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规划模型及方向要点

中国对大健康产业的第一个规划发轫于2011年10月28日科学技术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培育大健康产业、新型健康产品开发”的发展目标。自此之后,大健康产业开始逐渐成为高频词汇,尤其是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标志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亚健康状态人群越来越多、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健康科技的发展、资本背后的助推等,我国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也如雨后春笋,被很多政府部门和企业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

第一个模型

“一八N模型”


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规划模型及方向要点


简释之:“一”,即要树立一种思想理念。在和君的“产业为本、战略为势、创意为魂、金融为器”十六字诀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为基”。在当前环保“一票否决”的情况下,生态很重要;同时建设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通常会涉及到养老、养生、休闲旅游等业态,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

“八”,即要至少考虑八种基本资源禀赋的匹配程度。包括园区所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人口状况、生态环境、文化环境、政策环境、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等。

“N”,即要详细分析N(多)种细分因素。比如区位条件中要分析园区所在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周边业态等;交通条件中要分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的便利情况,这对园区招商和吸引消费者很重要;人口状况中要分析当地区域的人口数量(是否有一定的规模做支撑)、人口结构(老中青幼的人口数量和比例)、人才数量(是否有一定数量的本地专业人才)等;经济基础中要分析当地的GDP总量(经济总吨位是否能撑的起园区后期的长期运营)、财政收入(如果是PPP项目的话,此因素更重要)、城乡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及偏好(决定当地消费者群体有多大、量级是否够);产业基础中要分析园区规划的产业在当地是否有一定的原有产业作为支撑,当地政府的重点产业和投资方向在哪里,技术氛围怎么样,能否和园区的产业形成产业链、具备协同效应等等。

以“一八N”模型为参考,做了详细分析后,对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布局什么产业才可能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定位;在产业定位的基础上,对每个细分产业再做好功能定位;此后,就是这些产业摆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即产业布局的问题。

第二个模型

“五五模型”


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规划模型及方向要点


当前在做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当然其他类型的园区也可以参考适用)的产业规划中,往往还会涉及到园区的招商和后期的运营,对此,我们提出了“五为”和“五精”的“五五模型”模型。

简释之:一,在产业布局上要坚持“生产、生态和生活”三生共赢的原则,园区面积有限、寸土寸金,需进行科学合理的精心布局,这对园区各个产业间高效、便捷的联结和运转很重要。

二,在产业定位上要坚持总体定位为旗帜,大方向不能跑偏,需旗帜鲜明的进行精确定位,这对园区提高辨识度和宣传品牌形象很重要。

三,在产业选择上要坚持主导产业为核心,大健康产业有众多的细分产业,需进行精深研究,这对究竟哪个产业适合在本园区作为主导产业很重要,很大程度上也将决定园区未来招商和运营的成败。

四,在产业招商上要坚持以主导产业的行业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龙头企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需进行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和精准招商,这对园区是否能够吸引到数量多、质量好的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很重要。

五,产业实施上要坚持以有效实施为根本,再好的规划,如果不能得到好的实施,只能是空中楼阁和纸上谈兵,需在后期进行精益运营,这对园区未来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很重要。

“三性话语”

政治性、专业性和官方性

简释之:“政治性”,不管是政府主导、国企主导或是民营企业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都要保持政治方向的正确,契合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精神及战略部署,这是根本前提。

“专业性”,给园区做产业规划,首当其冲的是你做的规划方案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性,这是做咨询、也是为客户能否带来价值的本质所在。

“官方性”,这条主要是针对政府主导或国企主导的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来说的,在产业规划方案的用语中要讲究官方性,注意用语的对仗、工整和精炼,以便规划方案在报给相关主管部门和领导时能适合其阅读习惯,这对方案的顺利评审和后期实施会有所助益。

“ 三避三养(避暑避霾避寒、养生养心养老) + 微度假 ” 是对旅游度假需求的集中诠释,是旅游度假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旅游休闲度假的核心市场,可以催生一系列新型业态和产业链,成为新时期经济突破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规划模型及方向要点

康养小镇可以旅游产业为龙头,通过旅游的搬运功能,根据旅游者、居民的消费需求,将健康疗养、医疗美容、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健康产品等业态聚合起来,实现与健康相关的大量消费的聚集。

大健康产业园/特色小镇规划模型及方向要点

康养小镇业态一览表

生态养生为亮点:即依托项目地良好的气候及生态环境,构建生态体验、度假养生、温泉水疗养生、森林养生、高山避暑养生、海岛避寒养生、湖泊养生、矿物质养生、田园养生等养生业态,打造休闲农庄、养生度假区、养生谷、温泉度假区、生态酒店/民宿等产品,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享老产业为亮点:将医疗、气候、生态、康复、休闲等多种元素融入养老产业,发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候鸟”养老、老年体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动等业态,打造集养老居住、养老配套、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养老度假基地等综合开发项目,带动护理、餐饮、医药、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产业的共同发展。

体育产业为亮点:依托山地、峡谷、水体等地形地貌及资源,发展山地运动、水上运动、户外拓展、户外露营、户外体育运动、定向运动、养生运动、极限运动、传统体育运动、徒步旅行、探险等户外康体养生产品,推动体育、旅游、度假、健身、赛事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为亮点:深度挖掘项目地独有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结合市场需求及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养心的精神层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获得文化体验的同时,能够修身养性、回归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资源,打造文化度假区、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打造国学体验基地等。

休闲农业为亮点:药食同源,是东方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可以说是健康旅游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健康食品的开发,可以与休闲农业相结合,通过发展绿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开发适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食品,同时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的综合发展。

医学产业为亮点:康疗养生产品的构成主要是以中医、西医、营养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为指导,结合人体生理行为特征进行的以药物康复、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闲活动进行的康复养生旅游产品,包括康体检查类产品。它是医疗旅游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度假产业为亮点:居住养生是以健康养生为理念,以度假地产开发为主导而形成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这种养生居住社区向人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居住空间,更重要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态、环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点外,它还提供全方位的康疗及养生设施及服务,并为人们提供冥想静思的空间与环境,达到在恬静的气氛中修身养性的目的。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特色小镇迎来黄金发展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健康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出建设“健康中国”,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新时期、新形势下,特色小镇建设遍地开花,为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关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