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清末風起雲湧,國內形勢驟變,經過辛亥革命,滿清算是被徹底推翻,而中國也進入到了另外一個前所未有的亂世,軍閥割據,群雄並起,一個短暫、混亂、黑暗而又璀璨的時代開啟了。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雖然南北議和,袁世凱任命為臨時大總統,中國算是進入了北洋時代,可那也只是表面上的一統和相對和平罷了,須知,暗地裡仍舊波濤洶湧,政局動盪。

對民國的軍閥,我們所熟知的有東北張作霖、四川劉湘、廣西李宗仁、直系吳佩孚、皖系段祺瑞等等,在這些眾多的梟雄之中,很少有人能夠於某個地域貫徹始終,主政整個民國時代,而今天的主人公則是一個例外。

閻錫山,一個活躍於民國時代,縱橫捭闔,左右逢源之人,他掌控山西省38年,將這一畝三分地打造成為了自己的獨立王國,絕對是民國獨一份。雖然山西省不小,可是卻也僅僅一省之地,閻錫山一個毫無背景的小人物為何就能雄霸一方,傲視群雄呢?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閻錫山深諳平衡之道,有敏銳的政治嗅覺

閻錫山是一個五臺山小地主的後代,後來保送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並且成為了同盟會成員,回國後,趕上了辛亥革命,順勢而為,登高一呼,領導了山西的革命浪潮,當時的形式是袁世凱的北洋軍實力強悍,因此閻錫山倒向了袁世凱,雖然北洋軍打進了山西,可是因為當時山西地脊民疲,再加上閻錫山也會巴結奉承,因此老袁也就便宜了閻錫山,自1912年開始,山西成為閻錫山軍閥生涯的大本營,這一過就是整整38年。

閻錫山號稱民國“不倒翁”和“在三個雞蛋上跳舞”,可見他的政治能力非凡。對於這兩稱號,從語言文字上看,不免有些貶義了,可是相較於石友三的背信棄義以及馮玉祥的倒戈,閻錫山的名聲還是不錯的,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下,誰又能清高自詡呢?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閻錫山的靈活多變

他擁護袁世凱,即使在其稱帝之後也不曾背叛,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不識時務,不知時勢,可是從後來的表現來看,筆者認為閻錫山是靈活多變和有自知之明的。

袁世凱死後,閻錫山又擁護起段祺瑞,在護法戰爭中,老閻派遣了晉綏軍上戰場對抗國民軍,於前線戰場全軍覆沒,這讓閻錫山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不再折騰,選擇了靜待時機。

北伐戰爭,這又是一次政治的風起雲湧,這次閻錫山不再冒然站對,而是選擇了觀望,在北伐軍大敗直系吳佩孚和五省督軍孫傳芳之後,閻錫山抓住風向標,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民革命軍。

中原大戰時,閻錫山和國民軍有過短暫的掰手腕,不過很快閻錫山就明白了,蔣介石已經成勢,將很有可能是另一個袁世凱,於是,閻錫山又緊密團結在了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一方。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日本的強勢介入

革命軍的勢力大部都在南方,而北方實力單薄,閻錫山從來就不是一個愚忠之人,他一直以軍閥實力來認大哥,因此雖然他是同盟會老成員,可是前期卻一直傾向於北洋軍,直到後來北伐和中原大戰之後,閻錫山在看到國民軍的強大戰力之後,才逐漸的屈從於南方革命軍。

按道理來說,無論是國民軍還是奉系軍閥,都不會容忍這樣一個左右搖擺不定的軍閥橫亙於中間的,面對著這兩方,閻錫山的晉綏軍根本無力對抗,可是令人意料不到的是,九一八事變爆發,奉系丟失了老巢,如此閻錫山在北方愈發的顯得重要。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埋頭治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我不惦記人,人也別惦記我

從地理位置來看,山西在清末民初是很落後的,可是因為其山川大河為屏障自成一方天地,由此再加上閻錫山對教育、交通、經濟的各方建設,使得山西迅猛發展,一舉成為了民國時期的模範省。閻錫山在修建鐵路時故意將其修建成為窄鐵路,如此避免了老蔣將軍隊運進山西,也導致後來日本人在山西吃癟。

閻錫山的戰績貌似不怎麼輝煌,而且還失敗了不少,可是為何他還是一直主政山西呢?這除了他在山西民意好之外,與他的用人之策也是息息相關的。他幾乎用的都是清一色的山西人,還有更多的是五臺系的,如此一來,當真是鐵桶一塊。

活躍於整個民國時期,縱橫捭闔,深諳平衡之道,這個軍閥不一般

主政38載,貫穿整個民國時代,一生縱橫捭闔,遊刃於各方軍閥,將落後的山西省打造成為民國數一數二的富庶省份,也只有這個深諳政治平衡之道的梟雄才能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