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拖延是種病,拖起來真要命。正如我今天這篇試車稿,從新車作業拖到半年長測,從半年長測拖到一週年用車感悟,現在一年有餘,拖到2018款騏達都已經推出了,這篇遲到一年的報告終於來了。(18款騏達主要是在配置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其他方面的變化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這臺16款騏達的參考意義還是很大的。)

如果給你十五萬,讓你選擇一臺只在城市使用的兩廂車,你會選擇誰?福克斯or高爾夫or昂克賽拉or威朗/科魯茲。如果加上省油、可靠、空間大這幾個條件呢?相信閱車無數的你不加思考就能回答:還用想嗎,省下五萬買GK5啊。那小編還要再加倆條件:行駛品質不能差,安全性配置不能低。到這裡你一定會覺得小編瘋了,哪有這樣的車。可偏偏就讓小編找出這麼一款車來。小編也並不是一個標題黨,這確實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因為這是幫我爸買了一臺,這臺騏達不僅滿足以上所有條件,還給小編省下了好幾萬奶粉錢。當然了,玩笑歸玩笑,因為小編未婚。

那些冠冕堂皇的文案就不寫了,直接說優點:

一、空間大。在緊湊型兩廂車這個細分市場裡,騏達的空間表現還沒有對手。究竟有多大?跟凱美瑞、天籟對比一下,腿部空間差距不明顯,後排座椅坐墊的長度沒有刻意為了營造空間而縮短,主要的差距在橫向寬度,騏達的橫向寬度還是一個緊湊型車的水平。我們家的人個子不小,時不時還要接送家裡的老人,這種開起來小但坐起來大的車簡直太適合不過了,一輛高爾夫顯然是不能夠的。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模特身高175,至於體重,反正挺重的…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後備箱的空間比同級的兩廂車略大一些,相比於改款之前,騏達優化了地臺的高度使得容積擴大了,不過在放倒後排座椅之後卻不再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平面,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二、動力表現極其輕快。首先有個觀點需要解釋一下,加速輕快=動力強?No!我認為這是兩碼事,就拿同是自吸的2.0索八來比較,騏達開起來的動力感受就是比索八輕快,雖然它倆的加速時間差不多。但論主觀的動力感受還是索八更強一些,這就是AT變速箱與CVT變速箱在主觀駕駛感受上帶來的差異。這種變速箱在感受上帶來的差異,我同樣在天籟與兩代逍客上得到過印證。還有,我也去對比過1.0T的福克斯,雖然加速成績不如騏達,但在主觀上就是感覺動力更強,我感覺主要慢在變速箱的換擋速度,拖累了加速時間。發動機與變速箱的響應速度當然會給主觀動力性能帶來一些影響,好比當年某媒體的中型車橫評中途加速測試時,阿特茲的動力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第一個衝出去的,就是因為動力響應好。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三、NVH做得很棒。不管是原地怠速還是跑起來,騏達車廂的靜謐性都是相當不錯的。這臺代號為HR16的1.6升自然吸氣發動機自身運轉起來是相當安靜的,熱車狀態下不把耳朵湊近了聽根本無法判斷是否著車,這可讓現在的一大堆小排量渦輪車汗顏。加之日產調整了這臺CVT的齒比,使得其具備超強的轉速控制能力,市區正常的起步跟車提速都只需要很低的轉速就能夠完成,只有在大腳油門加速時發動機噪聲會大了點,其餘任何工況下隔音都很不錯。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順便提一下高速表現,時速120公里的工況下,車子像是開了掛,轉速只有2000轉,如果使用ECO模式的話僅僅只需要1800轉。關於底盤懸架的表現,可以忘記上一代軒逸和改款前騏達的懸架那種舒適到底的軟了,當然了,還有散。這臺新騏達的懸架明顯變硬了不少了,當然了,肯定還是沒有硬到主打運動的緊湊型車那種程度。如果把懸架硬度劃分成軟——適中——硬三個等級的話,上一代軒逸和改款前的騏達顯然屬於軟的維度,而今天這臺騏達的懸架則介於軟跟適中之間,這樣可能好理解多了吧。懸架也不像以前那麼散了,雖然整個底盤相比於歐美系的緊湊型車還是略顯單薄,但是懸架的動作很乾脆,不會多餘的顫動,整個底盤感覺還是很整的。

