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重磅!

2019年東莞交通又傳來好消息!

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

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著力推進品質公交創建、學生接送綠色通道…

等11項道路交通綜合治理行動;

計劃建成公路27公里;

實現全市100%公交車純電動化……

以上這些好消息

都是從以下這個會議中透露的!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1月23日,東莞市政府召開2019年全市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會議透露了東莞交通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諸多舉措及東莞治堵的11項行動。

“對任何城市的第一印象,

都是從交通開始的。”

東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郭向陽在會上要求,交通水平是城市品質的重要體現,全市要理順交通體系、加強規劃,全面提升交通服務能力。


同時,

郭向陽副市長還強調了以下7點工作:

一是指出交通工作重要,做好交通工作責任重大。

市委提出“灣區都市,品質東莞”戰略部署,交通在提升城市品質中具有獨特的重要性。市政府發佈的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中,“治堵”首次登上榜首,足可看出市政府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可以說,做好交通各項工作,責任大,擔子重,大家要清醒認識。

二是部分城市規劃不夠合理,造成擁堵問題凸顯。

如國貿中心,對車輛的進出設置也不夠合理,造成交通擁堵。同時,與周邊城市的交通設施聯通上,要有前瞻性、同步性,要加強協調溝通,確保規劃合理,步調一致。

三是交通體系分割零散,未真正形成綜合交通體系。

航空、水運、公路、鐵路、軌道等交通體系銜接聯運不夠,自駕車、公交、出租等也沒能實現互相之間的無縫鏈接。

四是交通設施數量較多,但質量管養仍然不夠。

東莞部分道路管養不夠,路面破損不平,標線標識標牌不清,影響通行安全及效率。

五是機動車保有量激增,交通秩序維護壓力大。

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馬上突破300萬輛,無論是交通動態秩序還是靜態秩序維護,都面臨較大困難,管理部門要加強監控。

六是公交分擔率過低,必須採取採取措施走出困境。

當前公交分擔率低,有私家車、網約車、共享單車造成市民出行習慣改變因素,要採取措施,走出公交分擔率低的困境。

七是重視車輛維修、駕培民生問題,力爭年內有明顯提升。

車輛維修存在較多問題,如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騙取保險金等,駕培行業現在比之前服務有所改善,但還有提高效率。針對上述問題,郭向陽副市長強調,各部門、園區、鎮街要從大局出發,做到“擔當、改革、勤政、廉政”,以主動擔當作為的精氣神,以改革的思維和手段,做到勤政廉政,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共同將制約交通發展的各項難題逐一解決好,為打造“灣區都市,品質東莞”作出交通貢獻。

那麼,

2018年東莞交通工作有哪些亮點數據?

給你標紅了,快看看!

在粵港澳大灣區“朋友圈”搶佔先機

2018年全市公路通車裡程5265公里!

“融灣”路上,交通先行。在2018年,東莞積極推動交通互聯互通,力爭全市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朋友圈”中搶佔先機。

1

2018年公路在建項目39個

根據統計,2018年全市公路水路建設共完成投資50.92億元,完成全年投資計劃128.4%。其中,公路在建項目39個,里程約244公里,累計完成投資47.5億元,建成項目11個,里程12.16公里;港口在建項目6個,累計完成投資3.42 億元,建成項目3個。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2

2018年全市公路通車裡程5265公里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5265公里,公路密度達到213.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位。完成公路水路客運量3383萬人次、旅客週轉量45.63億人公里,同比分別下降22.08%、 33.04%;完成公路水路貨運量1.73億噸、貨運週轉量527.26 億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3.27%、9.02%。 東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1.64億噸,同比增長4.48%。城市軌道交通完成客運量4605.06 萬人次,實現全年安全運營無事故。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3

2018年推動了5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

在高速公路對接上,東莞全力推動了虎門二橋、莞番高速橋頭至沙田等5個高速公路項目建設,全年動工里程95.7公里,完成投資36.12億元。進一步強化了珠江兩岸的交通對接,推動東莞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體系。

