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截图”事件,公众的忧虑看得见

京东“截图”事件,公众的忧虑看得见

16日,有网友在新浪微博中称,京东金融APP会获取用户的敏感图片并上传。随着事件的发酵,京东金融两度发布声明进行澄清,否认上传用户敏感图。在网友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当京东金融App在后台运行时,网友打开银行App界面进行截图后,随后在京东金融App的文件目录下,就找到了这张界面图片。(2月18日中国新闻网)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起因一条微博引发的舆论事件。它不仅再次证明的自媒体的强大力量,更又一次验证了人们对于隐私安全的高度关切。

显而易见,如今人们在深度触网的情况下,用网的时间越多,各种个人信息、习惯和轨迹在网络链条和不同场景中被传输、储存和交换的机会也就越多。从客观上说,这样一来发生泄露和被他人搜集的机率也就越大。这恐怕也是人们对网络泄密事件极度敏感,甚至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京东“截图”事件,公众的忧虑看得见

前几年倍受诟病的电信网络诈骗问题,其根源还是在于信息泄露,否则骗子们如何对你实施精准诈骗?还有去年以来持续曝光的手机APP软件越权搜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与深深忧虑。

可不是,在当前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人手一部乃至多部,各种各样的手机APP更是装满了手机,如果在使用这些APP的时候,甚至连打开都没有打开,自己的个人信息已被自动搜集和上传,这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都说互联网是个透明的世界,但是隐私安全必须有红线,这是用户心中不可触碰的私密领域,也是信息、经济安全的最后底线。这道防线必须牢牢守住,也不容任何形式的侵犯。在这次的京东截图事件中,网友明明打开的是手机银行的APP,截图却跑到了京东金融APP之下,这是几个意思?若非有意搜集,又怎么会出现这种事情?难道是图片自己长腿投靠京东金融APP的?这怎能不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京东“截图”事件,公众的忧虑看得见

现在,尽管京东已多次明确表态图片只是保存在用户自己的手机中,他们不会进行收集,并承诺将邀请权威第三方进行技术检测,可是无论如何仍难逃瓜田李下之嫌,毕竟用户的截图就是出现在了你京东金融app的文件目录之下,堪称“铁证如山”。

不管这件事下面走向如何,最终孰是孰非,也不论这件事究竟是“无心之过”还是处心积虑,这次事件都再次向人们敲响了手机APP信息安全的警钟。一方面,对于屡屡发生的APP信息安全争议,不能老是争执不休或任由APP官方自证清白,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APP信息安全准则,明确行为边界,给APP搜集使用用户信息定规矩、划红线并明确相应裁判规则,有效定争止纷。

另一方面,各APP开发者和使用者也要对用户隐私心怀敬畏,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无节操的搜集用户信息,尽管也许只是自用而不会外泄,那也不行。对于舆论的质疑和相关部门的约谈及整改要求,也要虚心接受、诚恳改正,不能总是“反复道歉,打死不改”,失信于用户和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