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好的烏龍茶首先需要好的原料。優質的茶青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讓我們來一一盤點吧!

優越的生態條件

茶樹生長的環境條件是優質烏龍茶茶青品質形成的基本條件,和溫溼度、降雨量、土壤條件等因素密切聯繫。

1

海拔高度條件

自古以來就有“高山出名茶”之說,經長期歷史的驗證,表明其有深刻的科學道理。

海拔較高茶區,一般氣候溫和,日照短,晝夜溫差較大,雲霧瀰漫,雨量充沛,土壤理化性能好,腐殖質含量較高;有利於鮮葉中含氮化合物和某芳香物質的形成積累。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較高,呈清香型的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較多,而具苦澀味較重的茶多酚含量較低。此外,海拔較高茶區,茶樹纖維素合成速度較為緩慢,鮮葉的持嫩性增強,此為優質茶品質形成也奠定了基礎。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2

季節條件

不同採製季節對烏龍茶品質影響是極為顯著的。一般春茶品質最好,秋茶次之,而夏暑茶品質最差。

經過冬季的休眠期,茶樹體內積累豐富的營養,在春季氣候溫暖,雨量充沛,有利於茶樹氮代謝的進行,使鮮葉中內含物質豐富,特別是芳香物質、氨基酸、茶氨酸及水溶性成分,含量較高,而影響烏龍茶香味的花青素、酯型兒茶素等成分相對較低。所以春季烏龍茶一般香氣清高,滋味濃厚甘爽,品質好。

夏暑期間,氣溫較高,茶樹生長迅速,體內碳代謝旺盛,有利於茶多酚的積累。特別在高溫條件下,茶鮮葉中酯型兒茶素、花青素及青嗅味物質增加,百能形成烏龍茶良好香氣的萜烯類物質及具有優雅香氣的紫羅酮等明顯減少。所以夏暑季節所產烏龍茶香氣低淡,滋味苦澀,品質較差。

秋季天高氣爽,晝夜溫差大,特別有利於花果香型的芳香物質的形成與積累。如苯乙醛、苯乙醇含量增加,所以秋季所制烏龍茶,香氣尤為高銳持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香顯露”。但秋季茶鮮葉中,構成茶滋味的內含物質,明顯少於春茶,因而秋季烏龍茶常表現滋味較淡薄,不耐沖泡之特點,這是其品質不如春茶原因所在。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3

土壤條件

土壤是茶樹賴以生存的基礎,優良的土質條件,不僅影響茶樹的生長,而且對茶葉的品質產生影響。

根據調查,名茶之鄉安溪的西坪、感德、祥華等高山茶園,土層深厚,多為山地棕壤,質地為砂質壤土,表層有機質含量較多,礦質營養豐富,pH值4.5~6.5,不僅適宜茶樹生長,而且製茶品質優異。在聞名遐邇的武夷巖茶產地,茶樹生長於峰巒巖壑之間,周圍茂密的植被和終年清泉細流,不僅為茶樹提供了優越小環境氣候,而且這裡的土壤多為岩石風化的暗色茶壇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和各種礦物元素,對巖茶優良品質的形成,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優良的茶樹品種

除了為茶樹精心挑選良好的生長環境,茶樹本身的品種也極其重要。

優良的茶樹品種是優質烏龍茶品質形成的物質基礎,是其他任何農業措施所不可替代的。如聞名遐邇,香味雙絕的“鐵觀音”要用鐵觀音品種;具有“一早、二奇”獨特品質的“黃金桂”,要用黃旦品種;香似蘭花的“水仙”,來自水仙品種。可見,名優烏龍茶的品質風格無不與優良的茶樹品種相聯繫。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採摘標準

有了優質的物質基礎,將茶青從廣袤的茶園中採摘運回製茶的廠房作坊中,是我們需要注重的第二個要點。

優質烏龍茶的品類繁多,依茶樹品種、季節和製作品類不同,在採摘標準上雖小有區別,但其基本的要求是一致,即要求採摘比較成熟的茶樹嫩梢。也就是說當茶樹新梢形成駐芽時,採摘小至中開面3~4個葉片的嫩梢為標準。

