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此人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開創了許許多多的第一,為後世萬民敬仰。沒錯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嬴姓,名政。因出生於趙國,又稱趙政,秦莊襄王之子(另一說為呂不韋之子)。公元前246年,年僅13歲的嬴政繼承秦王位由丞相呂不韋和宣太后的男寵毒專權。公元前238年親政,毒乘他外出之機,舉兵叛亂,他一舉粉碎叛亂,誅殺毒,幽禁太后。第二年免除呂不韋的相職,後逼殺呂不韋,任用了尉繚、李斯等人。此後,嬴政繼承了自秦孝公以來變法革新、獎勵耕戰的一系列政策。接著,嬴政採取李斯等人的策略,以重金收買關東六國權臣,離間其君臣關係,遠交近攻,從公元前230年起到公元前221年止的10年間,先後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結束了自春秋戰國以來長達數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據、混戰不已的局面,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國家。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大秦

秦始皇十三歲繼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的三十七年時間裡,創下了千秋萬代的偉業。在軍事方面,秦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中原大地,完成了前無古人的華夏大一統的偉業;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大秦軍隊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下令佔有土地的地主和自耕農只要向政府申報土地數額,繳納賦稅,其土地所有權就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並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為標準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以秦“半兩”錢為流通貨幣,為發展全國水陸交通,又實行“車同軌”,修建由咸陽通向燕齊和吳楚地區的馳道,以及由咸陽經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在西南地區修築了“五尺道”,開鑿溝通湘江和灕江的靈渠。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半兩錢

在政治方面,施行中央集權制,首創皇帝制度,為後世幾千年所沿用;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隨後,秦始皇廢除了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兵馬俑

更為重要的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於公元前214年,嬴政派兵南定百越,增設閩中、南海、桂林、象郡(今廣西崇左縣)四郡。同年又派大將蒙恬率兵北擊匈奴,收復了今內蒙古河套一帶地區,遷來內地人民,建築城邑;始皇末年,秦郡數由統一之初的36郡增至40餘郡,使秦朝的疆域,東到大海,西至隴西,北到長城一帶,南到象郡。試問如果不是當年始皇帝揮師南下,兩廣之地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況都不敢想象。

此人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皇帝,罪在當世,卻功在千秋

大秦疆域

書上常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敢問如果沒有始皇帝統一六國,統一思想文化;北擊匈奴,修建長城,南爭南越,打下兩廣之地,哪裡來的分與合。始皇之作為,過在當代,功在千秋!無愧於“千古一帝”的讚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