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相信不少家長和老師,都希望孩子能早早做好來年的學習計劃,在新的一年裡繼續發力,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制定計劃容易,實施並堅持起來卻很難。為什麼呢?

深究其因,就是許多孩子都缺乏科學合理管理時間的意識,拖沓、磨蹭、不守時,不利於良好學習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如何讓孩子擁有良好的時間觀念,讓他們在懂得守時的同時還懂得如何管理分配時間?

《新家長報》特推出2019智慧家長第一課·時間管理教育特輯,希望為家長們帶來一些借鑑和啟發,幫助爸爸媽媽們系統地引導孩子認識時間、管理時間,做個守時、高效的孩子。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功人士行程表給我們的啟示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

“學習計劃”“工作計劃”幾乎每個人都做過,但真正能按照計劃實施的人能有幾個呢?相信大多數人都曾在“計劃——沒達成——懊惱自責——重新做計劃”的惱人輪迴中糾結過,以至於到最後事情越堆越多,時間越來越少,計劃永遠只是開頭那三分鐘熱度。看看名人的時間行程表,想必我們能從中找到。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11月30日王健林行程

這是網上流傳的一份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的作息時間表,震驚了很多網友,這樣高效緊湊的工作安排,60多歲的王健林已經堅持了20多年,並且已經讓自律成為習慣。

而其他成功人士: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每天4點半起床,在吃早餐的同時看報紙,保證6點前趕到辦公室;

80多歲的李嘉誠每天堅持6點起床,打一個小時高爾夫,8點到辦公室工作。

多年來他還一直保持著兩個習慣:一是睡覺之前,一定要看書;二是晚飯之後,一定要看英文電視,不僅要看,還要跟著大聲說,因為“怕落伍”。

……

看著這些名人的時間日程表,不禁要問我們跟成功人士差的只是睡眠時間嗎?不,真正厲害的人,就是用20%的時間,就能完成80%的事情。而大多數人缺乏的就是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以及自律高效的自我管理。

缺乏時間觀念 未來危害巨大

想必很多家長都深有感觸,缺乏時間觀念的孩子,起床困難、吃飯磨蹭、寫作業拖拉、入睡用時長、做事磨蹭、對學習積極性不高。這些行為常常令父母忍不住發火暴怒,多次提醒仍不見效,是影響家庭親子關係緊張的原因之一。

那麼,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這都與家長沒有給孩子灌輸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觀念有關,長此以往,孩子們漸漸失去對時間的掌控權,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越努力越費力,慢慢與懂得時間管理的同學們拉大差距。等到這些孩子進入社會、進入職場,又會繼續拖延,嚴重影響職業生涯。當然,名人的時間行程表有其特殊的不可借鑑性,但是行程單背後傳達的精神卻能給我們啟示: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

所以,在新年伊始,家長們要先學會如何科學合理的管理時間,才能給孩子更多正向的影響,在新的一年裡,做時間的主人。

科學的時間管理

精妙規劃中小學學業

小學、初中、高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時間規劃的方式和時間管理的能力也需要與時俱進,唯有合理規劃時間,才能更好地適應各學段不同的學習和生活。

小學階段

家長孩子共學習 規劃有效的時間表

很多家長制定時間表後,有意圖地去培養孩子的時間規劃能力,但往往效果不好。或許是因為孩子並不認可時間表,時間表都是家長根據自己的想法確定的;時間表過分關注每個節點的時間,而忽略每件事的完成情況;孩子做作業不專注,容易分心、被外界干擾等原因。

孩子無力、家長操心,究竟應該怎麼規劃才是有效的時間表呢?

