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俊波案”——反腐報道不應停留在“死後鞭屍”的層次

對於一個向來缺乏法治思維的社會,這種“法制故事式”的報道沒有什麼意義,它只是通過刺激受眾的獵奇心理展示畸形的官場生態,給吃瓜群眾們徒增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既不利於培育社會的法治理念與氛圍,更會誤導公眾對於反腐敗的真正價值和根本宗旨。

“項俊波案”——反腐報道不應停留在“死後鞭屍”的層次

在持續數年的反腐高壓下,大家對官員落馬的新聞多少都有些“審醜疲勞”了,即使“主角”為省部級高官,吃瓜群眾們大多數時候也見怪不怪了,看得多了,“老虎”也沒有什麼稀奇的。

但昨天項俊波違紀被查的消息仍然刷了一波屏,媒體必然又要炒幾天。之所以能受到這樣的特殊待遇,不僅在於項是目前金融系統被查處的最高級別官員,對金融反腐具有標誌性的意義,更因為這位“老虎”頗富“傳奇”色彩的人生故事。

瀏覽一下媒體關於項俊波的報道,大多數都在炒作這位金融監管者“輝煌”的編劇生涯和文學情懷以及參加對越戰爭的特殊經歷,很多人都在調侃這位“優秀的編劇”最終沒有逃脫自己設計的“反腐劇本”,更有甚者將之與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相掛鉤,揶揄這位曾經的“鐵腕監管者”從侯亮平退化成了高育良,這就有點蹭熱點之嫌了。

這是近幾年反腐報道的通病,大致梳理一下,有幾個固定的套路:憶生平、訪故地、說軼聞。在所謂的報道中,圍繞主人公的消息真假難辨,虛實難分,不乏坊間傳說與官場流言。痛打落水狗,誰都可以上來踩一腳,反正被報道者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反駁。

作為迄今為止金融系統被查處的最大“老虎”,項俊波這個特別“有故事的人”當然值得大做文章,所以,項剛被宣佈違紀,關於他與一些企業、商人利益勾連甚至個人私生活的報道就已經出來,當然這些報道多是“據傳”、“被曝”,少有實打實的證據。

對於一個向來缺乏法治思維的社會,這種“法制故事式”的報道沒有什麼意義,它只是通過刺激受眾的獵奇心理展示畸形的官場生態,給吃瓜群眾們徒增一些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既不利於培育社會的法治理念與氛圍,更會誤導公眾對於反腐敗的真正價值和根本宗旨。

說白了,反腐敗的重點不是為了對腐敗者進行道德的全面否定,也不是數目字的簡單相加,衡量的標準不是打了多少老虎,拍了多少蒼蠅,而是包括反腐制度在內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制度改革的進展與成效。

從根源上說,腐敗滋生蔓延的深層次原因在於經濟政治體制中存在著某些明顯的制度漏洞和缺陷。在“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已經成為中國政治建設共識的時代背景下,反腐敗鬥爭早已經擺脫黑白分明、忠奸兩道的“初級階段”,而進入到構建和完善反腐制度的新時代。

所以,反腐敗的報道不應始終停留在“死後鞭屍”、“八卦故事”的層次,而應該有更多制度上的反思與追問。在持續了幾年的反腐敗積累了那麼多豐富的素材後,我們需要從這些具體生動的案例中分析普遍的問題和規律,多一些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關於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關於現代化社會治理體制等一系列制度層面的探討,才不會迷失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