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当大多数90后还在为还每月的花呗和信用卡苦恼时,有个90后已经解锁了“

掌控估值200亿独角兽”成就,并在2017年登上了胡润百富榜“90后”首富的宝座,身家高达35亿人民币。

他就是OFO创始人戴威。2017年2月OFO年会上,站在共享经济之巅的戴威当着800多位同事,甩手就送给老员工纪拓一辆牧马人,只因纪“有一个诗和远方的梦想,想开着牧马人去拉萨”。那天酒至酣处,一位员工当场背了一首《滕王阁序》,戴威奖励1万元。

2017年大扩张,OFO甚至花2000万元冠名了一颗卫星。同年,OFO还花1000万元请鹿晗代言,而摩拜的代言人就是创始人胡玮炜。

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戴威和胡玮炜(右)的合照曾被认为是ofo和摩拜要合并的信号

回忆中的风光,更映衬出现实的残酷。仅仅过了一年,现在的OFO北京总部,已经被排队索要押金的群众们占领,线上上申请退款人数更是接近1000万,戴威遭遇“举国讨债”;OFO总部人数也从繁荣时的3400人裁减至400余人。

根据5月中旬的财务数据,OFO欠供应商款12亿元,欠城市运维3亿元,合计欠款15亿元。

戴威也不得不在内部信中激励员工说"至暗时刻"“跪着活下去”。

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位于北京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中心的ofo总部,退押金的已经从公司五层一直排到了一层的大楼外。

曾经白手起家的90后首富为何走到今天的局面?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首先,肯定有时运的原因。中信建投已故首席周金涛有句话叫,人生发财靠康波。

50后有房地产,代表是王健林、许家印;

60后、70后是机会最多的,既有传统制造和商贸的机会,也有互联网的红利,代表有马云、马化腾、张近东、李书福等,2018胡润富豪榜中,这两个年龄阶段的富豪也最多,国外的情况也类似,包括亚马逊的贝佐斯(1964年)、特斯拉的马斯克(1971年),以及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均为1973年生人)都处于这个年龄阶段;

80后也多少能吃到点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代表有拼多多的黄峥、还有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前者成功解锁“最快达到950亿财富的富豪”成就,后者今年以600多亿元的财富首次跻身胡润百富榜前30名,而今日头条在2018独角兽的估值排行榜中也蹿升至第二,仅次于蚂蚁金服。BATJ中的J已经从京东变成了今日头条。

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请输入图片描述

90后处于互联网红利的末端,遇到的大多都是P2P、比特币、共享经济这类看上去是机会实则八成是坑的东东,结果不是遭遇政策管制就是碰到庞氏骗局,究其根源在于目前处于互联网繁荣后的衰退期,对于90后创业者确实是不太友好。

无巧不成书,今年的90后首富是比特大陆(主业是比特币矿机)26岁的葛越晟,可以预期的是,在今年比特币大跳水的背景下,其34亿身价也将大幅缩水。今年是90后们确实流年不利。

今年胡润百富榜仍然把戴威排在了90后第二富豪的位置,但不出意外,这个排名已经是明日黄花。

90后富豪榜第三是身家23亿元的哔哩哔哩创始人徐逸,今年29岁,哔哩哔哩是针对90后的主打二次元的视频网站,俗称B站。

个人认为,哔哩哔哩所代表的短视频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延伸的网红电商等,是适合大多数90后的为数不多可以挖掘的风口。

其次,90后创业者过于优越和宽松的成长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有人时刻如履薄冰,任正非:“华为离死亡可能只有一天”;

有人以为自己就是风口本身,“我命由我不由天”。

80后以前的人,都多少经历过一些苦日子,80后也大多在青少年时期经历过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90年代国企改革、父辈下岗的阵痛,知道居安思危的道理;

然而90后出生的人,青少年时期已经是中国“入世”之后,经历的是最繁荣的时代,即使07、08美国的次贷危机,也因为4万亿平稳过渡,大多没有吃苦的概念,因此也就缺乏对逆境的体会和对失败的敬畏,最后往往由于自视甚高,而把一手好牌打坏,或者攥住一手烂牌,一条路走到黑。

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请输入图片描述

摩拜的理念是,投一辆车就要算一辆,但在戴威看来,铺量是很重要的。

在和摩拜的竞争中,戴威进行了铺量和碾压式的融资。但是很显然,一味的数量压制并不能使小黄车走的更远,时间一长,各种问题便暴露了出来。

单车破损过多,没有保修,车子质量过低,这些都导致ofo在消费者的心中的口碑下降的越来越快。连OFO的员工都在问:为什么我们的十辆车,有九辆都是坏的?

疯狂铺量的背后,是巨额资本支撑的结果。互联网效应是胜者为王,弱者苟延残喘都难。但没有竞争壁垒、靠资本堆积起来的优势,最终也由资本决定谁是王者。

2017年下半年,共享单车市场急转直下,政策收紧,变现预期渺茫,行业内开始出现多家公司破产的局面。戴威先是与几乎所有投资人“为敌”,拒绝了与摩拜的合并,接着又把第一大机构股东滴滴的三个派驻人员赶走,“强行休假”,彻底得罪了程维。

接着,滴滴“投桃报李”,大挖ofo墙角,并于今年1月宣布复活“小蓝车”,还自营青桔单车,并干扰了OFO与阿里的关键融资计划,毫不留情的拔走了OFO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媒体报道,ofo与阿里曾经达成一个1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但这回一票否决的是程维。

最终,ofo通过抵押动产才从阿里拿到资金,金额也从10亿美元缩水为17.7亿人民币。(可以说,现在小黄车的所有权很可能归于阿里,鉴于阿里同时投资了哈罗单车,OFO未来的命运风雨飘摇)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拿到了阿里的融资,OFO也很难说能挺过这一难关。

2017年年底,ofo与摩拜相继被爆资金链紧张,挪用用户押金救急。

2018年4月3日,摩拜以37亿美金卖身美团,80后胡玮炜“功成身退”。

摩拜“意外”卖身美团,给了戴威重大打击,他终于意识到共享单车到了“至暗时刻”。

在今年11月14日召开的全员大会上,戴威承认自己犯了错,但不是向资本认错,而是认为去年就应该探索广告变现等业务,因为仅靠单车骑行收费不能实现盈利。

他还表示,未来ofo会分化出更多APP,多元发展。

看,到了最后时刻,戴威还在做梦。如果广告变现那么好做,我们也不会在OFO的官方微信头条上看到三无蜂蜜的广告。

1000万人排队“讨债”,这个90后首富有点懵!

请输入图片描述

​再次,共享单车是面巨大的镜子,映射了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戴威的困境也是时代的困境,大家都是想尽快做量,并想当然的认为有了量自然就有赚钱的效应。但恰恰忽略了,需求的增长是需要过程的。

资本快速催熟的可能不是果实,而是毒药。

戴威的“骑行”情怀很好,但资本催熟下带来的结果是,远超现阶段需求的“黄色污染”,到处可见的单车“坟场”。戴威以及每个创业者都要想一想,你以为的需求是大家真的需求的吗?你的初心和情怀有没有在资本的催熟下变质?你到底在经验和教训中成长了,还是走入了新的误区?

最后,还是想鼓励下戴威。

27岁,大多数年轻人还在疯狂SHOPPING,玩游戏的时候,戴威已经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这家企业从幼稚到200亿估值的癫狂,再到1000万人排队“讨债”,10多亿欠款,然后一点点倒下。

戴威的人生足够精彩。你的27岁,在做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