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這款飛機是臺灣當局受到阻力才開始研製?動力讓人懷疑


你能想象這款飛機是臺灣當局受到阻力才開始研製?動力讓人懷疑

IDF自制防禦戰機,是臺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音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視距外作戰能力,IDF又稱F-CK-1戰鬥機,俗稱“經國”號戰鬥機,用以紀念蔣經國。

自 70 年代末期以來,臺灣空軍老舊戰機的更新一直受到挫折,最初中意的F-16A/B 美方拒絕出售,也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於 1982 年簽訂的八一七公報而落空,臺灣不得不“自立”研發戰機,新戰機的研發在美方允諾技術支援下於 1983 年展開。

你能想象這款飛機是臺灣當局受到阻力才開始研製?動力讓人懷疑

IDF 整個研發計劃稱之為“安翔計劃”,細分為四個子計劃,分別是機體氣動力結構和機體設計的“鷹揚計劃”,發動機研發的“雲漢計劃”。IDF於1994年開始量產,最初生產量為250架,以月產3至5架的速率持續生產五年,IDF生產線關閉指日可待,IDF配備在臺中清泉崗的3聯隊和臺南的1聯隊。

IDF 的機身參考了外國許多先進戰機的設計,機體為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結構,複合材材料的用量很少。機身和機翼採用融合設計方式,用以提高飛機的空氣動力性能和機體抗載。尾翼是帶下反角的全動式平尾翼加上一副垂直的尾翼構成了IDF的主要外形結構,飛機採用三餘度數字式電傳線控飛行行控制系統, 這套由三臺飛行電腦組成的飛行控制系統是由美國的利爾公司引進。

你能想象這款飛機是臺灣當局受到阻力才開始研製?動力讓人懷疑

由於 TFE-1042-70 的推力不大,致使外界對 IDF 的推重比值表現質疑,目前尚未公佈 IDF 的重量數據,正確的推重比值尚不清楚。IDF由於尺寸略小,內載燃油較少且發動機較輕,相同狀況下的淨重約為 8,618.4Kg 至 9,072Kg 之間。IDF 的推力表現應可以滿足需求,推力不足的問題不如傳聞中嚴重。

固定武裝為一門20mm M61A1 火神炮,配置方式與F-16相似,皆位於機身左側翼前緣邊條板根部,但彈藥僅 400發左右。IDF共有8個掛點,除了AIM-9和天劍一型,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外,尚可傳統式炸彈。IDF機身中線和翼下內側掛架尚可掛載567和876升的外載油箱。

你能想象這款飛機是臺灣當局受到阻力才開始研製?動力讓人懷疑

IDF最多可配備四枚天劍一型和兩枚天劍二型空對空導彈。由於臺南空軍基地仍庫存著數量龐大的 AIM-9P-4 導彈,因此臺南基地的IDF戰機將以配備AIM-9P-4型導彈為主。清泉崗空軍基地的 IDF 戰機所配備的是天劍一型空對空導彈,具有全方位攻擊能力與抗紅外線干擾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