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撺掇盟友“围剿”华为?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前段时间,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英国的通信巨头把华为移出了核心5G设备供应商的竞标名单。明明华为的技术和设备更好,但是核心部分他们不考虑用华为。只是在重要性比较低的部分使用华为的设备,比如天线塔什么的。

同时,英国通信巨头BT还要把4G网络中的华为设备全部都移除掉!

为什么英国突然要把华为移除呢?英国给出的理由是:在美国、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盟国

禁止华为参与5G网络后,英国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翻译一下就是:我的小伙伴们都禁了所以我也就跟着禁了

那澳大利亚这些小伙伴为什么禁呢?因为美国不让用《华尔街日报》之前有个报道,德国、日本这些国家,原本通信设备用的都是华为,但是后来美国找到他们的政府官员还有电信企业的高管,说用华为的设备会有“网络安全风险”希望他们不要用,作为鼓励,如果谁放弃使用中国制造的设备,那么美国就会给予一点财政援助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他们的美国爸爸不让用了,还答应给他们买糖吃,所以他们就不用了

美国为什么死盯着华为不放呢?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大家平时肯定都用过华为的手机,但是华为的主营业务不仅仅是手机,它们的主业是做通信设备,咱们的手机要有信号、电脑要连接wifi,都离不开华为和中兴的设备,而在通信设备这个江湖中,华为和中兴是“顶级玩家”这个价值万亿人民币以上的市场,华为的份额是最大的。

去年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所占的份额为22%,而诺基亚与爱立信则分别为13%、11%,中兴排名第4,占10%在营收上华为更是一枝独秀,后面欧洲的几大巨头赚的钱,全部加在一块儿都没有华为一家多

美国撺掇盟友“围剿”华为?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最令美国担忧的一点是,华为的优势还在逐年扩大,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华为也有一定的领先优势,而相对应的,诺基亚市场份额日渐萎缩,以前的巨头爱立信,甚至已经严重亏损,技术也越来越落后,最近一年内靠着不断裁员,才能勉强支撑下去

技术上拼不过,美国就动别的心思了,就是处处给华为穿小鞋,每当华为想要收购一些美欧公司或者进军美国市场的时候,美国政府就直接跳出来,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理由,把这事搅黄

不光把华为、中兴赶出美国市场,美国还不断警告它的盟友,你们都不准用华为,说华为会“危害国家安全”,只要用了华为的设备,你们有啥秘密华为都能窃取,谁用谁就是跟美国过不去

这才有了前面提到的,美国让自己的盟友,日本、英国、澳大利亚,都不要用华为,还愿意给他们补贴的事。目前为止有多少国家,宣布禁止使用华为5G通信设备呢?算上前天宣布禁用华为的日本,一共有8个国家!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以及一条负责咬人的加拿大

大家也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基本都是美国的铁杆盟友,然而,在30年之前,情况还不是这样的,那时通讯设备的天下,都是欧美发达国家的,美国压根没必要这么围堵我们,中国通信巨头成长的历史,就是把诸多欧美通信巨头,一个接一个挑落马下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在很多都是一片空白,外国巨头纷纷入场,把通信市场市场垄断,白手起家的中国企业,无论是人才、资本、还是技术,跟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巨头相比,都存在几十年的代差,就像那岩石下的一丛小草,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

那时候人们互相打电话,离不开一个叫做“交换机”的设备,电话呼入呼出、线路切换,都要靠它才能实现

当中国无法制造交换机的时候,外国的通讯巨头卖的交换机,价格就会非常高,一部程控交换机可以卖到500美元,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安装一部电话要几千块,抵得上一个工人好几年的工资了,再加上奇贵无比的月租,在那时的中国,能装一部电话的家庭,都是妥妥的富裕家庭,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用不起这玩意

眼看这个市场需求巨大,于是,有两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在中国诞生了,他们就是联想(1984年)和华为(1987年)蝴蝶的翅膀悄然扇动,搅动着未来几十年的风云变幻

1987年,任正非刚注册华为时候,华为不过是一家香港公司的代理商,靠着把香港的程控交换机,卖给大陆赚了第一桶金,相比之下,已经成立三年的联想,兵多将广,技术实力雄厚,靠着倪光南院士研发的“汉卡”发家,联想的自研产品相当成功,国内党政机关用的程控交换机,基本都是联想的,因为市场占有率高,联想的营收,是当时华为的十几倍