擁堵治理有了頂層設計

第二批擁堵節點預計2019年春節前完工

在2018年,東莞大力推進擁堵節點治理。順利完成第一批12個交通擁堵節點整治,改造後節點通行效率明顯提升,擁堵現象得到有效緩解,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

第二批34個交通擁堵節點已於2018年12月動工建設,預計2019年春節前完工

。同時,交通部門還迅速推進重點路段專項整治,針對松山湖大道中醫院和國貿中心周邊路段日益嚴重的擁堵問題,成立工作專班進行治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2018年,東莞編制完成了《東莞市交通發展與治理規劃》,作為推進東莞市交通發展與治理工作的重要行動依據。從頂層加強治堵設計,推動治堵從單一化向系統化、綜合化轉變

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

水鄉大道延長線工程等6個項目有序開展

在建主幹公路項目共有11個建設里程45.4公里,年度累計完成投資3.18億元,其中X231清鳳公路升級改造工程、S255線油甘埔路口整治工程、九曲大橋等3個項目順利完工,完工里程6.9公里。水鄉大道延長線工程等6個項目正有序開展。

公共服務得到有效提升

全年共優化調整公交線路53條

2018年,東莞全年共優化調整公交線路53條,接駁軌道2號線公交線路增加至123條。開通我市首條接駁廣州地鐵公交線路,新增1條通達深圳大運地鐵站的跨市公交線路,跨市公交線路增加至15條。全年投放純電動公交車2920輛,全市純電動公交車比例提升至60%。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軌道交通全年運營良好、安全穩定。統籌規劃濱海片區公交體系,加快開展《東莞市濱海片區公交規劃》,構建濱海片區高效集約的公共交通服務體系。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2018年東莞交通亮點多多!

那麼,

2019年,東莞如何融入

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

打算這麼幹!

“融灣”路上,交通先行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利民說,今年的交通工作目標是舉全市交通系統之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立足東莞作為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特點,著力強化交通樞紐功能,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

2019年計劃建成公路27公里

2019年,東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54.24億元(不含軌道交通投資),其中:公路建設項目38.98億元,市政路建設項目10.76億元,碼頭工程4.5億元。計劃建成公路27公里。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朱利民提出:

大力構建“大交通”格局

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東莞要主動對接高鐵、城際軌道、高速公路、地方路網的規劃建設,構建“內暢外聯”的路網系統,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大力構建“大交通”格局,健全交通管理體制機制,加快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各種交通之間的接駁短板,奮力開創新時代東莞交通工作新局面。

強化高速路網規劃銜接

確保虎門二橋5月1日前建成通車

在2019年,在強化高速路網規劃銜接上,東莞將全力開展蓮花山過江通道、增莞番高速(派潭至望牛墩段)、獅子洋跨江通道等三個項目前期研究工作,以早日動工建設。加快建設進度,確保2019年完成虎門二橋、莞番高速沿江高速至廣深高速段、從莞高速約場北互通工程建設,共18公里,其中虎門二橋5月1日前建成通車。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與廣深沿江高速、廣深高速、常虎高速、博深高速、龍林高速等互通互聯,抓緊完善“五縱四橫六連”的高速路網,構建對接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交通圈”。

深入推進11項整治行動

全力推動交通治堵工作

“將全力推動交通治堵工作。”

積極發揮交通聯席辦統籌協調作用,持續推進交通綜合治理工作。加強統籌協調,督促相關部門鎮街積極履職,深入開展交通擁堵治理、品質公交創建、學生接送綠色通道、貨運物流精細管理、機動車維修強化監管、魅力慢行提升、安全行車禮讓行人、交通秩序整治、停車管理優化、客運市場治理、智慧交通建設等11項行動。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今年東莞將全力推動交通治堵工作,加強統籌協調、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對東莞大道、鴻福路口等重要片區立體交通、慢行系統、停車系統抓緊研究,再推出一批短平快、見效好的項目在年內分批實施,力爭核心城區擁堵現象有所緩解。

