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2月15日,央行公佈的1月份兩大金融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令市場重點關注:

2019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創歷史天量。

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1月份的貸款不論從增量還是存量都應該是徹底轉向,拐點已現。中航信託宏觀策略劉長江表示,1月份金融數據確實牛,各種融資全面飆升,也說明央行寬信用政策確實見效了。數據如此之好有幾個理由:一是資管新規等衝擊基本過去了;二是政策確實給力,1月份地方債發行加降準;最後從進出口看,國外經濟好像並沒預期的那麼差。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較為謹慎,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下行趨勢較為清晰,在社融增速單月反彈後的持續性仍需觀察,仍需要對未來社融和經濟增速保持謹慎預期。


除了金融數據亮眼外,進入2019年的A股市場,也釋放了多個積極信號。年初至今,A股市場各大核心指數全面回升,深成指大漲12.24%,創業板指上漲8.58%,滬指上漲7.56%。個股方面,僅兩成個股出現下跌,三成個股漲幅已經超過10%。

此外,外資繼續加速流入A股市場,北向資金已經連續13個交易呈現淨流入,2019年至今淨流入金額已達926億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日均淨流入33億元,較去年12.85億元的日均淨流入明顯放大。

市場人士分析稱,A股是資金市,跟經濟相關度較低,資金能更能影響股市。當前研究A股市場,一是注重資金面,二是關注股市實際地位在國民經濟中有沒有得到實質性提高。

來看1月份六大金融數據

1、中國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央行發佈《2019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顯示,2019年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創歷史天量。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989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93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6969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2.58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91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4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516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3386億元。

2、1月份社融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創歷史新高


央行發佈的《2019年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4.6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3.57萬億元,同比多增8818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增加343億元,同比多增77億元;委託貸款減少699億元,同比少減10億元;信託貸款增加345億元,同比少增5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3786億元,同比多增2349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4990億元,同比多3768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淨融資1088億元,同比多108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293億元,同比少207億元。

3、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3.27萬億元


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3.27萬億元,同比少增581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3.86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911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337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減少5079億元。

1月末,外幣存款餘額7468億美元,同比下降10.6%。當月外幣存款增加193億美元,同比少增255億美元。

4、廣義貨幣增長8.4%,狹義貨幣增長0.4%


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86.59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0.2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餘額54.56萬億元,同比增長0.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1個和14.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餘額8.75萬億元,同比增長17.2%。當月淨投放現金1.43萬億元。

5、1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15%


1月份銀行間人民幣市場以拆借、現券和回購方式合計成交104.66萬億元,日均成交4.76萬億元,日均成交比上年同期增長30.5%。其中,同業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長36.1%,現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長61.4%,質押式回購日均成交同比增長28.7%。

1月份同業拆借加權平均利率為2.15%,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42個和0.63個百分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2.16%,分別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低0.52個和0.72個百分點。

6、1月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發生4780.4億元


2019年1月,以人民幣進行結算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對外直接投資、外商直接投資分別發生3603.6億元、1176.8億元、495.9億元、1527.2億元。

繼續看A股市場六大數據

1、A股市場各大核心指數全面回升


進入2019年之後,A股市場開始出現反彈,特別是進入農曆豬年之後,滬指實現五連漲,並創2018年2月以來最長連漲紀錄。期間滬指並一度站上2700點大關,這也是滬指三個月來首次突破2700點。

今日,滬指在錄得六連陽之後出現回調,截至收盤,滬指跌1.37%,報收2682點;深成指跌1.15%,報收8125點;創業板跌0.30%,報收1357點。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份以來,A股市場各大核心指數全面回升。漲幅超過10%的共有8個指數,分別是深證100R、中小板指、深證成指、小300、滬深300、滬深300、中證100、中證800。此外,滬指漲7.56%,創業板指漲8.58%。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2、三成個股漲幅超過10%,僅兩成個股下跌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自2019年以來,剔除年內新上市個股後,共有2819只實現上漲,佔比達79.23%,其中,漲幅超過10%的個股共有1093只賣佔比30.72%;漲幅超過20%的個股共有115只,佔比3.23%。

