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不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华丽,还暗藏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

《兰亭集序》是书圣王羲之的传世行书名品,书法之好已无须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唯一一篇把个人创作的文章,完整地书写出来,并从中寄托了极端深厚的人生体会。在华丽的书法外衣下,文章本身的内容同样值得细细评味。

《兰亭集序》是兰亭雅集作品录的一篇序。王羲之完成这篇《集序》,据说是在酒醉之中,以特选的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地全篇过录出来。这篇文章共计324字,文内重复的字,都用了不同的笔划表述。特别是全文中有20个“之”字,王羲之写来各具风韵,全无雷同。由于是醉中之作,所以有错字,但都实时改正,所以现存书法作品,即使是唐人重写,也都保留原作涂改之迹。据说王羲之在酒醒之后,重写作品几篇,但都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那么好,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了。

兰亭集序:不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华丽,还暗藏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

文章由结构来看,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等基本情况,由篇首“永和九年”至“信可乐也”,这都是客观的记叙。接着笔锋一转,由本来的文化雅集的乐事,一变而为第二部分的对人生命运的质疑。文章由“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开始,把生活之中“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快然自足,瞬间转化为对人寿短暂、光阴荏苒的嗟叹:“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最后带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慨叹。

魏晋人由于崇尚老庄思想,所以对生命的看法比较豁达,但王羲之却不这样看。他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中质疑“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道家思想,认为这只是麻醉生活的逃避。如何突破死亡,如何把不受人类自己把持的生命寿夭,发展出一种较永恒而不受时空局限的意义,这是作家努力去探索的话题。人的寿命只有不及百年,但文化的寿命却可跨越千载。所以作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把人类的共同心理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寄望能持续永恒。作者在文末清楚指出“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就是一种感情的寄托所在。这无疑把虚幻的人生带到一个较积极的境界中去。

兰亭集序:不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华丽,还暗藏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

王羲之希冀用文人留名后世来消磨人生短暂的苦痛的设想,很大程度受到同时期人石崇的启发。

石崇在元康6年(公元296年)聚集一班好友包括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等欢聚畅饮。这个活动记录在石崇所写的《金谷诗序》中,其中又有由活动之盛转移为人生感受衰飒的感怀:“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着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这做法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就是直接启发了。石崇在历史中没有什么好名声,较著名的事迹只是谄事贵戚、奢靡相尚等不光彩的勾当,但似乎他的对人生的感悟,很有透剔的慧思,又稍为洗涤了做人的俗气。

兰亭集序:不止有天下第一行书的华丽,还暗藏王羲之对人生的理解

中国古代,很早已经认识到文化意义有时比人的年寿更加重要。曹丕写作并保存在《昭明文选》的《典论论文》,就很清楚的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王羲之确实是因文化之名(书法、文章)流传后世,享负盛名。如果他从政,在黑暗的六朝中能否开创出划时代的贡献,并且名传后世,那就不得而知了。

《兰亭集序》的书法好,《兰亭集序》的文章,发扬了人类思考过程中的睿智,同样是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