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與“陽化氣,陰成形”的應用

前文就此段經文的前後兩部分各自解析了一下,現在把前後兩部分合起來看就會發現,經文揭示出了陰陽的本質問題,或者說經文背後的深刻內涵正是陰陽的根本秘密所在,下面就一點點把它揭開。在講河圖洛書的時候已經談到了陰陽的不同關係、在這裡藉著這個題目還要詳細地講一下陰陽的雙重性。

在我們讀《黃帝內經》的時候最容易搞混的就是陰陽問題,也是《黃帝內經》中所謂諸多矛盾的問題,這是因為陰陽有雙重性,所謂陰陽的雙重性,是指陰陽有時間性、空間性兩種不同的情況,時間性是指具有陰陽關係的兩個事物是按照時間順序的變化而變化的,具有連續性的特點,例如,春夏秋冬四季。空間性是指具有陰陽關係的兩個事物是在特定的空間中彼此相互對峙;陰陽的時間性是由於日月的運動形成的,陰陽的空間性是由於天地的陰陽相互對峙所形成的;時間的連續性主事物的彼此相生,空間的對峙性主事物之間的相剋。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與“陽化氣,陰成形”的應用

換句話說,陰陽的時間性為相承,以四季為例,四季相承的關係是生長收藏,這也是陽氣的相承關係,而陰精的相承關係是收藏生長,前一方幫助後一方生長或者收藏;陰陽的空間性為相剋,以五味為例,五味存在自己固定的空間中,彼此之間的陰陽關係為相剋,一方防止另一方太過;相承表現為“陽化氣,陰成形”,相剋則表現為“陽生陰長,陽系陰藏”。

人體自身有其修復功能,當一個臟腑失衡時,其他臟腑馬上調整陰陽狀態,以求適應這個失衡的臟腑特性,從而能達到一個新的平衡,人體這種自我調節的功能就是由陰陽之間這種既相承又相剋的作用來達到的。例如,當一個人情緒抑鬱而成肝氣鬱滯的症候,肝鬱則克脾,脾虛則消耗,使其功能減弱,這時候如果心肺腎的功能正常,三髒的功能馬上自然減弱,以適應肝鬱脾虛之證,從而達到一個新的平衡,以防止惡性循環的發生。因此一般情況下,如果只是情緒抑鬱而引起的脾胃失和,雖然五臟有著生克關係,但也不會馬上出現像多米骨牌效應那樣的惡性循環。這就是“陽生陰長,陽系陰藏”的作用結果。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與“陽化氣,陰成形”的應用

陽化氣,陰成形”是陰陽運動變化的最終結果,就人體上下來說,上為陽,清氣在上;下為陰,濁陰在下。就人體九竅來看,七竅在上主空,二陰竅在下主實。就人體五臟來說,心藏神、肺藏氣在上為無形,肝藏血、腎藏精在下為有形。如果陰陽反作,就會出現“清氣在下,則生飧洩;濁氣在上,則生嗔脹”的病理結果。

這樣的理論可以用來幫助診斷疾病,上虛下實為常態,易經用“益卦”來表示,上實下虛則為病態,易經用“損卦”來表示。可以判斷治療效果,恢復常態則上清下濁,治療無效則表現上濁下清。

總之,陰陽有時間性與空間性的不同,時間性代表陰陽彼此之間的連續性,其變化特點為相生,表現為“陽化氣,陰成形”;空間性代表陰陽彼此之間的對峙性,其變化特點為相剋,表現為“陽生陰長,陽殺陰藏”。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與“陽化氣,陰成形”的應用

“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與“陽化氣,陰成形”的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