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滅蜀後利用蜀地糧草滅了六國都不缺糧?為何諸葛亮總缺糧?

別酒流年


答案不在耕地面積,而在耕作的勞力。

戰國早期,秦國就滅了蜀國,秦滅蜀乃是速戰速決,蜀地並非因戰亂而傷筋動骨。為了安撫蜀民,一段時間在滅蜀後還讓蜀王替秦國治理蜀國。據統計,當時蜀地大約有400多萬人口,這些人種出的糧食,養活30萬軍隊不成問題。加上秦國其他地區生產的糧食,秦國足以長年養著一支60萬人的大軍。所以,秦國在滅蜀後的整個戰國時期,軍隊幾乎是不缺糧食的。(注:除了長平之戰動員了全國之糧外,畢竟這是決定戰國走勢的一場大戰。)

而東漢末年受戰亂的影響,蜀國人口只有130萬人。這些人中,男人大約不到一半,也就是60萬左右,壯年男人最多30萬,而蜀國的軍隊就有20萬。用剩餘10萬壯年男人加老弱病殘,長年養著20萬軍隊,可想而知,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總缺糧的原因了。


孤舟釣江雪


一直以來大家都以為四川是“天府之國”,成都平原被認為是傳統的產糧區,這是寫在歷史教科書上的。

根據史書記載,秦國在吞併巴國和蜀國後,設立蜀郡,公元前256年任命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與其子在任期間,在成都平原西部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這個大型的水利工程,成為造福蜀中人民的偉大舉措。

由於都江堰解決了成都平原的水患,使得巴蜀地區成為沃野千里的地方,為秦國統一六國創造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所以,後世史學家通常都將巴蜀之地當作天府之國,是秦國得以統一天下的基礎。

根據《華陽國志》卷三《蜀志》中記載,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後,成都平原一下子變成“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除此之外,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劉備講述三分天下之計策的時候,也認為“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然而,這個天府之國其實是有爭議的,比如司馬遷曾經實地考察過都江堰,並且在《史記·河渠書》中記載了李冰創建都江堰的事蹟,並且給予了高度的讚揚。

後來有人在司馬遷成都西部岷山處考察的地方修建了西瞻亭、西瞻堂以示紀念。

然而,在司馬遷的內心深處卻並不承認成都平原“天府之國”的地位。

司馬遷曾經根據西漢時期的經濟特點,將全國劃分為四大經濟區,分別是山東、山西、江南、龍門碣石以北,其中的山西是指崤山以西,也就是關中平原。

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寫道:“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直接就將天府之國定義為關中地區,由此可見,從地理位置上來講,關中地區才是爭霸天下的所在,而成都平原不過是輔助區域。

最早完成統一的秦朝,就是以關中平原為基本盤,最後取得漢中和巴蜀作為支撐,才得以完成統一。

這裡面要記住的一點是,秦朝是先有關中,再取漢中和巴蜀,如果單純的有漢中和巴蜀,是成不了氣候的。

第二次完成大一統的朝代是漢朝,很多人都以為劉邦是以漢中為根基,最終完成統一的。

其實漢中不過是連接關中與巴蜀乃至西北的交通要衝而已,也不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本,項羽封劉邦為漢中王,其實就是打壓。

為了抑制劉邦,在關中封秦朝三降將為王,就是想要分化瓦解關中和漢中,不能讓它打成一片。

但是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神不知鬼不覺的就把關中給拿下了,實際上走的是秦國統一天下的老路,此後也是以關中為基本盤,有了和項羽稱霸天下的資本。

如果漢中有那麼重要,曹操也不會在與劉備的漢中之戰時,把漢中評價為雞肋,裴松之在《三國志》中注引《九州春秋》記載:“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認為益州(蜀地)是劉備爭奪天下的根基所在,是劉邦奪取天下的基本盤,其實並沒有把話說完整。

完整版應該是,先取荊州、再取益州,然後再取漢中,最後奪取關中,這樣才能重走一邊秦國或者西漢的統一之路。

如果劉備真的做到這一點,其實是比劉邦統一天下更容易一些,畢竟還多了一個荊州。

事實上,劉備在軍事巔峰的時候,佔據三分之一荊州,以及益州和漢中,然而奪取漢中後不久就丟失了在荊州的所有土地,隨後的夷陵之戰,更是讓蜀漢元氣大傷。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寫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假如成都平原真的像諸葛亮之前所說“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怎麼可能會僅僅經歷一個夷陵之戰就“疲弊”了。

蜀地的確如諸葛亮所說,地勢險要,但是問題也是很多的,那就是不足以爭霸天下。

別人想進蜀地不容易,你想要往出走同樣不容易,所以說,蜀國想要北伐,自然困難重重。

劉備以益州為核心構築的蜀漢政權,應該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巴蜀為根據地,想要爭霸天下的政權。