此外,共有25只股票漲幅超過了50%,其中銀星能源和全柴動力漲幅翻倍。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3、兩市成交額明顯提升


成交活躍、交易量發大,是行情發動或持續的關鍵指標之一。2月13日,滬市成交額突破2000億,是2018年11月2日以來的首次。從兩市成交額來看,13日全天成交4741.67億元,創2018年11月16日以來新高。

雖然近幾日成交額有所下降,但近三個交易日內,兩市成交額均在4000億以上。從12月初來看,兩市成交額呈現穩定上揚態勢。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4、北向資金連續13個交易日淨流入


截至2月15日A股收盤,北向資金淨流入21.95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淨流入6.68億元,深股通資金淨流入15.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北向資金連續第13個交易呈現淨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9年之後,外資開始加速流入A股市場。年初至今,北向資金淨流入金額已達926億元,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日均淨流入33億元。

摩根士丹利報告認為,外資持有中國A股的比例在10年內將從目前的2.6%上升至約10%,每年A股流入資金在正常化後約為1000億至2200億美元;預料MSCI的中國A股納入因子在未來5-8年內達到100%,且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總權重將達到13%;2019年預期流入A股的資金目標是創下紀錄的700億美元至1250億美元,但單單靠此不能推高市場,但應該成為國內投資者情緒的催化劑。到目前為止,外國投資者較青睞消費者和醫療保健股。

5、兩融餘額開始回升


截至2月14日,上交所融資餘額報4474.7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5.95億元;深交所融資餘額報2806.2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1.8億元;兩市合計7280.9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37.75億元。

從年內兩融餘額走勢來看,在1月份出現短暫下滑之後,2月份開始出現回升。值得注意的是,2月11日,融資餘額為7159.85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增加了50.64億元,結束融資餘額八連跌。融資單日淨買額創自2018年3月12日以來11個月新高。


難怪新年來A股高歌猛進!1月人民幣新增貸款3.23萬億創歷史天量



6、公私募倉位開始回升


統計數據顯示,公募、私募基金當前倉位均有明顯提升。

據國金證券統計,截至2月11日,股票型基金平均倉位為87.36%,比1月28日提升1.64%,比去年底提升2.26%;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62.69%,比1月28日提升1.05%,比去年底提升3.2%。

統計數據顯示,在121家已經開展公募業務的公募機構中,同1月28日的倉位相比,88家機構的倉位提升,其中24家倉位提升幅度超過5%,更有10家倉位提升了10%以上。有幾家基金公司的倉位提升幅度超過15%。同去年底相比,24家公司的倉位提升幅度超過10%。

六大機構評1月份數據

華泰宏觀李超團隊:單月金融數據創新高,不改基本面下行趨勢判斷


1月份的信貸總量數據不錯,超出市場預期較多(WIND統計平均預期2.9萬億),分項數據來看,新增信貸中票據貼現佔比不低,體現了商業銀行為了實現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增加了短期的小企業貼現業務,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效果要弱於中長期貸款,但總體上強勁信貸數據意味著經濟不存在大幅回落概率。

在房地產調控延續的大背景下,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下行趨勢較為清晰,在社融增速單月反彈後的持續性仍需觀察,仍需要對未來社融和經濟增速保持謹慎預期。

房地產調控持續的背景下,地產銷售增速和M1增速都難以出現反彈,廣義貨幣M2增速在1月份信貸大幅超預期帶動下反彈,但M2趨勢性反彈仍需要地產政策放鬆配合。

海通姜超:社融增速回升,寬鬆格局仍將延續


①信貸債券改善,票據年初高增。

1月新增社融4.64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1.56萬億元,主要貢獻一是信貸和債券融資繼續改善,對實體發放貸款3.57萬億,同比大幅多增8818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增加4990億元,同比多增3768億元;二是地方政府專項債提前發行,同比多增1088億元;三是年初票據大增,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增加約3800億元,同比多增2349億元,且委託、信託貸款同比變化不大,使得非標融資由同比負增轉為多增2000多億元。

