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1941年6月22日凌晨3點,震驚世界的“巴巴羅薩”行動正式拉開序幕。

曼施坦因擔任北方集團軍群的第56裝甲軍軍長,接到命令,協助消滅波羅的海沿岸的蘇軍,並攻下蘇聯北方重鎮列寧格勒。

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曼施坦因指揮第56裝甲軍

一、如果你是指揮官,如何制定首個作戰目標?

一般人也許會定個交通樞紐或者防禦要點作為首要目標,但這是缺乏縝密思維考慮的。

曼施坦因首先想到影響閃電戰的重要因素:地形。

德軍能否快速拿下列寧格勒在於“作戰速度”,河流是影響進攻的常見因素,一方面影響裝甲兵團的推進,另一方面容易讓敵軍撤退並構築防線。

當河流足夠寬,防線足夠牢固,裝甲兵團不利用步兵、炮兵的協助突破防線就十分困難,若等到步兵、炮兵就位,勢必失去進攻的時效。

如今,擺在第56裝甲軍第一隻攔路虎,顯然是橫跨前方的“德維納河”。所以他的首個作戰目標是“迪納堡”(即德維納河的橋頭堡據點)。

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圖中紅圈點為迪納堡(今陶格夫匹爾斯)

二、如果你是指揮官,如何完好奪取“迪納堡”?

很顯然,只有達成突襲的效果才能奪取“迪納堡”。

達成突襲需要兩個主要條件:

  1. 保證通往迪納堡公路完整,利於裝甲兵團快速沿公路推進;
  2. 足夠快速,讓蘇聯前線的潰軍來不及後撤設防;

曼施坦因根據經驗估計,如果四天內拿不下目標,整個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將會受到影響。

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裝甲兵團進攻

三、如果你是指揮官,是否等候友軍跟上你的進度?

任何決策都有正反兩面性,如果佔領公路快速向迪納堡推進,勢必將側翼及後方暴露在蘇聯的前線部隊面前,一旦北方集團軍群的其他友軍進展緩慢,蘇聯前線封閉突破口,而第56集團軍沒能攻下迪納堡,就面臨被圍殲的危險。

經過反覆考慮,曼施坦因想起跟官兵相處的日子,決定相信軍隊的戰鬥力,不顧及友鄰是否同步,一鼓作氣挺進到迪納堡。

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對軍隊的充分訓練以及官兵之間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而為了更少的流血,冒著巨大的風險也是值得的。

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德軍步兵發動進攻

想定一切問題之後:發動進攻!

由於梅梅爾北部森林地帶過於狹窄,投入第8裝甲師和第290步兵師開始對蘇聯前線展開突擊,進攻非常順利,儘管遇到蘇軍一個發射點陣地,但是藉著坦克的協同很快突破蘇軍陣地。曼施坦因一整天跟隨指揮第8裝甲師,粉碎蘇軍在縱深後方的抵抗,他命令290步兵師急速行軍跟隨,成功達成第一個勝利條件,即成功奪取維爾科米茲通往迪納堡的公路

非常幸運,他們的突擊恰逢蘇軍的薄弱部位,儘管不斷遭受反突擊,戰鬥異常激烈,但還是取得成功。但是左翼第41裝甲軍被遠遠甩在後頭,右翼第16集團軍在科夫諾激戰,而隨同的第290步兵師逐漸趕不上裝甲師的步伐。

曼施坦因決定孤軍奮進,馬不停蹄地進軍迪納堡,四天後早上,他指揮的第8裝甲師兵臨迪納堡城下,蘇聯守衛部隊驚恐萬分,僅上午8時,部隊就拿下德維納河的兩座大橋,其中大型公路橋完好無損地攻下,鐵路橋輕微損毀,仍可使用,完美取得第一場戰術勝利!

戰略大師曼施坦因,在閃擊蘇聯初期迪納堡作戰是如何思考?

親臨前線的曼施坦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