1.統籌安排作業時間,集中時間段專心一門作業

很多孩子做作業喜歡打亂科目做,10分鐘做數學、10分鐘做語文,看似是在調節疲勞,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提倡的方法,反而是造成了孩子分心的現象。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梳理好一個科目的作業,一股作氣,專心完成。

遇見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標記,暫時跳過,把後面的題目一道道的寫完,全部完成之後再來攻克難題。

2.零散作業,碎片化完成

很多孩子都是在每天放學後才開始寫作業的,其實白天有大量的零碎時間都被浪費了,很多孩子不會抓住在課間、自習的時間來完成,甚至有些時候必須要等到各科老師全部佈置完作業才打開本子來完成。學校的課程作業通常都是課後的練習題,孩子們完全可以在當天學習過知識之後,就開始自主練習課後題目,這樣能夠高效利用課後時間,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如果沒有課後練習可以完成,也可以利用零散的時間來進行計算的練習、英語單詞的朗讀記憶,這些都是學霸的高效學習法。

3.避免干擾,專心做題

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不要多次打擾,也不建議在書桌上放置很多的零食、水果,也不要在書桌上放置小說、雜誌,甚至是手機等電子產品,防止孩子分心走神,要儘可能地保持專注,孩子在完成作業的時候,一般不需要大量的“食品補給”及“思維拓展”,為了保持勞逸結合,可以在寫作業超過40分鐘時,起立活動一下,稍稍休息即可。

時間管理“四象限法” 教孩子事務分類

對於孩子來講,可以利用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對學習生活中的一些事務做一下分類:

1.既緊急又重要:上交的作業等。

2.重要但不緊急:每天的知識落實、整理、反思,名著的閱讀、詩詞積累等。

3.緊急但不重要: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各種活動的報名、參與等。

4.既不緊急也不重要:日常生活學習中一些無聊的事情,閒聊、閒思、閒事等。

幫助孩子意識到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前兩類事務,對於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務要優化處理,儘量減少此類事務,儘量避免出現第四類事務。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初中階段

初一 適應多學科學習 擺脫依賴

對於新初一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儘早擺脫學習依賴,適應初中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節奏。

◎學習規劃:

7月初~9月:暑假。這是初中領先的最佳時期,提前預習初一內容,提前適應初中學習,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

9月:入學摸底考試。部分學校開學會有摸底考試,主要考察初一內容。

9~10月:適應期。儘快適應初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識,捨棄小學思路,培養初中學習習慣。

10月中:第一次期中考試。初中第一次檢測,暴露問題—發現問題—調整解決。

11~12月:提早預習和適應。把初一下學期的部分內容提到初一上學期學習。

1月初:期末考試。

1月末~2月:寒假。追趕和超越的最佳時期,前面查漏補缺,提早預習下學期內容。

3月:初一下學期開學。儘快進入學習狀態。

4月底:期中考試。

6月初:提早學習部分初二知識點,分擔初二壓力。

初二 學會自主學習 邁過“分水嶺”

由於物理聲光熱的引入、數學中函數概念的引入等,初二成了學生“兩極分化”的分水嶺。

因此,新初二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會自主學習,形成一套成熟的學習方法,保證自己不在“兩極分化”的潮流中被刷下。要達到這個目標,不僅要學會制定學習計劃,學會總結題型、提煉解題方法,而且要改掉不良的學習習慣,保持平衡的心態,任何時候都要相信“我能行”。

◎學習規劃:

9~10月:初二上學期適應階段。開始接觸新學科物理,熟悉物理課程特點;初中幾何難度開始出現較大提高;十一長假,學生容易出現鬆懈情緒。

11月:學習過渡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逐漸形成;初二上學期的學習情況逐漸定型。

12月~1月中旬:初二上學期深入學習和收尾階段。學習內容和難度進一步擴大和兩級分化現象初步顯露。

1月下旬~2月中旬:寒假。利用難得的空閒時間做好期末考試的檢查和反思工作,未雨綢繆。做好預習工作,分擔初二下期學習壓力。

2月底~4月底:初二學年重要轉型階段。物理課程內容開始由直觀定性轉向抽象定量;學生成績下滑明顯,導致學習興趣開始下降,厭學情緒初步滋生;學生兩級分化程度開始加深。