1995年,在联想内部有一场著名的辩论“技术和市场谁更重要?”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倪光南院士输给了柳传志,被迫辞职离开了联想,联想从此走上“贸工技”的道路,从此以后,联想就不太重视技术研发,转而开始赚快钱,成了“PC零部件组装厂”像交换机这种技术含量高,需要不断投入研发经费的项目,没过几就被联想舍弃

而华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断招兵买马,苦练技术内功,一开始打不过联想,就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在农村推广交换机,逐渐把市场份额做大,1996年,华为在国内基本已经站稳脚跟,随后开始进军香港通信市场

与此同时,笨重的大哥大逐渐被淘汰2G网络开始崛起,手机越来越轻便灵活

1G时代一家独大吃香喝辣的美国,在2G时代被欧洲打的满地找牙,美国的摩托罗拉逐渐式微,欧洲的通讯巨头,诺基亚、爱立信、阿尔卡特纷纷崛起

技术门槛高的行业就是这样,稍微落后就要挨打,跟不上时代脚步的企业,注定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强如美国巨头也会陨落,从这次“改朝换代”之中,中国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华为等通信设备厂商也加速追赶,起点低不要紧,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98-2010年,华为研发的2G相关设备,在填补国内市场同时,凭借着性价比的优势,进军非洲和独联体国家,先占据住外国人瞧不起的非洲市场

2000年时候华为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项目竣工,非洲大兄弟看到华为的设备,性能不错又这么便宜,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验收者不止一次的追问“这真的是中国人生产的设备吗?”他们怀疑这是其他发达国家的技术,在中国组装生产的……不过,即使在非洲风生水起,但是以当时华为的技术,还无法和欧美的通讯巨头正面抗衡,进入3G时代,iphone等智能机的出现,逐渐取代了功能机,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打电话、发短信,对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中国也从当年的模仿、追随者,逐渐变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在国际三大3G标准中,中国主导的TD-SCDMA,美国主导的CDMA2000,欧盟主导的WCDMA,并列为三大3G国际标准,欧、美、中“三国演义”

美国撺掇盟友“围剿”华为?没想到报应来得如此之快

中美欧三方博弈中,中国是实力最弱的一方,只是凭借着庞大通信市场优势,争取到了一部分话语权,继续不断积累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4G时代,中国终于苦尽甘来,华为成为4G时代最亮眼的那颗星,手握海量专利的华为,深度参与了4G规则制定,中美欧三国一通混战,最终美国黯然出局,“三国演义”变成“两强争霸”,中国主导的TDD和欧盟的FDD,成为了4G的主流标准

掌握标准有什么好处?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躺着挣钱”了,所有使用4G通讯技术的手机,都要给专利持有者交税,苹果每生产一部手机,都要交一笔“华为税”,逐渐做大的华为,并没有像联想那样短视,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华为也不忘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10-15%,全部用于研发投入,过去10年累计投入超过3940亿元,华为申请的专利数量排名世界第一,4G时代完全掌握主动权以后,华为一路高歌猛进,干翻美欧竞争对手,2017年,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华为已经占据了全球第一的份额,营收更是远远的把欧洲企业甩在身后,专利数量、研发投入等各个指标,都足以碾压同行

现在,下一波风口又要来了,明年我们就要迎来5G,在5G时代里,中国的华为+中兴,目前暂时跑在了前列,但是,仅仅是暂时的领先,已经让欧美感觉到了危机,所以他们才会在美国的带头下,团结起来围堵我们,他们宁肯用落后而昂贵的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设备,也坚持不用华为、中兴,比如,日本12月7号就宣布,国内禁用华为5G设备,然而,就在禁用的当天,日本三大运营商之一的softbank,因为通信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了严重的事故,上千万4G用户收不到信号……

无独有偶,英国嚷嚷着要禁用华为5G设备,还要移除所有华为的4G设备后,结果也被爱立信的设备,狠狠地坑了一把,很多用户手机一起掉线……

不得不说,报应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啊,我觉得美国可能搞错了状况,全世界可不只有你们西方国家,需要华为的技术,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需要物美价廉的通信设备,这些发展中国国家的市场,比你们要大得多,你们就算自己不用,也挡不住其他人用,要是你们围追堵截了半天,到最后发现,还是要回来用我们的,那场面可就太尴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