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真相,不是佛祖神仙,而是一個真實的時代

之前傳家君閒扯了兩篇《西遊記》,作為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絕對不是一本隨便的書,我之前在很多平臺上看到過許多人講西遊記,不知是不是自己的觀點,但是各種觀點也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來看看《西遊記》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它的終極人文觀點是什麼?

《西遊記》真相,不是佛祖神仙,而是一個真實的時代

要講《西遊記》不得不從作者以及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來說起。吳承恩是現在公認的《西遊記》作者,雖有爭議但並不妨我們從吳承恩開始來了解《西遊記》。吳承恩生於明代嘉靖年間,江蘇淮安人。自幼好學,博學廣聞。但一生屢試不中,到40多歲時才遞補貢生,到分配職位又沒選上,到最後只在衙門裡混了個小知縣,後在官場受到誣告被下大獄,出來後就辭官以賣文而生,生活窮困潦倒。

《西遊記》真相,不是佛祖神仙,而是一個真實的時代

吳承恩

從吳承恩的經歷中我們知道,吳承恩的出身並不是很好,對當時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吳承恩都是有所經歷和觀察的。有人認為《西遊記》是講佛道融合的書。我卻不這麼認為,作者的生活較為悲慘,不太可能表達佛道融合,三教合一。雖然形式上看有一定表現,但我更傾向於映射當時社會的一些風氣與不為人齒的鬥爭。嘉靖中後期朝堂黨爭日盛,嘉靖帝二十年不上朝,國家運行看似平穩,但各方鬥爭非常激烈。加之吳承恩屢試不中,也有些無奈與不平。大鬧天宮將這種情緒發揮到極致了。但厲害之處在於作者知道悟空與整個權力階層為敵絕對不會有好的下場。表面看似一團和氣的西天與天庭,背後也有著極為複雜的鬥爭和利益。就像嘉靖朝夏言、嚴嵩、徐階在看似平穩的局勢中,一直斗的不可開交。歷史也是評判名著的一把標尺,像曹雪芹之於《紅樓夢》。想讀懂《紅樓夢》必須瞭解曹雪芹一樣。

《西遊記》真相,不是佛祖神仙,而是一個真實的時代

陳寶國飾演的嘉靖帝

在西遊記中看似和氣的天界神佛也是有著激烈的交鋒,傳家君在之前分析《西遊記》的文章也說過,佛道只是一個表象,內核實質還是指向現實社會。孫悟空不是悲劇角色,但也只是現實當中被人利用的棋子。取經團隊在努力的維持著這個平衡。有人分析《西遊記》裡某個大神最厲害、某個大神和誰是什麼關係,光來看書中故事劇情了,對當時的社會與現狀充耳不聞,這種分析我感覺直接看電視劇就行了,裡面有你要的各種童話情節。我相信它作為名著要表達不僅僅只是你看到的各種牛鬼蛇神、魑魅魍魎與各路神仙大佛的故事吧。

從悟空出世到悟空學藝,再到西天取經,歷經磨難。裡面充滿了對當時朝局與社會各種描寫與映射,權力鬥爭的殘酷性,派系之間各種利益關係,雖然書中很隱晦,但是種種的跡象在說明鬥爭的複雜性與整個嘉靖朝的太平安穩都是整本書的底色。佛道之間也在很默契的維持著這種平衡,保持著鬥而不破的局面。書中既有作者的理想情懷,又有無奈和不堪的現實。處處充滿著誘惑與陷阱,處處又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頓悟。慾望在於心,而投射在世間。故事看似在天界,處處都是人間事。

悟空看似天設地造,日月精華,實則孤苦無依。看似神通廣大隻不過是博弈前線的棋子。從菩提的身份之謎就已經映射出當時朝局的撲朔迷離。從悟空被壓五指山,可以看出在激烈鬥爭中必須有人來承擔責任,從三打白骨精可以看出整個社會已經上迷下亂,從各路妖精可以看出當時社會上下階層的種種關係,這或許才是《西遊記》最終表達的人文觀點。

《西遊記》真相,不是佛祖神仙,而是一個真實的時代

一本小說絕對不會隨隨便便成為名著,背後一定有它所傳達的核心精神,吳承恩如果忽視社會現狀與歷史背景《西遊記》也斷不會為經典之作。傳家君還會在後續的文章中來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分析《西遊記》,關注傳家君將精彩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