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東平原上騰飛的龍鎮

秣陵鎮過去叫城關,位於河南省項城市中南部,是豫東平原上的一個名鎮。建國初期曾是縣政府所在地,因其東西大街走向頗向一條龍,故又稱龍鎮。

“進了城關猛一鬆,不是菜園就是坑”。這是四十多年前人們對秣陵鎮的印象。“走進城關猛一驚,高樓林立賽縣城”。這是現在人們對秣陵鎮的看法。沒到過秣陵鎮的人,聽了以上兩句內容迥然不同的俗語就可以想到秣陵鎮的變化有多麼大。不說東關的糕點每日供不應求,只說說西關的米行叫人眼紅。過去的秣陵鎮西關,如今的龍尾街,106國道擦身而過,因其交通便利,早已成為項城市南半縣最大的米行。西關人成車的甩進,成袋、成斤的批發零售。每天到此批發大米的四輪車、大篷車、電三輪川流不息。“西關人富得直流油,家家比著蓋高樓。生意越做越紅火,開著奧迪自駕遊。”這是前來批發大米的鄰鄉人對西關的美言,也是今日西關的寫照。

豫東平原上騰飛的龍鎮

不說北關的麻果香飄中原,瞧瞧南關的鞋業叫人眼饞。走進南關,百分之九十的人家會做鞋。春秋做皮鞋、休閒鞋,夏天做涼鞋、拖鞋,冬天做保暖鞋、雪地靴……銷售遍及神州,已初步形成公司加農戶的格局。不說農行、信用社建成的六層綜合大樓讓人讚歎,瞧瞧企業家馬朋投資6000多萬元的養和醫院叫人吃驚。座落在秣陵鎮北關的養和醫院,原是一片坑窪地。“播下種子不收糧,栽上樹木活不長。蛇蟲出沒地,野草比著長”。這是北關人過去對此地的口頭禪。就是在這塊荒廢的土地上,轉眼間,一座花園式的現代化醫院拔地而成。走進醫院大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四層的門診大樓,右側是住院部大樓,也是四層。這裡佈局合理,裡裡外外潔淨如洗。人行道兩旁松柏蒼翠挺拔,冬青鬱鬱蔥蔥,花草爭奇鬥妍。這裡科室齊全,有CT、B超等現代化醫療設備。聘請的既有當地的名醫,又有外地的專家。每天前來就診的傷病人熙熙攘攘。不說新整修的東西大街平坦寬敞,只繞著竣工不久的龍潭商貿城轉轉,你會情不自禁地慨嘆:秣陵鎮人真不簡單!原來的老城煤店加上幾個大坑,幾乎一夜之間,竟崛起一座佔地3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53000平方米的商貿城。商貿城有兩條新開的南北大街組成(長為400米,寬為100米),街兩旁均 矗立著三層樓,一層五百多間門面裝修一新,是一座集服裝、百貨、酒樓、快餐、髮廊、歌舞廳、書店等一體的綜合商貿城。每當夜幕降臨,你若到此漫步,這裡華燈璀璨,彩燈閃爍,舞曲縈耳 ,歌聲迷人,彷彿置身於都市的氛圍中。

豫東平原上騰飛的龍鎮

這就是今日的龍鎮,秣陵鎮人沒有八仙過海的神功,憑著一雙雙勤勞智慧的手,與祖國一起沐浴著時代的陽光和春風,懷揣著民族復興之夢,駕起市場經濟的快艇,向著金色的彼岸(強國富民)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