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揮不去的記憶

小時候再熟悉不過的火鋪早已被不斷更新換代的取暖工具所取代,成為腦海裡難以想起的記憶。直到父親覺得取暖器烤火不熱乎,要我和母親把火屋收拾好,到火鋪燒烤火,才想起家裡還有火鋪存在。

小時候,揮不去的記憶

火鋪,有的也叫火塘,就是在屋裡挖一個長約五尺、寬約三尺、深約一尺五的土坑,用石塊沿坑的四周內壁嵌進去,坑的中間架一個鐵三角,鐵三角的下面燒火。

一般來說,火鋪是方形的,也有圓形或者橢圓形的。小時候覺得好奇,不同的人家火鋪的大小、嵌邊的材質為何不同。有的是很隨意的用相對規則的條形石頭嵌邊,也有用木頭嵌邊的。而最好的就是請石匠打鑿兩長兩短的青石,長的約五尺,短的約三尺,厚約五寸,分別嵌在挖好的火鋪內壁四周。

小時候,揮不去的記憶

現在想來,從火鋪嵌邊的材料就可看出一個家庭的殷實與否。

曾經,火鋪在農村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一年四季都在火鋪裡做飯,在火鋪靠近堂屋的那頭支起一條寬窄不一的條凳,便是餐桌。

.

將做好的飯菜往上一擺,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其樂融融。

小時候,揮不去的記憶

火鋪分上方、下方、坑頭、坑尾,上方是指所在房屋朝向的一方,對面的一方就是下方,靠近堂屋的一方就是坑頭,坑頭對面是坑尾。因為坑尾一方是加柴禾的一方,所以坑尾在老家也叫“柴尾巴”。

過去,坐哪個方位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一家人的年長者或者客人坐上方,坑頭是主人家中男人或輩分次於最年長的客人坐的,下方是女主人做飯的專座,但等到吃飯時女人只能坐坑尾,而小孩子一般只能坐下方或坑尾,主人家的女孩子是不能坐上方和坑頭的。可見,男尊女卑在土家傳統文化中也涇渭分明。

小時候,揮不去的記憶

我不知道這樣的火鋪文化起源於何年何月何地,

但隨著現代文明恣意地滲透,也許從人類掌握了火的使用就有了傳承而且一直帶著原始味道的火鋪,

如今卻越來越少,尋火鋪也顯得有些困難了。我想,火鋪或許曾經是人類原始文明的的產物或者標誌,但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顯得卑微渺小,猶如男尊女卑的痼疾一般,終會淹沒在現代文明和未來文明的洪流中,難覓蹤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