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我們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可當你食慾不振時,想起的都是小時候的味道。有些回去還能吃到,有些只能永遠留在回憶裡了。

油炸饊子是我記憶中春節必備的一個經典小吃。家裡做的炸饊子是甜口兒的,酥酥脆脆的,小孩兒老人都喜歡。

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今天為大家準備了甜口味,金黃酥脆。童年的美食一定會帶給你最美好的味道。

準備食材:普通麵粉(可適量混入50g低筋麵粉,讓炸好的饊子更脆)500g 小蘇打1g 綿白糖(這裡愛吃鹹的話就換成鹽) 100g植物油(麵糰用) 1小勺植物油 (炸饊子用) 1L熟白芝麻50g

做法 :

1.取一個大一點的盆,依次放入麵粉、小蘇打、綿白糖、植物油、熟白芝麻,慢慢加入水,用筷子攪拌,混合均勻後用手揉麵,揉成麵糰,一直揉到面比餃子面硬一些就可以。

2.麵糰揉好後放置到一旁醒面30分鐘。

3.用擀麵杖將醒好的麵糰擀成3mm左右厚的薄餅,用刀切下帶弧度的部分,將麵餅切成儘可能大的方形,將方形薄餅切成長不限、寬14cm的面片,切好的面片上下對摺,此時面片應該是7cm寬,一邊開口,一邊連著的。

4.用刀從兩層面片連著的那一端開始下刀切細條,注意切到離開口寬0.5-1cm處停下,不要把面片切斷,重複以上步驟,直到把一整塊面片切完。將切好的面片按10cm為一個饊子的寬度,分成幾份切斷。

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5.剩下沒有切的面片也同上面的步驟,對摺切細條。

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6.接下來可以開始捏饊子了,把步驟4切好的饊子段抻開,抻開的形狀是矩形,兩側完好粘連,中間是切好的一條一條的細條。拿起左上角和右下角,兩角捏在一起,然後順著右下角的面片往裡捏,直到矩形右側全部捏進兩角捏合處,然後換左下角面片同樣捏進兩角捏合處,捏成扇形。捏著捏合處抖抖饊子,讓饊子條抖散,不要有連刀。

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7.全部饊子捏好後,就可以下鍋炸了。冷鍋放植物油,中小火,油溫達到五成熱,將捏好的饊子放入油鍋,用筷子輕敲饊子使饊子條更蓬鬆,炸至兩面金黃即可。

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油炸饊子”,你還記得它嗎?

小貼士:

如果不愛吃甜食的話,也可以換成鹹味的。把糖換成鹽就好了。

後語:從前,年夜飯是一年的重頭戲,要提前好久燉菜準備,父母在年三十一大早就開始忙碌,到了晚上,就變出一大桌精美菜餚,我們眼巴巴地在廚房外面等飯菜上桌,可長大了,年夜飯都在飯店打發,我們一人抱著一隻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言也不語。

從前,一家人團團圓圓,親戚之間拜年走動,便是過年。無論再晚的火車飛機,家人一定會等你回來才肯開動年夜飯,因為家裡面的每一份子都缺一不可。從大年初一開始,串親戚拜大年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固定活動。現在,我們長大了,大家卻在不同的城市過年,再難吃上一頓團圓飯,親戚之間往來減少,越來越疏離。

其實,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都不如在家中停靠的小港灣,有時間多陪陪父母吧!一輩子就這麼短,眨眼我們都長大了,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還能多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