可見,有的時候不是人不行,而是地緣因素太差。

表現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就是糧草供應不上,影響古代戰爭的因素很多,但是我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根本就在糧草,比如官渡之戰,袁紹佔據絕對優勢,結果被曹操燒了烏巢的糧草後,直接發生潰敗,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諸葛亮想要從蜀地走出來,也就是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曹魏沒有防備,諸葛亮北伐相對較遠,等到第一次北伐後,曹魏已經開始防備,諸葛亮就再沒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我總說,真就不如趁著曹魏沒有防備,按照魏延的子午谷奇謀,直接派五千精兵躥到關中,一旦得到關中,天下霸業也就成了一半。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諸葛亮北伐採取的是繞遠路,聯合涼州的西北遊牧民族一塊搞事情,糧草供應的後勤壓力也很大。

古代運糧通常都是前面一個人打架,後方三個人在運糧,也就是說,諸葛亮北伐三五萬人,後面運糧的至少十萬人,當時蜀國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口,這就是壓力所在。

比如在公元231年,諸葛亮出兵祁山的時候,讓李嚴(是劉備白帝託孤的大臣)督運糧草,結果最後因為糧草的事,被諸葛亮彈劾。

按史書中記載,為了運糧諸葛亮大搞發明創造,研發了木牛流馬,《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

《三國志·後主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這就不得了了,在《三國演義》等小說中大肆吹噓,我小時候看演義的時候,總認為這木牛流馬是真的牛,可以不用人力就可以自動行走,有了這種黑科技何愁霸業不成。

當然,根據各種資料考證,木牛流馬可能就是比較有特色的獨輪車。

如果在一千七百年就已經出現不用靠人力的機械,那我還真要去研究永動機了。

假如木牛流馬真的還用,諸葛亮也不會缺糧。

鑑於多次北伐都因為缺糧而功敗垂成,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選擇穩紮穩打,一邊屯田,一邊行軍的方式。

很多人認為假如給諸葛亮足夠的時間,一定會取得勝利,其實也是過於理想化,在古代生產力低下的時代,得有多少良田能供應起常年在外駐紮的大軍,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司馬懿並不吃諸葛亮那一套,乾脆還是閉門不出,不與蜀漢作戰,當時諸葛亮讓人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諷刺司馬懿,像個娘們一樣扭扭捏捏,磨磨嘰嘰。

但是司馬懿還是不為所動,就是不打。

其實,心裡著急上火的還是諸葛亮自己,司馬懿根據諸葛亮吃糧不到幾升就已經判斷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

可以說,諸葛亮為了北伐想了很多的套路,最後都沒有實現,根本原因,還是地緣太差。


史論縱橫


諸葛亮一生最輝煌的事業,就是他的北伐事業。由於他矢志不渝,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贏得了大家一致的讚揚。他那“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鏗鏘話語,讓後世的人們傳頌至今。南宋的陸游就在他的詩中讚歎到,“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沒有能夠成功。這是由於諸葛亮的主觀和客觀原因造成的。有人說,是諸葛亮的後勤壓力太大,使得諸葛亮的糧草供應不上,造成了北伐的功敗垂成。

我們也可以看到,曹魏和諸葛亮對戰的時候,尤其是在後期,都是採取堅守不戰的戰略。曹睿還專門叮囑司馬懿,說“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曹魏就是用這個戰略迫使諸葛亮退兵的。

但是,也有人提出異議,說在春秋戰國的時候,秦國就是因為吞併了蜀國,造成了國家富強的局面。進而秦國依靠巴蜀的財富,打敗了關東六國,統一了天下。那為什麼秦國能夠做到糧草充足,而諸葛亮卻做不到呢?

這個說法我們要先糾正一下,那就是秦國的主要糧食產地,並不是在蜀地,而是在關中。蜀地主要是礦產豐富,在戰略物資上支持著秦國的戰爭。當時秦國的著名的寡婦清就是以礦業聞名,富甲一方的。而且,在當時,巴蜀的開發程度還是很低的。

到劉邦的時代,項羽將劉邦封到漢中巴蜀之地,劉邦就極為不滿。因為這塊地方,在當時是秦國流放罪犯的地方。項羽這樣做等於變相將劉邦流放了。劉邦的手下到了巴蜀後,紛紛逃跑。如果巴蜀真是那麼繁榮,他們逃跑幹什麼?