強化邊界路網全面對接

將實現莞穗深惠路網的全面融合

2019年,東莞將推動莞深邊界17條幹線的規劃建設,大力推動中子科學城至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通道、丹平快速二期、海堤路至海濱大道等工程。推動穗莞邊界8條幹線的規劃建設,加快推動連接廣州的新槎大橋、東江大橋複線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力爭早日組織實施。推動莞惠邊界7條幹線的規劃建設,大力推動東平東江大橋、龍江東江大橋、縣道886清溪九鄉東風坳段等工程建設。

通過強化市域路網對接,打通空間障礙,全市將實現莞穗深惠路網的全面融合,進一步交通互聯、產業互動的合作發展新格局。

強化市內路網的通行效率

加快推進6個主幹公路建設

2019年,東莞將加快“8”字形環城路+多條放射狀市域路網的建設,加快推動莞惠公路(省道S357)、東深公路(國道G220)快速化改造,提升路網效率,構建外通內暢的一體化交通網絡。

進一步暢通市內交通與濱海灣新區的聯繫,推進濱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提升濱海灣新區交通輻射力。

加快推進水鄉大道延長線工程等6個主幹公路建設,爭取完工X886清溪羅馬段升級改造工程4.46公里。爭取完工X883虎門一號橋等4座橋樑整治工程、東引河厚街傢俱大道危橋改造工程、X240海景大橋等3座橋樑整治工程項目合計4.575公里。

將推進新一輪公交體制改革

2019年底前實現全市100%公交車純電動化

全面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立足於構建大交通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和合理配置職能。

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3月1日前,莞深、虎崗、從莞等3條市屬高速將對使用粵通卡支付的合法裝載貨運車輛實行通行費八五折優惠。

全面深化道路運輸行業改革,持續推進制定新一輪公交體制改革: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鎮內公交資源整合, 2019年底前實現全市100%公交車純電動化。

2019年東莞將加快融入大灣區一體化交通體系,打造對接灣區主要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

加快城市品質工程建設

打造一批標誌性更新片區和項目

今年納入城市品質提升工程的交通設施項目有東江南支流港灣大橋、鳳崗鎮金龍路工程等16個,共計108公里,年內要爭取建成銀龍路、新源南路等2個項目4.1公里,進一步優化交通網絡,美化道路景觀,提升通行品質。配合相關部門推進東莞火車站、虎門高鐵站等TOD、TID開發,打造一批標誌性更新片區和項目。

“要將每一條道路作為一道風景線、景觀來進行精細化經營管理。”

朱利民說,要通過提升全市道路品質,進而提升全市城市品質,從而實現交通發展拉動土地增值,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目的。

強化港航綜合競爭力

提升東莞港深水航道通航能力

2019年,東莞交通部門將積極推進穗莞港口合作,加快廣東鐵路國際物流基地發展,與東莞港聯動,形成向外以公路為主,港口水運和鐵路為輔,向內依靠公路及鐵路的貨運交通模式。加強航道整治提升工作,提升東莞港深水航道通航能力。

此外,東莞還將著力推進同舟石化公用碼頭擴建工程、深糧倉儲配套碼頭工程、中外運石龍碼頭改擴建工程等水運工程建設。進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改善地域區位,鼓勵引導港航企業“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寬發展空間。

要將信用監管作為重要監管手段

讓違規企業時時處處受到制約

要著力推進交通責任體系建設,強化安全生產責任、強化綜合執法監管,實現行業安全穩定水平明顯提升。要將信用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監管手段之一,不斷完善企業違法違規信息公佈機制,對違法違規、不落實安全生產規定等行為敢於揭短亮醜,敢於動真碰硬,讓失信、違規企業一處失信違規,時時處處受到制約。

2019年東莞交通令人期待,

快將這些喜人的消息告訴大家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