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您知道ECMO(体外膜肺氧合)吗?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前段时间《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及各种读后感的文章持续刷屏朋友圈和网络,让“魔肺”ECMO成了网红。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ECMO到底是“何方神圣”?

近日,我院ECMO团队成功救治了一名“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并将其从我院郑东院区成功转运至总部ICU(重症医学科)。

完成ECMO转运并精心治疗后,该患者已于1月8日成功撤离ECMO,是我院第4例经过ECMO心肺支持的治愈患者,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危重救治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ECMO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为我院多学科间可逆性心肺支持提供了技术保障。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高质量的复苏,赢得抢救时间

1月2日,今年49岁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王先生(化名),在高铁上突感胸闷、心慌,刚下高铁他就倒地不起,家人急呼120到我院郑东院区急诊科进行抢救。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心电图提示严重的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心房扑动,血压持续下降,在紧急转往心内科做进一步治疗时,王先生突然出现抽搐、心电图提示室颤并很快出现心跳骤停。

医生立刻为王先生进行胸外按压及电除颤抢救同时转入郑东院区ICU继续抢救,期间患者反复出现室颤、室速,历经2个多小时抢救的艰苦奋战,王先生恢复自主心律,但是很快出现心源性休克,大剂量升压药物依然不能维持血压,并出现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并很快进展为休克DIC期。患者病情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医院高度重视,重症医学科主任焦宪法、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曲青山赶往郑东院区查看患者后,认为患者体外膜肺氧和(ECMO)是唯一办法,并且需要立即施行才有生还的希望。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时间就是生命,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院总部立即启动以王红宇为组长的十余人ECMO团队赶往郑东院区为王先生实施ECMO穿刺置管。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管路预冲、血管条件评估、手术实施,ECMO团队成员并肩作战,密切协作,展开与死神的赛跑,以最短的时间为患者成功安装好ECMO人工心肺仪,部分替代了王先生衰弱的心脏功能,奇迹很快出现,患者血压逐步改善,为后续抢救和治疗争取了更多时间。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与死神赛跑,ECMO成“救命神器”

由于ECMO治疗期间对医生综合能力要求极高且有多种并发症,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病情,这无疑对ECMO团队的医护人员救治水平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每2小时查一次ACT,每4小时查一次血凝和血气分析调整抗凝和呼吸机参数,每6小时做一次超声评估心脏功能来调整ECMO参数以达到自身心脏和“人工心脏”的“匹配”,保证患者在ECMO期间治疗顺利,期间焦宪法主任、王红宇主治医师几乎“全天候”守在病人身边,护士长派出总部最精干的团队,只为生命奇迹的出现。

循环维护、精确抗凝、感染预防、镇静镇痛、机械通气、营养支持、液体管理、管路维护、酸碱代谢平衡……每一个环节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调控中。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平稳护送,ECMO转运病人安全抵院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术后监护和各种并发症的处理仍面临很多问题,血流动力学稍有改善后,为进一步行血管内治疗及其他综合处理,经过两个院区多学科会诊,决定将王先生转入医院总部ICU进一步诊治。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通过移动ICU 实施 ECMO 治疗中患者的转运,难度系数很高,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后果,是急救转运中最高等级的转运。而ECMO 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化 ECMO 技术团队娴熟配合。在我院ECMO团队十几名医护人员共同协作、精细分工下,顺利转运至医院总部ICU。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此次使用 ECMO 技术和移动 ICU 成功完成危重病患者的院际间转运及成功救治,也标志着我院急重症水平的新提升,处于省内前列,这也为更多的省内乃至周边省市的危重病患者打开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心脏“休息”了125小时,再次启动

1月8号,经过连续125小时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后,王先生的心脏功能得到恢复,经过重症医学科ECMO团队的评估,到手术室全麻下由周围血管外科李红普主任为其实施动、静脉插管拔除,撤除ECMO辅助,1天后撤除呼吸机应用并拔除气管插管。

下一步,经器官移植科曲青山主任会诊后,他还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正在等待合适的供体。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ECMO技术的开展更加体现团队合作,院总部与院东区之间的默契协作,器官移植中心、周围血管外科、血液透析室、设备科、超声医学科、放射科、输血科、检验科、临床药学科等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以及所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2016年

,我院率先在市级医院中购入ECMO设备;

2017年9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派王红宇医生和贺晓娜护士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学习ECMO技术,经历了60余例ECMO操作和管理的经验,并获得证书和资质,期间还获得优秀进修学员;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2018年初,我院组建ECMO团队并开展ECMO技术;

目前我院重症医学科在焦宪法主任带领下已开展ECMO技术4例,均取得了成功。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敢于和死神殊死搏斗,

让命悬一线的患者“起死回生”,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郑医·科普

什么是ECMO(体外膜肺氧合)?

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是以体外循环系统为其基本设备,采用体外循环支持技术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其原理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再用泵将血灌入体内,可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换言之,ECMO替代了人体内肺脏的呼吸换气功能,让心脏和肺部得到短期的休息,使机体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争取到时间抢救生命。

根据ECMO支持的器官不同,

可分为两类:

静脉 - 静脉(VV):简单的说就是用ECMO 来取代患者肺部的工作,让肺有时间休息和恢复。这个时候患者的心脏是继续正常工作的。这个治疗主要用在肺部因为疾病而重度衰竭的时候。

静脉 - 动脉(VA):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用ECMO 来同时取代患者的心脏和肺部的工作。让血液绕过患者的心脏和肺部,让心脏和肺部有时间休息和恢复。

ECMO治疗的病种涵盖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脏术后低心排、急性肺栓塞、ARDS、心肺移植过渡、感染性休克等。

ECMO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治疗重症心肺疾病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能为命悬一线的病人带来生命的奇迹,被誉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

专家介绍

奇迹!男子心脏“休息”125小时后ECMO团队助他“起死回生”

焦宪法

重症医学科主任

★河南省医学会重症分会委员

★郑州市医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重症医学专业(ICU),熟练掌握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和救治技能。如心肺复苏、休克、呼吸衰竭、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营养支持、各种代谢紊乱等。掌握重症抢救技术:心肺复苏术、人工气道建立与管理、机械通气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胃镜下鼻肠管置管技术、动静脉置管技术、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氧代谢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和各种穿刺术等。率先开展床旁胃镜下鼻肠管放置的临床研究,首创粗口径胃管代替细口径常规鼻肠管临床应用研究。

科室咨询电话:

0371-67077013,670772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