這是因為,秦國最重要的產糧區是在關中平原。當時的關中平原沃野千里,秦國對它進行了充分的開發。著名的鄭國渠的建成,使得關中平原成為秦國的大糧倉。然後關中的糧食用黃河運輸,順流而下,當然事半功倍。這一切都奠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而到了諸葛亮的時期,諸葛亮北伐是從蜀地向關中進攻,這中間要翻越險峻的秦嶺。這個困難才是諸葛亮要面臨的最大的難題。

我們看看,諸葛亮的五次北伐,因為缺糧而撤退的有兩次。一次是在第二次北伐攻打陳倉的時候,一次是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這個比例看起來還是很高的。不過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第二次北伐是因為要配合東吳的攻勢,倉促出兵,糧草準備不足。而第四次北伐是因為天氣原因,連續下雨造成糧運不繼。這樣看來,諸葛亮因為缺糧撤退也只有第四次北伐一次。

據史書記載,司馬懿在抵抗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的時候,雖然死守不戰,等待蜀軍糧草不繼。可是,在蜀軍撤軍的時候,司馬懿還是得到了蜀軍丟棄在營壘中的大批糧食。這些糧食後來被司馬懿運往洛陽救濟了當時發生的饑荒。當時這批糧食總共有五百萬斛,在這中間有相當數量的就是諸葛亮丟下的糧食。

那麼,我們從這些事實可以看到,諸葛亮確實比較妥善的解決了軍糧的問題。那麼,諸葛亮是怎麼解決後勤的難題的呢?

軍隊缺糧,無非是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糧食,一種是有糧食而運不到作戰部隊中去。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是因為時間倉促,沒有準備足夠的糧食,而第四次北伐則是因為天氣的原因,糧食運不到軍隊。

第一種情況比較好解決。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的記載看到,諸葛亮在治理蜀漢後,就大力發展生產。他主要鼓勵糧食生產和蜀錦生產。當時的蜀錦收入,支持著戰爭的需要。而軍糧則主要靠自給自足。我們看《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諸葛亮專門向劉禪上表,說明自己的財產。說自己家族有桑樹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足以生活。這說明,諸葛亮的家人也是親自參加種糧和織錦的生產勞動的。在諸葛亮的治理下,蜀漢的糧食產量能夠滿足軍事行動的需要。

而謹慎的諸葛亮還並不滿足。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後,魏軍將領大多認為諸葛亮第二年就會再次北伐。而熟知諸葛亮的心理的司馬懿則力排眾議,他認為諸葛亮為了積蓄糧草,會在三年後才會再次北伐。後來果如司馬懿所料。

這說明了諸葛亮很好的解決了糧食生產的問題,而他面臨的最大的障礙就是後勤運輸的問題。就是這個問題,造成了諸葛亮軍隊缺糧的局面。尤其是在第四次北伐時,因為運糧不繼,諸葛亮被迫撤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諸葛亮也採取了以下的手段:

一是採取以戰養戰的策略,減輕後勤的壓力。在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專門挑選出祁山的路線。這不只是因為這條道路比較平坦,也是因為祁山一帶人煙富庶,能夠給諸葛亮提供大批的補給。在第四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就採取搶收敵人的麥子,保證了自己的軍糧供給。

在第五次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的手段更是登峰造極。他抓住司馬懿堅守不戰的策略,在關中平原開始屯田。這樣,諸葛亮在和司馬懿對峙中,感覺不到糧食的缺乏。

二是加大運輸力度,改進運輸方式。諸葛亮在運輸糧食方面,殫精竭慮,想盡了辦法。他在運輸路線上儘量利用自然的條件。比如他利用斜谷的水道運輸,減少了運輸的困難。

在運輸工具上,諸葛亮發明了著名的木牛流馬,採取機械的力量來節省人力。據史書記載,木牛可以載一個人的一歲糧,大約三百公斤,而流馬可以載糧四斛六鬥。這些先進的運輸工具的運用,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

結語:

在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諸葛亮有兩次因為缺乏糧草而撤軍。這兩次撤軍,一次是第二次北伐中,因為出兵倉促,糧草準備不足。另一次是由於天氣的原因,不可抗拒力使得糧食運不上去。其他的幾次北伐,諸葛亮都沒有遭到缺糧的困擾。

這是因為諸葛亮合理的解決了後勤補給的難題。他大力發展生產,為每一次北伐都準備好足夠的糧草。然後精心挑選北伐路線,採取以戰養戰的辦法,或者就地補充,或者收割對方的糧食,或者戰地屯田,大大減輕了後勤的壓力。

而在糧草的運輸上,諸葛亮儘量採取水運的辦法,藉助自然的力量。在運輸工具上,諸葛亮還發明瞭木牛流馬,改進了運輸方式。這一切,都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運輸效率,保證了諸葛亮的糧草供給。這樣,使得諸葛亮最大可能的擺脫了糧草缺乏的困擾,有力的推動了諸葛亮的北伐事業。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