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我們都知道,北方以麵食為主食,由麵食衍生出來的食物是數不勝數,有香噴噴的煎餅,熱乎乎的白麵饅頭,讓人回味無窮的包子和水餃等等。

在臨沂地區,還有一種麵食做成的特色小吃,它並非主食,卻深得人們喜愛,它的名字叫做“饊子”。


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饊子”又叫“撒子”讀音為“san”,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絕對不知道是什麼東西,若是四川朋友看到這個名字,絕對會蹦出來一句“撒子嘛”?

可此“撒子”可非彼“撒子”,現在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饊子”是魯南地區的一種特色小吃,它色澤黃亮,層疊陳列,輕巧美觀,幹吃香脆可口,還可以配上其他菜餚一起捲入煎餅之中,咬一口是滿口生香,讓人直呼過癮。


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在臨沂地區的集市上,以及街邊巷尾往往都能看見賣“饊子”的商戶,他們往往支一口大鍋,鍋裡放的是滾燙的熱油,然後選用上好的麵粉,加少許食鹽用水揉成面坯,然後餳面、切條,再搓成條狀,放置到提前準備好的面盆裡,將麵條環繞排滿盆中,在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

待麵條彈拉力恰到好處時,將麵條繞在手上,用手來回抻開,將麵條拉成粗細差不多的饊子條,此時就可以放入油鍋之中,不多時候金黃酥脆的饊子就可以出鍋了。


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這種食物的來源非常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不過那個時候叫做“寒具”,是為了紀念名臣介子推而在寒食節食用的食物。

宋代大吃貨、大詩人蘇東坡在臨沂以南的徐州任職時,就曾感嘆“寒具”的美味而作詩一首。


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詩曰:“纖手搓成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

不過“饊子”雖然好吃,但要保證的是食用油的健康和安全,建議諸位在享用這種食物的時候選擇自己動手去做,或者挑選信得過的商家購買。


舌尖上的臨沂|美味小吃“饊子”,酥脆生香,一吃能吃一大把


再就是,“饊子”這種小吃,含油量很高,屬於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所以不建議大家過多食用,平日吃點解解饞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