這樣挑選的原因,有:

  • 較成熟嫩梢葉片的表皮角質層已發育形成,並在角質層外被有較厚的蠟質層。蠟質層的主要成分是高碳脂肪酸和高碳一元指肪醇。在烏龍茶加工過程中,蠟質層分解與轉化,產生香氣成分,這是烏龍茶香氣來源之一。
  • 較成熟新梢葉背下表皮的特殊腺鱗結構(適制烏龍茶的品種才有)也發育完全,並開始分泌芳香物質,這是烏龍茶香氣的又一來源。
  • 較成熟新梢葉片內的葉綠體開始退化產生原質體,使類胡羅卜素增加。並且隨葉肉細胞分化,葉綠體片層清晰,巨型澱粉粒及中脂顆粒增多。這些都是烏龍茶香氣與風味物質的基礎,而幼嫩一芽一、二葉嫩梢中是沒有的。
  • 製作烏龍茶過於幼嫩原料,如一芽一、二葉的鮮葉,茶多酚類含量較高,而能形成烏龍茶香氣的物質較少,加上葉組織幼嫩,搖青中極易受損傷,產生“斷芽”、“斷梗”和“死青”的現象,影響正常的“走水消青”,不利於做青技術的發揮。因而,成茶常呈現青氣濃,苦澀重,不能形成烏龍茶風味。所以,過於幼嫩鮮葉是制不出優質烏龍茶的。
  • 過於粗老的鮮葉也不能製出優質烏龍茶。如“大開面”以上的新梢,葉片已基本成熟定型,能形成烏龍茶濃厚滋味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果膠等明顯減少。而且構成烏龍茶香氣的物質,隨著葉片成熟定型,逐步向粗老氣方向轉化。此外,粗老葉中纖維素、半纖維素等成分,大幅度增加,葉質粗硬。以這樣的鮮葉灼成烏龍茶,不僅香氣低、粗、短,滋味淡、薄、不耐沖泡,而且難以塑造優美外形。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採摘時間

選擇晴天午青鮮葉

春季烏龍茶採製季節,常遇陰雨連綿的大氣,這對優質烏龍茶品質形成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特別連續的陰雨天氣,鮮葉水分多,又無法曬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難,內含物質不能正常轉化,從而也就無法形成優質烏龍茶。另據研究分析發現,連續陰雨採摘的鮮葉中,綠原酸含量都明顯增加,鮮葉品質變劣,是製茶香氣不佳的主要原因。連續晴朗天氣的鮮葉,不僅綠原酸含量少,而對形成烏龍茶香氣有良好作用的沉香醇及氧化物、香葉醇等單萜烯類物質增加,有利烏龍茶優良品質的形成。

在一日中,由於鮮葉採摘的時間不同。對烏龍茶品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

早青:上午10時以前採摘的鮮葉,大多帶有露水,其製茶品質較差。

上午青:上午10時以後至中午12時以前所採鮮葉。因茶樹經過一段時間的陽光照射,露水已消失,製茶品質優於早晚青。

下午青:午後12時至下午4時以前所採下鮮葉,新鮮清爽,具有誘人的清香,又有充分的曬青時間,製茶品質優異。

晚青:下午4~5時以後所採鮮葉。因鮮葉下山時間較遲,大多錯過了曬青的最佳時機,不能利用陽光曬青萎凋,製茶品質也欠佳,但優於早青。總之,制優質烏龍茶,應選擇連續幾天晴朗天氣的午青鮮葉製作。


喝烏龍茶需要知道的事情


最後就是保證茶青鮮葉的完整度。在鮮葉採摘、運送、貯放等一系列操作過程,不得損害鮮葉的新鮮度與完整性。在採摘與運送中應使用竹筐,杜絕以編織袋裝運鮮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