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朝鮮王朝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附庸,在多數時期兩國都屬於同盟關係,中國皇帝對朝的政策也基本是以懷柔為主。但在明末發生的“丙子虜亂”則實屬罕見,這也成為朝鮮歷史上的屈辱一幕。最近韓國的一部電影《南漢山城》就逼真的還原了此次事件。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初的東北亞地區。女真族首領皇太極繼承了後金的大汗,時值明朝末年,中國已處於內外交困之中。

按照漢族的說法,中原當政者的“明”、“朱”二字都有火的含義,而五行中火克金,這對後金是非常不吉利的。於是在1636年,皇太極決定將國號改“後金”為“清”,同時將女真族的稱呼換成滿族。“清”和“滿”都有水字旁,這下水克了火,明朝就在冥冥之中處於了不利的位置。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皇太極

在封建社會中,很多迷信的觀念都深人人心,皇太極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他向自己的子民展示了要與明朝爭奪天下的野心與決心。

早在十年之前,朝鮮在紙面上已與後金結為同盟。但由於幾百年的宗主關係,朝鮮與明朝一直是藕斷絲連。每當後金戰勝明軍的時候,皇太極都會派人去朝鮮告知戰況,但朝鮮都不為所動依然心向中原。後來在皇太極的登基大典上,前來朝賀的朝鮮使臣拒行跪禮並拂袖離去,這一幕就成了戰爭的導火索。幾個月後,皇太極以朝鮮“敗盟逆命”為由決定御駕親征。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清軍大營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南漢山城行宮

1636年12月14日,清軍先鋒渡過鴨綠江後火速南下,朝鮮首府漢城瞬間被四面包圍,國王仁祖李倧只剩一條南下的路可走。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冬裡,君臣一行人逃到了僅20公里外的南漢山城。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仁祖李倧

李倧在幾個月前就表現出了一些悔意及擔心,他曾寫國書給皇太極表達了歉意並希望求和,但無奈清軍戰意已定。其實就算沒有發生拒跪事件戰爭也無法避免,因為清朝如果想要入主中原就必須先掃除朝鮮這個後顧之憂。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1636年南漢山城局勢

朝鮮的大臣們分為主戰和主和兩派。李倧一開始還想放手一搏,因為從上圖來看,南漢山城位於丘陵之上,易守難攻,而且八道勤王之師已經正在路上。但朝鮮只得了地利卻沒有天時,時值寒冬大雪,南漢山城之中已沒有足夠的糧食和取暖衣物,城內軍民士氣低下。反觀大清軍備充足,戰士各個人高馬大。最要命的是,皇太極的一眾紅衣大炮早已悄悄就位。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幾天之後,南漢山城的行宮裡傳來了勤王軍失敗的消息,李倧感到大勢已去並堅守不出,同時他不斷派使臣出城去和皇太極講和。耗到第二年正月,江華島已被清軍攻陷,世子嬪被俘。這時候李倧接到了皇太極的信件,信裡皇太極語氣非常嚴厲,他命李倧出城投降,並且親自行跪拜之禮,以彌補當年自己登基時欠下的禮數。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朝鮮王室向北京跪拜

窮途末路的李倧還在猶豫之時,大清已沒有耐性了,皇太極決定動用紅衣大炮。這些加農炮本是明朝從外國採購的,卻在運送途中被清軍所劫,這次率先在朝鮮戰場上發揮了威力。南漢山城瞬間被轟的支離破碎。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在1637年的1月30日,朝鮮歷史上最屈辱的一幕發生了。仁祖李倧帶領眾臣從南漢山城大門步行而出,一路走到了漢江邊上的三田渡,皇太極在此早已擺開陣勢,穩坐高壇。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李倧對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

朝鮮國王在自己的領土上向清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然後換上了皇太極所賜的衣裝向清稱臣,並宣佈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來往。

這場戰爭前後歷經了47天,史稱“丙子虜亂”,此後約50萬朝鮮人被押往清國充軍或務農。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當初明朝的年號是“崇禎”,這裡具有崇尚禎祥之意。皇太極繼位時索性就把年號定為“崇德”, 表明他更加重視以德服人。這在丙子虜亂中就體現出來,清軍本可以一路殺到底,但最後還是放了朝鮮王室一馬。事實也證明皇太極這樣做很明智,兩國在此後的兩百多年間都相安無事。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朝鮮王室回到漢城皇宮

強力推薦一下《南漢山城》這部電影,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一個韓國導演鏡頭下的中國歷史。片中所有的滿族人從始至終都說著滿語,皇太極與李倧這兩個核心人物的心理戲非常精彩,看過之後可能會顛覆你之前對國內清劇的看法。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皇太極御用盔甲及馬鞍-收藏於北京故宮

最後說一個有意思的事。在當年三田渡李倧受降的地方,朝鮮被迫立了一個石碑以歌頌清帝的功德,碑名為“大清皇帝功德碑”。直到清末朝鮮脫離中國統治後,民眾以此為恥就將石碑推到。幾十年後卻又被日本侵略者重新豎起,抗日勝利後石碑再次推到,過了幾年又被洪水衝了上來。幾番折騰之後,今天這塊石碑竟被立在了首爾的市中心,政府只想以此提醒民眾應以史為鑑,歷史不應被隱瞞,昨天的恥辱就是今天的動力。

韓國難得的一部正視歷史的好電影

“大清皇帝功德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