5~6月:初中學習能力和中考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階段。各科難度和容量最為集中的階段,很多同學前期累計的問題開始集中爆發。

初三 瞄準目標 紮實走好每一步

到了畢業的年級,老師們為了留出時間進行最後的總複習,教學進度明顯加快。大部分的孩子都能認真學習,但到了初三,在學習任務很重的情況下,要想大幅度的進步,是很困難的。

初三的學習不再只是關注“點”,更多的是關注“面”,家長們要幫助孩子從學習的低層次慢慢向中高層次靠近。低層次是做一道題,會一道題;中層次是做一道題,會一類題;高層次是做一道題,會出一題。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高中階段

高一 學會做好時間管理

高中課程和初中相比,會猛然加深加多。時間管理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習效率,省下來的時間可以用在自己的弱科或者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或者做運動鍛鍊身體。但是好多人不懂高中的時間分配,或者到了高三才學會正確的時間管理方法,只能追悔莫及。

◎學習規劃:

7~8月:在暑假期間預習高一上學期內容,準備分班考試,爭奪教育資源。

9~10月:儘快適應高中生活,培養高中學習習慣,備戰第一次期中考試。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試,佔據有利位置,建立心理優勢。

11~12月:調整學習方法,儘快適應新高考改革後的新思路,有計劃性地分配時間。

1月初:期末考試。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補缺,預習下期課程。

3~5月:建立專屬於自己的高中學習模式和備考計劃表。

6月:期末考試。檢驗高一學習效果,也是高二兩極分化開始的前兆,要做好自我分析。

高二 提高解題速度

高二學生要以提高解題速度為綜合考慮:如果擅長理科,學生需要進行邏輯思考,多思考,弄懂每一個公式,練就敏捷的思維;如果注重文科,需要提高的是記憶力,學生可以利用提高注意力、加強學科興趣、理解記憶、視聽結合、尋求適合自己的輔助記憶手段(如圖、諧音等)等方式來進行。

◎學習規劃:

7~8月:

利用暑期複習總結高一內容,預習高二上學期內容。

9~12月:面對學科知識難度和內容的陡然增加,做到不慌不亂,有條不紊。

1月:期末考試,同時注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考試習慣。

1月末~2月:寒假,做好選修課預習,不忽略基礎知識。

3~5月:做好高中新課學習的收尾工作。絕大多數高中會在兩年學完高中課程。

高三 進行專項突破

很多學校暑假就開始了第一輪複習,開始了漫長的拉鋸戰。這是一個全面梳理三年知識點、建立知識體系的階段,一定要有自己的備考節奏。盲目跟著學校的步驟走,有時並不適合自己。

最好了解老師的備考安排,再根據學校的節奏擬定適合自己的備考節奏。基本原則是:根據考點的分值比例,結合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目標去制定備考的時間和方式。

◎學習規劃:

7~8月:暑假。樹立學習思路,從模塊角度回覆以前學過的知識體系。

9~12月:一輪複習。梳理高中階段所有知識點,按照前一階段確定的學習思路落實每一個知識點,反覆多方向貫穿,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基本解題方法完全掌握。

1月:一模。這是高中階段成績的重要參考。

2月:衝擊高考綜合難題,各校自招簡章放出。掌握常規出題思路,閱讀心願學校的簡章,尤其是各個學校考試的時間一定要心裡有數,提前安排備考。

3~5月:強化訓練,網報自招和綜合評價,投寄材料。

4月:挑戰二模,自我定位。全面總結進行調整,針對自己的弱項集中訓練突破,進一步定位,為填報志願做準備。

5月:最後衝刺。最後的複習機會,確定目標後,有針對性地選擇重點提高的方向。

6月7、8日:高考。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規劃+堅持+自律=高效人生,如何讓孩子變身“時間管理小能手”?


本文選自《新家長報》257-25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