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今年53歲的郝永柱,山西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賣香蕉,1995年北上大連搞起了進口香蕉貿易,從零售到進口,幹得不過癮的他,決定自己種香蕉。

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2000年,他轉戰海南島,紮根創業,種植香蕉、蓮霧等熱帶水果。他奮力創建海南景棠綠色農業有限公司,並獨創戰勝颱風災害的種植經驗,靠規模發展、科技進步,昂首挺進國家級技術示範園行列,並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鑑定,走出了一條品牌化創業的康莊大道。

30年來,他是如何由水果小商販奮鬥到“水果大王”,當我們深入瞭解他的創業歷程,發現成功並不是偶然。

颱風越吹漲勢越猛

在海南搞種植,最害怕的是颱風造訪。在老郝種香蕉的十多年裡,經歷過三次毀滅性的大臺風打擊,特別是2003年的一場超風暴雨,把海南蕉農的心澆涼,很多人看著颳倒的蕉林哭了起來,但老郝沒有哭,面對一夜之間三四百萬的損失,資金鍊斷裂,他卻安慰自己,“颳風只是把蕉樹刮斷了,但我的地刮不跑啊。

老郝當機立斷,給每一個工人發一把刀,從被刮斷的樹中間留芽,而不是傳統的“根部留芽補救”,帶著員工拼了三個月,香蕉樹結出了新的果實,

老郝用自己獨創的中間留芽方式,讓香蕉的上市時間比別人提前了兩個月,正好趕上了中秋旺季,賣了個好價錢。一場颱風不僅沒讓他遭受損失,反而還賺了一筆。後來,當地的蕉農們都用上了郝永柱的這個辦法。

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現在老郝的種植基地僅香蕉就有1800畝,年產近兩千萬斤,還曾經以單株重達64公斤而當上了樂東縣的“香蕉王”。

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化逆境為順勢,這是老郝的智慧所在。

有機肥無公害種植

颱風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前些年海南遭受香蕉枯萎病,種植面積大幅降低,因為其真菌能潛伏土壤30年以上,受影響的土地只能改種其它作物,那種什麼好呢?

經過一年的多方考察,郝永柱選擇了蓮霧。

蓮霧,在海南有著一個特別的名字——“甜不”(海南話音譯),海南鄉間老百姓房前屋後經常能見到一兩棵蓮霧樹,甜不甜?或許是老百姓認為蓮霧好不好吃的重要原因。

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我的景棠蓮霧是海南島最甜的!”郝永柱指向6個無公害種植基地,自豪地說。

“許多慕名而來的人都會問我,為什麼我的蓮霧又有嚼勁還甜?因為我六年來施的全是有機肥,一點化肥都沒放,好多種蓮霧的過來品嚐。”郝永柱笑談,對待農產品要有始終負責的態度,在他的基地,蓮霧只賣一級果,二級果要不都便宜處理,要不就不賣。因此他的客戶都喜歡和他長期合作,許多人慕名而來,因為吃了老郝的蓮霧,市場上其它蓮霧就顯得普通無味了。

勵志!水果小商販變身“水果大王”

“景棠”牌蓮霧自此走紅,創下了月賣萬箱蓮霧的記錄。老郝的果蔬產業園的夢想也越來越近,產業升級成了他當下最要緊的工作。

但一向說幹就幹的老郝,卻在資金的問題上犯了難。

前期自有資金已經投入墊苗、收購、廠房建設上,產業調整升級需要大量資金支持,這時銀行聯繫他可以給他貸款,但他覺得手續實在太繁瑣,資金到位太慢,建成果蔬產業園的夢想遙遙無期。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互聯網金融平臺——農發貸,和傳統銀行不同,他發現農發貸的資金申請方便,簡單、快捷,利息也不高,便毫不猶豫申請了。等農發貸專業調研審核後,他很快就得到資金支持,用以農業生產,不僅擴大了蓮霧的種植規模,還種植了許多其它果蔬,如今他已擁有6000多畝的規模種植基地,在把種植做得好的同時,他還涉入養殖,打造一個生態養殖園。

雖然都是種果、賣果,但郝永柱跟一般的果農比起來,走的卻是一條規範化、標準化的管理道路。

他管理著一個公司、四個農民合作社、6000多畝種植基地、生態園、廠房等,管理始終貫穿著他的整個經營過程,他特別善用各方面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每個基地的管理人員都是股東,整個公司上百人各司其職,推進整個產業運轉,取得最大的投入產出效率。

這讓他的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規模翻倍,產值翻倍,“景棠”牌從成千上萬的果品中脫穎而出,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做農業要有企業管理思維,甚至要有信息化思維,跟上了時代才能把事業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