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宋代詞壇群星璀璨,有豁達開朗、人見人愛的蘇東坡,有“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的辛棄疾,也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柳永,這些男子的詞固然美不勝收,但都無法掩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光芒。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作為宋詞的一代“詞國皇后”,李清照的詞從來就不只是“婉約”二字能概括的,她是一隻多變的蝴蝶,無論飛到哪兒,都驚豔世人。《如夢令》中她“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俏美可愛;《點絳唇》中她“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含羞嬌人;《夏日絕句》中她“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豪氣沖天。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李清照的另一面,這一次年過半百的李清照,面對南宋懦弱的朝廷,悲憤不已,一氣之下寫下這首《題八詠樓》。這是一首登樓詩,全詩既有著慷慨恢弘的氣勢,又有著李清照獨有的空靈婉轉,其中7個字更是流傳千年的經典,時至今日仍是浙江金華八詠樓上的不朽之作。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題八詠樓》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寫此詩時李清照50歲,年過半百的她此時飽受喪夫之痛,“靖康之恥”後她舉家避難於浙江金華,看著南宋就此滅亡,宋室不思收復,卻一蹶不振,李清照悲憤不已,在登上八詠樓遊玩時,寫下這首詩。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詩的大意是:我登上這千古風流的八詠樓,暫時放下心中的憂愁,那些江山國事也都留給後人去想吧!憑樓遠眺,這裡水道密集,可通江南水鄉三千多里,這樣的氣勢和地位足以影響江南十四州的存亡。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詩的第一句你用“千古風流”來形容一座名樓,是指樓的外觀宏偉壯闊,也是指它極有文化底蘊,八詠樓的一切美好都在這4個字中。登上高樓詩人內心一下子開闊了,希望自己暫時能放下那國仇家恨,好好享受當下的美景,於是有了“江山留與後人愁”這7個字的千古名句。其實李清照這不過是自欺欺人,滿目瘡痍之下她怎麼可能放得下,真的能做到“不愁”的只有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宋氏朝廷。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詩的三、四兩句看似只是寫八詠樓的氣勢,卻全是對時局的分析。八詠樓處於“水通南國三千里”之處,是戰略要地,奪之可通往江南三千多里的腹地,決定了江城十四州的命運。末句這“江城十四州”引用的是唐末高僧貫休的典故,當年貫休獻詩給吳越王錢鏐時寫道:“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錢鏐貪心叫他將“十四州”改成“四十州”,貫休扔下一句“州亦難添,詩亦難改”便拂袖而去。一代高僧不畏權貴,不肯改詩的氣節,令世人敬佩。李清照在此處引用這句詩,諷刺的正是朝廷的懦弱和沒骨節,這樣的諷刺不可謂不辛辣。

李清照一氣之下寫下這首詩,其中7個字流傳千年,才女果然膽大

這首詩問世時,宋氏朝廷仍在杭州過著“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生活,只能說才女果然膽大,敢寫出這樣的諷刺詩。對此詩大家怎麼看?歡迎和小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