②票據貢獻仍多,中長貸亦改善。

1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3.23萬億元,同比多增3284億元。居民部門貸款增加近1萬億元,同比多增700多億元,其中短貸同比少增170多億元,而中長貸同比多增900億元;企業部門新增貸款約2.58萬億,同比多增約8000億元,結構上,票據融資同比多增約4800億元,仍是最大貢獻,但同時企業中長貸和短貸分別同比多增1000多億和2000多億,也在繼續改善。

③ 財政存款少增,M2繼續回升。

1月財政存款增加5337億元,同比少增近4500億元,積極財政背景下減稅帶來繳稅減少,同時1月還實施降準釋放資金,M2同比回升到8.4%。春節效應下,企業發放現金、居民取現增加,1月M1同比降至0.4%, M0同比大幅回升到17.2%。

④社融增速回升,寬鬆仍將延續。

當前口徑社融存量增速從18年12月9.8%回升到10.4%,我們測算若不含專項債社融存量增速從18年12月的9.1%回升到9.7%,政府和社會總融資存量增速回升到10.8%。雖然1月存在票據和信貸衝量、專項債提前發行等因素,延續性仍待觀察,但寬信用政策仍在加碼,中辦、國辦近日發文要求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未來社融增速仍將趨勢企穩,同時近期海外主要央行也紛紛轉鴿,我國貨幣政策的約束減少,寬鬆格局仍將延續。

國泰君安覃漢:預計2019年表外融資會繼續恢復


1月信貸數據較高但基本符合預期,4.64萬億元的社融增長超出市場預期。1月激增的社融數據背後主要是銀行“資產荒”,預計2019年表外融資會繼續恢復。此次數據的超預期不排除春節“錯位因素”。

中航信託宏觀策略劉長江:央行寬信用政策見效

金融數據確實牛,各種融資全面飆升,也說明央行寬信用政策確實見效了,而且政府急著在1月出政策,現在看,努力也沒有白費。信貸數據中,中長期貸款也表現不錯,估計接下來的經濟數據也不會太差。

數據如此之好有幾個理由:一是資管新規等衝擊基本過去了;二是政策確實給力,1月份地方債發行加降準;最後從進出口看,國外經濟好像並沒預期的那麼差。

重陽投資:社融增速有望在一季度逐步企穩


在逆週期調控政策加碼、票據衝量、地方債發行節奏提前等多種因素作用下,1月社融規模確實可能大幅上升,這也符合信貸和社融投放的季節性特徵。前瞻地看,社融增速有望在一季度逐步企穩。這也將對中國經濟起到支撐作用,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各項逆週期調控政策力度加碼是社融改善的首要原因。四季度以來,各項旨在疏通貨幣政策傳導,促進貨幣和社融合理適度增長的政策密集出臺,特別是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逆週期調控政策進一步增強。這些政策包括:採取多項措施改善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發改委支持優質房企發債融資,發行永續債補充銀行資本金並輔以CBS提供流動性支持。

更重要的是,財政政策也更加積極。12月發改委審批通過的基建項目接近7800億元,創下有數據以來的歷史第二高水平;12月財政支出金額也大幅增長23%。這意味著信貸資金供給和需求都在改善之中。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章俊:2019年直接融資結構將得到有效改善


在社會融資規模層面,2018年非標融資水平較2017年出現明顯下滑,資管新規與債務監管起到了切實效果。直接融資較去年增加2萬億元,考慮到近期政策層面直接指出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目前直接融資在社融中佔比不足20%,預計2019年直接融資的結構將得到有效改善,對社融的支撐力度也進一步增強。

經過去年8~9月的高增長之後,專項債的發行量臨近限額,財政進一步積極的動能有限,去年12月專項債出現由負轉正至362億元,發行暫未回暖,對社融形成拖累。但是,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2019年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後期專項債的發行可能出現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