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當地時間9月13日,美國海軍的第9艘獨立級瀕海戰鬥艦“查爾斯頓”號(LCS-18)在位於亞拉巴馬州莫比爾的奧古斯塔造船廠下水。在“查爾斯頓”號瀕海戰鬥艦的下水現場,可以看到在造船廠碼頭停靠的今年3月份時下水的“塔爾薩”號(LCS-16)瀕海戰鬥艦。此外,在“塔爾薩”號停靠的碼頭上的船塢中,還可能夠看到露出艦艏一角的“辛辛那提”號(LCS-20)瀕海戰鬥艦,目前該艦正處於組裝階段。儘管美國兩型瀕海戰鬥艦的戰鬥力遭到懷疑,但是其減值速度並不慢。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瀕海戰鬥艦(LCS),是美國海軍為取代佩裡級護衛艦在90年代初期進行的SC-21水面戰鬥艦艇計劃一部分,是冷戰後美國艦艇轉型的一種體現。瀕海戰鬥艦基於冷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可能面對的戰術情境,主要對手的正規海空軍力都不強,難以在海上直接威脅美國作戰艦隊;而美軍主要的任務是由海向陸地投送武器與兵力,因此瀕海戰鬥艦主要著眼於在敵國沿岸水域的各種低強度作戰需求,包括對付敵方沿岸比較可能出現的威脅(例如在近距離與敵方水面船艇交戰、淺水海域反潛作戰、清除敵國在沿海佈設的水雷等。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LCS架構分為兩種單元:核心系統為基本單元,包括艦體載臺、動力與航行操作系統以及其他必備的基礎系統等。任務套件能根據不同任務需要組裝、搭配不同的武器模塊系統並實現“即插即用”。目前LCS規劃了三種任務套件,包括水雷作戰,反潛,及水面作戰。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艦艇吃水淺(相比目前的水面艦艇)增加一倍以上的可以進入水域,大約從2000個增加到超過4000個。不僅如此,瀕海戰鬥艦還具有高速能力,超過40節,使他們能夠迅速從一個熱點地區到達另一個。與以往的護衛艦不同,瀕海戰鬥艦是為支援特種作戰部隊(簡稱SOF)作戰而精心設計和精良裝備的。有了這些功能,瀕海戰鬥艦可以隨時攻擊超出目標網絡或基地的探測範圍外的岸上目標或海上航行的艦艇,並迅速接近,支持特殊的SOF單位部署,包括提供飛行甲板或登艦。此外,該船能滿足海上安全、海上控制以及存在的任務,還為其專門設計了可互換的模塊化作戰任務包,可以進行反潛戰、打擊水面艦艇和反水雷戰。因此,瀕海戰鬥艦的任務範圍達到了護衛艦的規模。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有些人質疑瀕海戰鬥艦的耐力或“停留時間”。然而,其航程超過3500海里,海上持續力達一個月之久,其耐力與一艘護衛艦規模的艦艇相當。8同樣,一些人對瀕海戰鬥艦的損害管制或生存能力提出質疑,特別是其達到了最低限度的艦載船員數量。這種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瀕海戰鬥艦代表了不同的損害管制方法,即充分利用當今的遠程監控和自動化技術(很像是設想中的“朱姆沃爾特”級導彈驅逐艦)。

速度!美軍第十八艘瀕海戰艦下水

不過,在2017年7月10日,美國海軍發佈了FFG(X)新型護衛艦信息徵求書,正式宣告LCS瀕海戰鬥艦徹底失去發展前景,美國海軍將使用FFG(X)作為今後的主要小型水面艦艇,而LCS將在完成32艘的建造計劃後,停止後續艦隻的建造工作。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在2017年英國國際防務裝備展上披露的LCS125M瀕海戰鬥艦概念設計,以此競爭美國海軍FFG(X)護衛艦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