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秦,一撥具有“理科思維”的“鐵血文科生”曾壯大了華夏文明

眾所周知,先秦的周王朝是一個禮治社會。人們講究的是用善意去感化他人、治理社會。

整個社會風氣相對柔仁溫和。與此相適應,在行政領域也缺乏相對細密的行政技術,基本靠格言的柔性治理。

在先秦,一撥具有“理科思維”的“鐵血文科生”曾壯大了華夏文明

禮治社會的倡導者:孔子

但是,禮治社會的運行邏輯中卻存在著使她自身毀滅的缺陷,那就是她太壓抑人的進取慾望和變革精神。於是,隨著周天子勢力的式微,各路諸侯開始蠢蠢欲動,進而相互攻伐。要在戰爭中取勝,是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的。此外,諸侯國國內的政治鬥爭也要求在位者積極變革,以俘獲民心、壯大本集團力量。因此,各路諸侯紛紛開始了在本國的變法。

當時天下各路諸侯很多,相信求變的諸侯也有很多。但是,因為年代的久遠和當時記載水平的有限,今天的我們已經沒有辦法觀察到當時變法的全貌了,而只能通過各種曲折的途徑還原幾個大國發生的重要變法。這幾次變法分別是——魏國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韓國申不害變法、齊威王騶忌變法、秦國商鞅變法、趙國武靈王變法、燕國樂毅變法。

在先秦,一撥具有“理科思維”的“鐵血文科生”曾壯大了華夏文明

商鞅變法

根據歷史記載,這幾次變法的基本內容合起來有以下幾方面——削減封地權力,實行儘可能的中央集權;整飭吏治;發展農業;壯大軍隊;實行法治。這些措施,在,今天看來平淡無奇,在當時那個“禮治”影響還很濃厚,國家治理思路還比較粗糙的年代,由沒有經過科學技術思維洗禮的一群“文科生”提出並施行,其實是有一種爆炸性的革新特點的。而且,這群“文科生”非常“鐵血”。

首先,“實行中央集權”和“整飭吏治”,動的都是權貴階層的蛋糕。而在當時,政治體制實行的是分封制,諸侯國內部一般都是有好幾股大的勢力。這些勢力有自己的土地、人民、軍隊,都是硬骨頭,非常難啃。而普通官員對諸侯國的內政外交也起著一定的當家作用,要動他們的俸祿和特權,也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所以,就“實行中央集權”和“整飭吏治”這兩點來說,沒有鐵血的手腕,光有頭腦,是施行不下去的。

在先秦,一撥具有“理科思維”的“鐵血文科生”曾壯大了華夏文明

怎樣分配利益,自古以來是個難題,甚至會造成流血

其次,“發展農業”、“壯大軍隊”這兩項措施的施行,有一定政治難度的同時,更需要技術頭腦。比如李悝推行的有關精耕細作的具體方法(間雜五穀、搶收搶種等)、平糶法(豐年政府收購一部分糧食,饑年時以平價賣給災民);商鞅的“農爵制”,雖然在今天看來技術上非常簡單,但和“禮治社會”的治理方式相比,已經有了很強的技術性。

最後,“實行法治”這項措施,是一個框架。這個框架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從此,社會治理的標準相對硬性了,而且改變了“禮治社會”的“誅心”特點。所以,社會治理不再摻雜太多的情感,而開始充滿了“技術性思維”。

就是先秦時期的這撥“具有理科思維”的“鐵血文科生”,在時勢的逼迫和個人進取精神的驅動下,把技術性、精明、強硬、鐵血這些“禮治社會”所缺乏的因素注入了華夏文明,使華夏文明從此變得更加有韌性、力量,更加精明。這群“鐵血文科生”的英魂,必將永遠俯瞰著華夏大地上生生不息的炎黃子孫,成為中華文明生存、發展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