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千島群島橫亙於西北太平洋,連接著日本北海道島和俄羅斯勘察加半島,全長近1300多公里,內隔鄂霍次克海,外望西北太平洋。千島群島的原住民在日本歷史中記載為“蝦夷”,為如今北海道阿伊努人的祖先。從當地地名可以看出,他們曾經在此曾經生活了很長的時間。國後島的俄語和日語發音都是kunasir,阿伊努語意為黑島,色擔島shikotan意為阿伊努語的大村莊。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千島群島的自由地時光一直延續到了18世紀,隨後俄國和日本分從南北開始佔領和奴役千島群島。為此,北部擇捉島的阿伊努人爆發了反對俄國的暴動,殺掉了很多俄國稅官。同樣,南部的國後島的阿伊努人也殺光了江戶幕府的日本官吏。可惜的是,阿伊努人勢單力薄,最終被鎮壓。在這個過程中,日俄政府開始了第一次接觸,沙俄的使節多次前往日本,要求開展貿易,都被“鎖國令”的江戶幕府所拒。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當時的俄國勢力和軍力雖然強大但都遠在歐洲,遠東的干涉能力有限,只能在千島群島燒殺搶掠一番。日本歷史稱為“北寇八年”。不然,也許美國“黑船叩關”的榮譽也許就歸了俄國人。在俄國不斷的軍事襲擾下,日本幕府被迫與沙俄簽訂了《日俄友好條約》,以擇捉島和得撫島之間為界,擇捉島歸日本,包括得撫島以及以北的千島群島所有島嶼為俄國吞併。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但事情到了1875年,又出現了另一種轉機,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迅速增強,開始逐步向北擴張,而忙於歐洲事務的沙俄採用了棄車保帥的做法,簽訂了《聖彼得堡條約》,日本完全退出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而沙俄勢力退出整個千島群島。當時這對於沙俄而言是一個很划算的交易,庫頁島不僅面積更大,未來也修建大型港口的地理條件也遠比破碎的千島群島更為優越,而日本也欣然接受,千島群島的漁業資源更為豐富,更利於日本發展傳統的漁業。至少就當年看,這似乎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在初步解決領土劃分問題後,日本漁民終於可以開始在廣大的千島群島海域大力發展漁業。齒舞島和色擔島附近海域有大量鮭魚,鱒魚,鱈魚,海帶,擇捉島為捕鯨勝地,國後島有海蟹和海參。整個千島群島附近的漁民超過萬人,而供給的水產達到日本的三分之一,這對於農業資源匱乏的日本而言極為重要。但直到此時,千島群島的軍事化並不嚴重,直到擇捉島單冠灣的開發。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在日本逐漸走向遠海,先後擊敗大清北洋水師和俄國遠東艦隊後,日本把目標投向太平洋彼岸的美國,此刻,千島群島的軍事價值顯露無遺。千島群島成為途經勘察加半島,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前往美國的最短航線。而擇捉島上的單冠灣,則是能停泊數十艘大型戰艦的天然不凍深水港灣。而且島上居民稀少,管控容易,情報不易洩露。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正是看中了這一點,方才造就了曠古絕今的珍珠港大偷襲。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而雅爾塔會議的召開,盟國用蘇聯重奪千島群島的的利益,換取蘇聯對中國東北龐大的關東軍的剿滅。倒不是美國沒有看到蘇聯日後在太平洋的威脅,實在是因為千島群島就在蘇聯眼皮底下,又曾經是沙俄擁有過的領土,蘇聯志在必得,而美國卻鞭長莫及。中國雖然內戰正酣,但無論如何中國未來會成為獨立而完整的國家,蘇聯已不可能在東北獲得傳統利益,而只能將千島群島作為交換。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如今的日本政界,文化界對於北方四島的討還雖然積極,但更多的只是出於情感因素。千島群島的北方島鏈群已牢牢握在俄羅斯手中,已起不到封鎖的作用,而當年咄咄逼人的蘇聯早已土崩瓦解,北海道也已沒有了大軍壓境的壓力。畢竟,作為侵略國和戰敗國,也沒有什麼喪權辱國的說法。日本近來的要求更多的是返還四島其中的兩至三個島嶼,到也沒有什麼收復全部領土的雄心壯志。

北方四島的烽煙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