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有過“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例子嗎?看完長見識了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而其中不乏有古人聖訓之言。譬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就反映了古人待人察事的一種明智看法。那麼問題來了,歷史上有沒有“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現象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來聊一聊。

在歷史上,有過“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例子嗎?看完長見識了


“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第一個讓人想起來的就是戰國魏國魏惠王時期的相國公叔痤。

公叔痤是個很愛才的人。戰國時期的著名改革家商鞅,出身於衛國公族,本名公孫鞅。公孫鞅喜歡研究刑名之學,深受李悝和吳起的影響,在魏國侍奉相國公叔痤做中庶子。

公叔痤其實早發現公孫鞅是個人才,但他一直沒有向魏惠王舉薦公孫鞅。《史記》裡說,“公叔痤知其賢,未及進”。直到公叔痤病重得馬上快要死去的時候才向魏惠王推薦了公孫鞅。

在歷史上,有過“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例子嗎?看完長見識了


公叔痤臨終的遺言向魏惠王薦才,上來就說“願王以國事聽之也。”可能魏惠王之前根本不知道有公孫鞅這個人,名不見經傳的人公叔痤開口就讓魏惠王把國家大政交給他。而且後面還有一句,“為弗能聽,勿使出竟”,大王你要是不能聽我的話器重他、任用他,那你乾脆就讓他離開魏國。

公叔痤給魏惠王的遺言,第一太突兀,第二不堅定。如果堅定地讓魏惠王一定重用公孫鞅,說明道理,還說得過去。公叔痤給了魏惠王兩條路,所以魏惠王認為他是病重了,糊塗了,沒有任用公孫鞅。

在歷史上,有過“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例子嗎?看完長見識了


問題是公叔痤的遺言有兩個版本。剛才說的是《戰國策》版本。還有一個《史記》版本。《史記*商君列傳》裡魏惠王來探病的目的很明確,“公叔病有何不可諱?將奈社稷何?”魏惠王很想得到一個能代替公叔痤的賢才。公叔痤就舉薦了公孫鞅,說他是“中庶子”,“年雖少,有奇才”,聽著不像是舉薦賢才,因為說得很模糊,沒有說明公孫鞅究竟有多大才,能為魏國起到什麼作用。要是像徐庶薦諸葛那樣,魏惠王為什麼不信他?看出來魏惠王不信,公叔痤立刻就說,“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無令出境。”

在歷史上,有過“人之將死,其言坑人”的例子嗎?看完長見識了


魏惠王一走,死到臨頭的公叔痤還有精神又把公孫鞅趕緊叫來,告訴他魏王要殺他,讓他趕快離開魏國。公叔痤這個遺言怎麼看都不像是薦才,怎麼看都像是要逼走公孫鞅,而且在魏惠王和公孫鞅面前都做足了好人。

對出各位讀友們覺得呢?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與看法,歡迎分享關注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