四、轉向手感。對於柔弱的女性駕駛者來說肯定是噩耗,因為這款騏達的轉向著實是變重了,不過方向對於車頭的指向性變好了,虛位也變小了。好幾個開過這車的朋友都覺得結合底盤懸架的表現這車開起來已經有了幾分雷諾的味道,這跟我的感受基本是一致的。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五、安全配置高。6氣囊、車身穩定控制系統、主動剎車、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想必這些配置在這個級別的車型當中不多見吧,當時買這臺車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主/被動安全配置,我個人還是非常在意這些的。這些輔助性的駕駛系統不能夠成為駕駛的依賴,但有總比沒有強,畢竟已經有好幾次在我分神的時候成功幫助我化解了危險。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騏達的併線輔助、主動剎車是依靠一個單目攝像頭來實現的。實際用下來,避險的成功率挺高的,關鍵時刻幾乎沒出什麼差錯。

為了不讓這篇試駕稿顯得太軟,我要開始說缺點了。

一、高速行駛穩定性相較於上一代有提升。但高速穩定性依舊是一個弱項,在高速上開到法定限速後,併線時如果手上的動作糙了點或者是再有一陣橫風吹來,也不能說是很漂,就一般漂吧。畢竟相比於上一代已經進步了,但依舊不是一臺擅長跑高速的車,不過,隔音在高速上的表現依舊是強項。不過這臺車的用途是城市使用啊,並不需要上高速,這在開頭已經提到了。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二、坐姿問題。問題主要來自於方向盤,方向盤不支持前後調節,對於我這樣身材的人來說始終無法調整到一個很舒服的坐姿,其實這就暴露了這臺騏達並不是全新的換代車型的本質。儘管有一些媒體將這款騏達的代號稱為C13,認為它是一個全新換代的車型,但我還是更願意把它理解為大改款,變化大的有點像換代的改款。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三、空調效果。空調降溫效果不好,製冷明顯不如以前的日系車那麼強勁,特別又是在南方的夏天。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四、只有主駕駛和尾門有無鑰匙解/上鎖功能。既然都給配了無鑰匙進入,為什麼不在副駕駛也給個無鑰匙按鈕呢,這要求並不過分吧?

五、

尾部的示寬燈問題。騏達的示寬燈為燈帶式的設計,但卻沒帶來多少品質感,因為亮度主要集中於燈組的兩個點,效果如下。這個問題在雨霧天時更為明顯,從後方遠遠看去,只能夠看到幾個亮點,不美觀,也沒有品質感,還會影響安全性。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關於保養,由於行駛里程非常少,目前第三次保養還沒做,日產的免費保養有兩次,第一次是檢查,第二次才換機油。免費機油用的是SN級別0W-20標號的全合成機油,出光生產的,網上查了一下,還不便宜。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關於可靠性,我對故障的容忍度是很低的,還好,騏達不負我選車時對他的信賴。除了中控屏幕Carplay有幾次偶發斷連,一年多來前勤勤懇懇,無任何故障,我爸對他唯一的不滿也只有空調製冷效果。

關於價格,我買的這臺騏達是指導價為12.29萬的2016款1.6L CVT智行版,優惠下來裸車也就10萬多一點。其實苦於當時頂配車型沒有現車,不然我認為頂配車型是更好的選擇,多1萬2千塊錢換來的是更大尺寸的輪胎以及胎壓監測、皮質方向盤、座椅加熱、自動的LED近光燈、自動空調、後座出風口等的一系列的配置,這點價錢換來這些是非常值得的,可以大幅提高用車的幸福感。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才是騏達最擅長的。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在萬達偶遇了初代騏達,留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這不是一篇尋常的試車稿

騏達的目標人群,就是那些整天穿梭在都市,對空間、經濟性有很高的要求的人;或是駕駛技術一般、要求車子好看好開的女性駕駛者,畢竟這些主動安全配置在同級是不多見的。所以,對於選車,並不是一項多麼複雜的難題,先搞清楚你對車輛各方面需求的比重之後,一切就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