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风口交汇:“特色小镇”碰到“田园综合体”

从去年下半年起,“特色小镇”发展迎来一次战略机遇——特色小镇建设战略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各地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与此同时,田园综合体也迎来产业风口,近两年,得到政策支持无数。

两大风口交汇,“特色小镇”与“田园综合体”将促生一个新业态:农业型特色小镇。比起一般的小镇,它有何不同?在这产业里,蕴藏着哪些战略机遇?

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社区类特色小镇的一种细分类型。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一剂良方,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的可行性,也会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农业型特色小镇有很大普适性,和当下政策也一拍即合。今年上半年,财政部对外发布《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将开展乡村田园综合体试点,并将创新投入方式,做好支持政策统筹。

如何抓住特色小镇给予农业的机遇

1.可以在满足农业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

特色小镇几十公里外的城市母体孕育着巨大的农业需求。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经济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农业生产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点的角色,订单农业执行者的角色,乡村旅游度假中心的角色。

2.生鲜电商的“后院”。

近年,生鲜电商或者了长足发展,其最大特点在于打破了农业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状况。特色小镇可以作为生鲜电商的“后院”,尽管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实际上还是通过一级批发市场来采购,但依托特色小镇的周边,可以增加产地直供在整个商品供给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镇周边种植时令的花果、蔬菜,经由生鲜电商供给给城市消费者。

3.农业本身可以作为产业特色。

特色小镇依托城市母体,通常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实际上,农业也完全可以成为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在一些农业资源禀赋良好,或者周边本身就有地理标志性产业的地区。可以开发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集体,打造大特产品牌,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4.打造多层次农业需求。

城市对于农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特色小镇可以通过打造农业多层次产业体系,满足城市对于农业的多层次需求,打造农业服务“综合体”。比如,针对养老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针对养老需求,可以建立养老社区,针对城市休闲需求,可以建设特色农庄、农家乐等。

怎样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

主要有以下七个要点:

1.选址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选址,直接决定了小镇的“特色”所在。通常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位于城市周边。一线城市,车程在1小时之内;二三线城市,车程在半小时以内为宜。二是农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有相对充足的可流转土地。三是最好具备生态环境好,有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特色产业等条件。

2.产业选择

以现代农业中的规模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为核心构建农业产业体系。最好当地拥有比较独特的农林牧渔产品,有条件的特色小镇可以在品牌农业方面发力。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之间的关系,在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之上打造企业品牌。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形成的风貌具备构建良好景观的条件。

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同时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等,形成特色小镇的辅助产业,构建特色小镇品牌。

3.社区

居住社区的首要目标是成为城市居民的第一居所。要建设适于社区居民与农民间交流的空间,打造市民农园是社区居民和农民最好的交流空间和手段。从生活服务、健康服务和快乐服务三个方面构建社区服务体系。

4.配套

要按照宜居城市标准进行农业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建设。除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外,重点搞好社交空间、休闲娱乐空间、健身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建设。尤其在教育和康养等方面,应形成亮点。

5.景观

景观建设以满足居民需要为主,兼顾游客需要,因此不一定需要按照3A级景区的标准建设,更多的应该考虑实用性。可以通过挖掘当地的特殊历史人文特色,形成有吸引力的地标性景观。

6、农民利益保护

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利益保护是重中之重。要通过提供合理用地补偿、土地租赁、企业入股、提供就业机会、提供培训和良好社会福利等手段,确保农民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

7、政策与机制

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未必一定是建制镇。因此要在用地指标、审批和管理权限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

同时,农业特色小镇的开发,一定要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政府仅负责政策和规划支持,具体的运作,要由市场化的企业主体来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