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难道腊月挣钱还有啥“禁忌”吗?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们应该熟悉,农村有非常多的趣事,同时也会有许多的讲究和习俗。这些讲究和习俗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俗语。农村至今依旧流传着许多通俗易懂的俗语,但有些俗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比如这条“好汉不挣腊月钱”,这条俗语你听说吗?它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腊月挣钱还有啥“禁忌”吗?

年终的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此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制定历法,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腊月”。

农村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难道腊月挣钱还有啥“禁忌”吗?

过去在农村,腊月冬季的田事告竣,农事基本完成,以农耕为主的人们,就有了大把的休闲时光。为了过好年,他们往往要拿出腊月这一整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首先从腊八节开始,然后人们要扫房、请香、祭灶、封印、写春联、办年货,要一直忙到除夕夜。人们要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祗、祖先有个交待;要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有个结算;要对亲戚、邻友、同僚给以节日的慰问,以使今后能更好地相处。对一年来的家庭事、个人事都要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能更有进步,家业更加兴旺。

而那些在外面做生意人,因为交通不方便,路途遥远,为了和亲人早日团聚,一般在腊月就怀揣着辛苦挣来的钱,开始往回赶,期盼早日和家人团圆,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所以才出现了“好汉不挣腊月钱”这样一句农村老话,以示对于家庭观念的重视以及传统习俗的尊敬。

农村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难道腊月挣钱还有啥“禁忌”吗?

但这句俗语,随着社会的变化,看来是不太适合了。现在很多农村人都出去打工,别说腊月不挣钱,就是你过年前想早点回家,老板未必都会同意。而且很多行业就靠过年前才大赚一笔,比如超市、饭店、商场、娱乐场所等。如果你非要请假,不是老板扣你几个钱的问题,也许就直接把你开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来过年的一些习俗也都简化了,什么请香、祭灶、封印,这些习俗年轻人很少知道了。至于办年货,现在那真是方便多了,只要有钱,超市里什么都有,也不用像过去一样,什么都要自己做。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腊月安心上班,然后自己在正月开开心心过大年。

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有什

农村俗语:“好汉不挣腊月钱”,难道腊月挣钱还有啥“禁忌”吗?

么想法?你们在过年的时候会回家吗?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说出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