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電動車,國內很多品牌都在忙活這件事情。但是犯錯的太多,消費者罵的更多。這個市場的前期發展,是烏煙瘴氣的。

大家沒什麼經驗,說白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去探索消費者到底接受怎麼樣的電動車。寶駿也不例外,搞了一個類似於Smart身材的電動車,外號叫小E。一開始還想著賣給年輕人小夥子,和小米生態鏈那般,打著"年輕人第一臺汽車"的口號。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寶駿在前期的用戶調研中發現,自己主打"年輕人第一輛車”的這個想法是天馬行空的,絕不現實的。

年輕人,誰會在"自由"的市場環境當中第一部車就買電動的?CVT都被罵得狗血淋頭的年代裡,還想逼迫我選擇一部連排氣聲浪都沒有的車,結果如何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寶駿挺執著的,產品都搞出來了,市場受眾怎麼辦?主打年輕人不行,那就重新來調研過。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結果在廣西,70後、80後對寶駿E200有極高的興趣,90%以上的車主家裡還有第二臺車,76%的車主還都是已經結婚了。這個結果是神奇的,和之前寶駿自己腦海中意淫的年輕人買單恰恰相反,成為了"中年人的快樂"代表車型。

我完全沒有黑寶駿的意思,反而是欣賞的。在我之前的印象中,豬腳飯老闆、士多店老闆、批發店老闆應該是寶駿的忠實擁護者,畢竟那些白手起家的老闆都是靠著五菱宏光一路趟過來的。寶駿太懂得抓住這幫用戶的心,我欣賞的地方在於寶駿對於"細分市場"的不斷挖掘。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那我作為消費者的其中一員,我鄙棄的是什麼?

國內有太多的品牌,總想著賣電動車,而且是賣給年輕人。說白了,限牌、限行的城市,那真的是迫不得已,逼上梁山的。

路上看到的電動車,毫無駕駛質感就不說了,還天天喊著主打家庭夢想。

家庭夢想?我看是白日夢!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其一:就算是現在最牛的純電動汽車,續航500公里,跑長途基本完蛋。能跑300公里就不錯了,剩下那點續航里程還得小心翼翼地留著去找充電樁。親戚朋友們春節都在家裡吃起年夜飯了,我們這邊電話裡還說:"快了快了,還有3個小時就充滿電了"。這還是你最幸福的時刻,萬一充電樁上都擠滿了車,那回到家估計得年初三了吧?

之所以吐槽電動車的續航和充電效率的問題,在於現在的電動車賣得真的不便宜。10~20萬區間很有可能是消費者第一次買車,在這價位基礎上是必須要承載一個家庭的各種出行任務的,尤其是高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個完全就是無法實現的。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其二: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被環境控制得明明白白。南方的環境還好,去到北方,夏天和冬天的溫度相差太大,有一些標榜自己能跑400公里的電動車,duang的一下直接變成了200公里。電池性能在寒冷環境裡大幅度下滑的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業界難題,雖然現在有各種做法去緩解這種情況,但畢竟不是根治。要你,有何用?

其三:電動車的殘值率實在是太嚇人了。打個比方,10萬塊買了一輛純電汽車。3年剛過,發現電池衰退得很厲害了,要換?對不起,4S店說換電池要5萬塊,這個一聽你肯定就不打算換電池了。要賣?10萬汽車開三年,飛度還能賣個7萬塊。電動車?真的抱歉了,2萬別人還要考慮再三。

所以,電動車如果存在上面所說的任何一條問題,都是不合格的。但是說回寶駿E200,我欣賞它的原因是,它幾乎規避掉了上述所有的問題。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首先,官方自己說,這就是家庭的第二部車,不是拿來跑長途承載家庭所有夢想的,僅僅為了買菜接送孩子用的。所以選擇它的人,99%的情況都不會拿去跨省跨市或者較長距離的出行,剩下1%的人應該是自己突發奇想花樣作死的。

其次,官方數據說充滿電NEDC續航210公里,我在駕駛寶駿E200的時候,續航沒有虛標,基本上開1公里就掉1公里的電,無論你是暴力駕駛還是溫柔駕駛,這差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舉個最極端的例子,哪怕續航折半剩下100公里,數據統計說,開這個車平均每天就走30公里左右,也夠了。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最後,5萬落地,中產階級的買菜車。管你殘值多少,本來價值就只有5萬,很少人會考慮賣掉,就停在家裡當做買菜車、代步車就完事了。

綜合來看,我覺得寶駿E200切中了要害,算得上目前市場上,一部合格的、定位精準的電動車。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倘若你開著Modle X,別人投過來的是羨慕眼光;那你開著某些四座"詩和遠方"的電動車,別人投過來的是看傻蛋的眼光;最後你開著寶駿E200,別人的眼光裡充滿了好奇,這感覺,是對的。

當然,我有點欣賞寶駿對於產品的原創設計,有點像科幻電影裡面的產品,這點無論是外形的設計,還是內飾的設計,都值得一一去鑑賞。此外,從設計師的手筆來看,這是一部用了心去設計的作品。後視鏡為行車記錄儀預留的USB接口,中控下方兩個5V2A的充電口,換擋的機構等等都看得出來。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開起來,這是一部平淡如水的車。經濟模式下,表現得有點類似於小排量自然吸氣汽車,動力銜接很綿柔,地板電門基本動力爆發不會出現改變,相當佛系。Sport模式下,開起來就很有電動車的感覺了,扭矩爆發瞬間就來,0-60的提速輕而易舉。

城市路面上,身長2497mm的它,那種如"林間小鳥"般飛馳的快感,是建立在紅綠燈位前,其他車主好奇地看著你時油然而生的。除了電動車專用輪胎開起來很挑路面以外,其他方面只會超出我們去試駕之前腦海裡預設的能耐。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賣5萬塊的寶駿E200,無論是產品定位、設計思路、駕駛感受,我認為都已經給予了極高的肯定。但是作為初代機的它,會有一些讓人吐槽的地方,我給大家列舉一下:

1、為了設計上的美感犧牲了很多實用性的東西。中控臺沒有儲物空間,開車的時候物品直接放在上面會出現滑動;也沒有杯架,小兩口買杯飲料喝得時候顯得一絲尷尬;標配車型也沒有中央扶手箱,老司機還是希望開這種泡妞小車,有一種開敞篷車的感覺。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2、因為用料和設計的問題,在陽光下擋風玻璃會出現中控的倒影,較為影響視野。這個問題我和廠家內部人員交流過,他們承認是設計上沒有考慮周全。目前解決的辦法是出廠的時候,經銷商就給車主送一塊遮光墊,減少倒影的出現。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都覺得電動汽車是蠢貨開的時候,它會讓所有人感到好奇!

3、後排的儲物空間沒有Smart富裕,整體出行便利性會降低。但是如果駕駛感受拿E200比Smart,就好比冰鎮可樂比常溫可樂那般。

對於寶駿E200,我是肯定的。它不是承載詩和遠方,也不管你的理想和追求,它就是一部定位精準的中產階級買菜車。除了產品,我也挺欣賞寶駿的務實。廠家的人在我們身邊一路追問:"哪裡還有不足的?能不能多提點意見?"而不像一些品牌口中掛著:"我們的車,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