇家、鄧家都是滿門公侯,有時候連公主都不敢和他們計較。外戚梁冀甚至因為質帝罵了一句,而把皇帝毒死了。皇家甚至為了對付外戚,還得和宦官密謀,最後甚至弄得個宦官掌權的局面。

4、深入人心的漢

說漢這個朝代深入人心,並不是瞎說,除了西漢、中間還有個玄漢、東漢、劉備的季漢,接下來還有五胡十六國成漢(這個皇帝姓李),匈奴人建立的漢趙!(匈奴人啊,甚至還把前面的三個漢給追封成自己的祖宗了!),北魏末期的邢漢,南梁末年的侯漢,五代十國建立的後漢、北漢和南漢,當然了這兩個皇帝姓劉,唐朝中期朱泚的朱漢,金末郝定所建的郝漢,元末陳友諒的陳漢……

漢朝的神性,未曾達成天命成就,但漢之名卻深入人心

漢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期,還是遺留了許多的痕跡。生活在華夏的子弟後來改稱漢族,我們的文字稱漢字,某種形式上,雖然未曾達成天命,但是漢朝以它曾經的榮光照耀,以另外一個形式永久留存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