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集體啞火,新導演表現搶眼,“流量明星”只能撐起半天票房


大導演集體啞火,新導演表現搶眼,“流量明星”只能撐起半天票房

2018年即將過去,對於很多人而言,2018年都是不平常的一年,不過,透過這些不平常的經歷,來解析未來的電影市場走勢,未必就是什麼壞事兒。

2018年的中國內地電影市場,有一個很明顯的現象,一些資深大導演的電影基本上都啞火了,雖然有的電影也有五六個億票房,但在高昂的製作成本面前,不管是張藝謀還是姜文、徐克等,也無法和一些中青年導演,特別是新導演相提並論。


大導演集體啞火,新導演表現搶眼,“流量明星”只能撐起半天票房

比如,口碑和票房雙高的《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高達9.0,票房高達31億,而該片的導演文牧野竟然是1985年出生的“85後”;這部電影開機時他才32歲;誰也沒有想到,在籌備之初,連徐崢也不敢說能賺錢的電影不但賺得盆滿缽滿,而且口碑也當仁不讓地成為2018年的NO.1。


大導演集體啞火,新導演表現搶眼,“流量明星”只能撐起半天票房

票房狂收33.97億的《唐人街探案2》的導演陳思誠出生於1978年,而該系列電影的第一部票房僅收8.18億,雖然票房也不低了,但和第二部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無名之輩》也是一部口碑和票房雙贏的佳片,導演叫饒曉志,很多觀眾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但電影憑藉良好的口碑收穫了7.93億票房,比其他資深老導演的電影票房都要好。

這就是市場的真實反饋。當不缺資源不缺明星又不缺投資的資深大導演在日漸成熟的內地電影市場頻頻啞火的時候,一大批新銳導演、中青年導演正在迅速崛起,併成為電影市場中的中堅力量和領軍人物。

流量退潮,口碑當道。

這麼說吧,你看那些微博轉發動輒幾萬、幾十萬的流量明星,真正反饋到影視劇市場,特別是電影市場,就現得特別小兒科了。

在電影市場,沒有任何一部流量明星能夠真正帶動得起票房,換句話說,看看即將過去的2018年,有哪一部電影是靠流量明星帶動的?一部都沒有。只要是有流量明星的電影,要麼口碑撲得一塌糊塗,要麼票房賠得慘不忍睹。

要說流量明星完全沒作用,也不完全是,他們最多隻能撐得起半天的票房,如果電影的口碑不行,反饋到首日就是口碑大跌,上座率上不去,次日排片佔比迅速下降;即便是一些所謂的大IP大明星主演的電影也是如此,比如《愛情公寓》,比如《歐洲攻略》,因為口碑不行,次日排片佔比近乎腰斬。

對於演員來說,其實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有的人選擇好的角色,用心創作一個角色,有的人選擇賺錢,誰給的錢多演誰的戲,前者如果團隊給力演員加分電影增色,後者就是一錘子買賣而已,而絕大多數流量明星幹得都是一錘子買賣的生意。

這幾年,一些流量明星的出現,拉低了演員行當的整體成色,只要有名氣,是個人都能當演員,這是很可怕的;觀眾不知道這些流量明星在演戲過程中的尷尬表現,但業內人士一定是知道的。但,有些片方找流量明星,說白了不就是衝著人家的那點人氣嗎?就像某戲讓楊超越來演的道理是一樣的。

很多所謂人氣藝人、流量明星,甭管戲演得怎麼樣,從來不缺粉絲尬捧。我特別討厭一些藝人給自己宣傳時濫用“炸裂式演技”的說辭,這種用詞其實挺噁心的,是個人演個戲都炸裂,這簡直就是演員行當的恥辱。

幸好,2018年的影視劇市場,很多流量明星已經被市場否定,甚至拋棄。這是流量明星的不幸,卻是中國電影的幸事!挺好。

最近,我們關注的一些影視劇,基本都沒跑出之前的預期判斷,我們討論電影的問題一定是就電影本身來做市場分析,做市場分析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市場,就市場來談就電影本身的品質來聊,雖然有些觀點讓片方很反感,但我們依舊堅持實話實說,且堅定地支持好看的優質的國產電影。

如有得罪,敬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