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横空出世,新一轮融资浪潮还是通证经济的福音

STO横空出世,新一轮融资浪潮还是通证经济的福音

区块链的领域里,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还来不及思考,便又有一个概念在这个领域火热起来。近日的STO又再度引起广泛关注。

随着通证化改造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投资者与项目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权利与责任不明晰、无监管等,使得市场对通证化的改造大失所望。哪怕是监管较为严格的美国、日本等国,也没有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监管成为通证化最大的黑洞之一。

因此,STO即SecurityTokenOffering最近频繁被提起,通过证券化的通证进行融资。其目标是在一个合法合规的监管框架下,进行通证的公开发行。ST(SecurityToken,证券型通证)对应着现实中的某种金融资产或权益,比如公司股权、债权、黄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区块链系统的分红权等。STO是IPO在区块链时代的升级版本,可以理解为IPO2.0。

与IPO相比,STO创造了一个高效率的资本市场。与爱西欧相比,STO加入了监管的元素,更符合政府的要求。STO似乎是鱼和熊掌兼得的好方案。

STO横空出世,新一轮融资浪潮还是通证经济的福音

"正如比特币改变货币一样,安全令牌(STO)将不可避免地改变股权,因为它们为所有者提供直接、流动的经济利益和快速交付利益。每种类型的所有权都可以被Token化,这是一个巨大的数万亿美元的可寻址市场。"——SPICE Venture Capital创始人Carlos Domingo如是说道。

我们拿Security Token和证券做个类比。我们购买证券,交易是在纸上签署完成的,证券性通证也是执行相同的功能。但它们的区别在于Security Token是通过区块链交易来确认资产的所有权。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全球股权资产规模约为70万亿美元,债务资产规模约为100万亿美元,房地产市场规模约为230万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黄金、基金、版权等各类资产标的,资产总规模超过数百万亿。

STO以传统资产为基础,如果全面铺开,是一个前景无限的超级市场。

前段时间,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NYDFS)批准了稳定币GUSD与PAX的发行,稳定币第一次被纳入监管框架。此事一出,立刻引起市场强烈反响。一直以来,不受监管的稳定币USDT被认为是一颗没有引爆的炸弹,其无法透明的财务让人堪忧。

而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加密货币发行过程中。因缺少监管,区块链团队在早期通过首次Token发行(爱西欧)来筹集资金开发项目,获得资金后,项目团队无人监管,项目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很难受投资人控制,这样极大地降低了项目团队的作恶成本,有权无责的项目团队在监管的真空地带开始肆意妄为,导致很多投资人损失惨重。

更为重要的是,长时间以来,尽管投资者投资了区块链项目,但他们拿到的仅仅是使用型通证,而非与现实金融体系中股票对应的股权,也就是说,投资者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益。

STO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将从制度上改变这种情况。

STO横空出世,新一轮融资浪潮还是通证经济的福音

此外,STO旨在完全符合监管框架,允许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参与而且并不违反各自的证券法。特别是在美国,STO已经是一个合法合规的爱西欧。

在美国,所有融资类金融活动都在SEC管辖范围内,STO的核心理念是符合SEC的监管要求,这里有几个核心概念:1.合格投资人;2.遵守了解客户和反洗钱的报告要求(KYC及AML);3.信息披露;4.投资人锁定期限。

虽然很多加密货币都试图和证券撇清关系以规避监管,但是还是有很多开发者和机构在这条"接受监管"的路上做努力。

一旦证券型通证被认可,无论是交易所还是投资者,都可以放心便捷地购买、持有和交易数字货币,以数字货币作为本位资产去购买和兑换其他资产。

STO是个超级市场,是一片广袤的蓝海领域。相比爱西欧,它更加合规,与之前的虚拟货币的小众市场相比,它更能打开机构投资人市场,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

今年,已经有不少公司在研究如何使用STO来为加密货币投资者和项目方提供安全而方便的加密货币交易。

目前,第一批专门研究STO的交易所刚刚开始上线。Polymath 和Harbour等公司正忙于为加密资产和安全令牌制定标准限制;完全合规的交易所(如Templum) 已获得经纪人交易商许可证,以托管私人配售(但目前这些仅供认可的投资者使用);其他合规交易所,如Open Finance 和tZero 旨在做同样的事情。

希望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势来改革现有资本市场基础设施的Polymath公司,是STO的先行者。

Polymath 是一种区块链协议,可以发布和分发符合SEC规定的基于令牌的证券。该协议通过将财务安全要求嵌入到新安全令牌的设计中,简化了在区块链上启动金融产品的过程。其优势十分明显:无缝融资;不可伪造资产的即时结算;交易费用微不足道。Polymath正在利用这些优势,构建满足监管机构对证券交易限制需求的解决方案。

Polymath最终的愿景就是希望通过他们的平台,将现实世界中适用的所有规则搬进数字世界。

作为另一个STO较为成功的典范,Securitize是一种符合法规的云服务解决方案,用于证券的Token化,有助于公司、基金和许多其他实体的Token化。

STO横空出世,新一轮融资浪潮还是通证经济的福音

不难看出,从区块链项目团队的融资到合规合法的操作再到交易执行,即从入口到出口,都已经有公司在尝试使用STO打通全过程,其中监管、透明、权益保障成为核心和重点。

尽管STO的优势相对明显,不少公司也做了大量尝试,但跳出单纯技术的限制,会发现,实际上更大的限制是全球监管制度的差异,各国法律的不同,也将制约着STO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使用。

当然,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一样,全球化的脚步是不可逆的,也不可能有国界和边界之分。也许STO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但一定是目前为止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待到时机成熟,或许更具颠覆性的方案又会登上区块链时代的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