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升科技:三元電池正極材料龍頭,將受益於新產能擴張?

在近期超好的反彈行情中,電池板塊無疑是投資市場關注的熱點,尤其是燃料電池。

豬年開市以來,A股的漲勢無疑是令人振奮的。上星期4漲1跌,昨日又再一次吹響大漲的號角,上證指數上揚2.68%,深證綜指上漲3.95%,創業板指數更是大漲超過4%。

在近期超好的反彈行情中,電池板塊無疑是投資市場關注的熱點,尤其是燃料電池。今天,在這裡面我們就不討論前期炒作盛行的,諸如全柴動力、濰柴動力等個股。我們來聊聊現在主流鋰電池產業鏈中游正極材料龍頭企業——當升科技(300073.SZ)。

2019年以來,當升科技累計反彈逾10%。如果把時間拉長,從去年10月12日築底開始算起,自今漲幅累計超過47%。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一、當升科技是何方神聖?

當升科技,總部位於北京。成立於1992年,前身源於北京礦冶研究總局,於2010年正式掛牌深圳創業板。目前,大股東是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持有22.68%的比例。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當升科技的業務主要包括鋰電材料、智能裝備、專業設備製造、電陶材料等。鋰電材料是公司的絕對核心業務,已經佔據了總營收的95%(按照2018年年中報可知)。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據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4.78億元,同比增長72.6%,實現淨利潤為2.05億元,同比增長12%。前三季度的收入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的21.58億元。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另外,按照今年1月7日當升科技的業績預告可知: 2018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3-3.3億元,同比增20%-32%,扣非淨利潤2.85-3.15億,同比增95%-116%,略超市場預期。公司扣非業績大增主要源自正極材料業務量的齊升。

2014-2017年,當升科技的研發投入佔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2%、4.63%、5.53%、5%。2017年研發人員佔公司總員工數的14%。目前,公司已經累計起草制定了1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截止2107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申請專利196項,獲得授權專利81項,均為自主研發。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縱觀下來,當升科技的業績增速“正當時”,不過仍然要關注其它指標的變化。比如,資產收益率ROE由2017年的15%以上降至去年三季度的10%以下。

二、正極材料的投資邏輯

縱觀整個新能源電池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主要涵蓋鋰資源和鈷資源;中游包括製造電池的四大材料,即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以及電解液;下游就是電池製造。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產業鏈中游的正極材料佔據整個電池製造成本的30%以上,是整個電池製造的重中之重。目前,正極材料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其一是磷酸鐵鋰LiFePO4電池,其二是三元材料電池。

磷酸鐵鋰的特點是成本低、安全性高,循環充電壽命長,但缺點也非常明顯,就是能量密度低,才170WH/KG,故更多的用於新能源客車市場;而三元電池主要由鎳Ni、鈷Co、錳Mn三種原材料按照不同的比例組合而成,主要分為NCM111、NCM523、NCM622、NCM811以及NCA。三元電池的特點即是成本高、高溫安全性低,但是能量密度大,充電效率較高,而廣泛應用於新能源乘用車市場。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從2014年自今,磷酸鐵鋰電池由於產能釋放較為完全以及新能源客車領域的增速放緩,導致整個磷酸鐵鋰電池產能過剩。而三元電池憑藉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爆發,逐步發力並最終超越了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

我們看一組數據就清楚了。2018年前11月,動力電池的43.63GWh的總裝機量中,三元電池以24.62GWh佔比近60%,排在首位,同比大增113.9%;磷酸鐵鋰以15.72GWh佔比38.02%,排在第2位,同比增長了35.99%。無論是從整個市場份額的佔比,還是從同比增速來看,三元電池才是動力電池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

由於全球鈷資源較少,且價格高昂,所以鈷佔比越少(鎳的比例就高)的三元材料成為未來的方向。比如,NCM811就比NCM523的製造成本降低20%以上。

並且,國家政策導向也是高鎳三元材料電池。2017年,工業和信息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印發了《汽車中長期的發展計劃》,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力爭350WH/KG。到了2018年,補貼的標準也主要遵循“減少低續航補貼,增加高續航補貼”的原則,並對於搭載高能量密度電池的車輛給予額外補貼。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下游新能源汽車爆發、政策補貼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下,高鎳三元材料電池持續高景氣度已經是勢不可擋。

這樣來看,誰家擁有高鎳三元電池材料的高產能,誰就將繼續享受動力電池行業爆發所帶來的市場紅利。

截止2018年7月,當升科技擁有3000噸磷酸鐵鋰電池產能和1.3萬噸的三元材料電池產能。三元材料電池主要是7000噸NCM523、2000噸的NCM622以及4000噸的NCM811。

由於高鎳三元材料電池的高技術門檻,2017年也僅有20%的企業具備小批量三元電池的生產能力,還有至少一半以上的企業還正在研發當中。

而當升科技2008年就研發出正極材料,並且三元材料電池方向也是攻關較早,所以當其他家還在面臨行業正極材料產能過剩,考慮如何提高產能利用率的時候,當升科技的利用率幾乎達到了100%,並且還在繼續擴展新的產能。

2017年底,當升科技非公開募資11.6億元,用於江蘇當升三期項目。項目一旦建成投產,將為公司帶來1.8萬噸的生產線,NCM622和NCM811/NCAz的產能分別為8000噸、1萬噸。

2018 年 5 當升科技與金壇金城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簽署了《關於“當升科技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合作協議》。雙方擬在金壇金城科技產業園合作建設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首期規劃年產能 5 萬噸,計劃投資 30 億元。預計2023年之前陸續建成投產。

当升科技:三元电池正极材料龙头,将受益于新产能扩张?

今年2月16日,當升科技就曾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常州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的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將建成部分新產能。

新項目的投產,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水平。

三、結語

當升科技的下游客戶,國內包括億緯鋰能、力神、CATL、深圳比克、比亞迪等公司。全球來看,還涵蓋了三星SDI、LG化學、三洋能源等公司。綁定了下游巨頭們的大腿,當然對於當升科技來說是好事。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持續爆發,高鎳三元材料電池還將繼續供不應求。未來,隨著當升科技新產能的擴張及落地,或許能夠給市場帶來一些額外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