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了没有?!

11月19日: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了没有?!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上周四晚上分享了一位股友的交易感悟,有人留言说不要看这种“鸡汤”,然后为这条留言点赞的人还不少。

我比较理解这种情况。有些人对交易的认知还不够深,或者缺乏对事物纲举目张的能力,所以体会不到这种“心法”的妙处,才会误把珍珠当鱼目。

今晚,专门做一个示范解释,告诉大家如何对照“道”(心法)来指导自己交易实践中的“术”(行为)。

我从上周四晚上文章中任意抽取8句话,作为参考案例:

1.做交易最本质是要能够持续赚钱。(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是社会主义,赚钱的低级阶段是不亏钱。所以我们要学会分解目标,多思考“怎样才能不亏钱、少亏钱”,反过来自然就是赚钱。而不是,整天想着如何搞把大的、赚把快的)

2.要做到这根资金曲线,需要“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如果认同这句话,我们以后就不会再对亏损的股票抱着不放,或者去补仓,而是应该反过来,到一定程度果断卖出止损。可是,有多少人已经做到超过一年时间从来没对亏损的股票补过仓了?

3.只有在盈利状态下,才有资格冒更大的风险。越亏损,反而越不能急着扳本,反而要小心翼翼一点一滴去做回成本,俗称“赢冲输缩”。(有多少人越亏下注越重的?看了这句话,就能迷途知返啊,怎么会没用)

4.技术是有形的。它可能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但最终属于你的只有其中几个定式。(你的定式呢?如果你每次买卖股票的理由五花八门,那就一定还没入门。所以,不要急着去赚钱,先耐心花一两年时间,打造出属于你的三五种定式)

5.在任何一次出手买入之前,必须想好买多少、怎么卖。(只要你还会问,“现在遇到XX情况,我这个股票到底该走还是留”,你这次交易就是随意和荒谬的。都没想好什么情况卖,一股都不应该买)

6.不要将脚步仅仅停留在有形的技术上,要用心去感受背后的力量,将其内化,最后打出契合交易之道的意形拳。(经常有人会问,参考20日均线好还是30日均线好,如果你能理解20日均线和30日均线本质都是中期均线,那么任意选其中一根又有什么区别呢?还有人学会了做日线级别的平台突破,就把这个技术应用到30分钟或者15分钟线上,认为效率能提高8-16倍【因为1根日线4小时】,那你干嘛不应用到1分钟线上,效率整整能提高240倍!显然这是不符合常识的。所以回头一想就懂了,原来只能在一定时间周期的基础上,才能谈“趋势”,否则操作的就只是“杂波”。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市场内生的东西,而不是教条主义的形而上学)

7.想清楚做交易的核心并不是抓住多少牛股,而是只要长期安稳活下去自然能得到市场的施舍,才能真正悟懂“舍”与“得”,才能做到每笔交易都遵从大局和战略。(来,今年你亏了多少?是不是生怕错过机会冲进去买的?是不是生怕卖了就反弹所以抱着不放?不知不觉很多人就没做到“安稳活下去”这个要求了,所以才要时常提醒自己)

8.交易者一定要放弃掉平庸的机会,仅交易那些罕见的位置。(如果你做短线,这个股票最近一个月一共出现过多少涨停?如果涨停很少或者一个都没有,是不是就参与了平庸的机会?如果你做中线,这个股票曾经有过一段领涨吗?有没有板块效应?如果没有,是不是就参与了平庸的机会?现在既然知道了,立刻、马上改正!)

先把“鸡汤”里原则性的要求执行到位,再来讨论“鸡汤”是太油腻还是太清淡比较好。便好比:最好变成了有钱人,再和人说钱其实不是最重要的;最好念过名牌高等院校,再和人说学历其实并不代表能力;否则,还在端着碗吃饭的时候,就砸掉碗骂娘,饿的可是自己肚子啊我的亲!


11月19日:你做到了没有?做到了没有?!


附:上周四晚上的“鸡汤”原文链接:永远记住这两句话

------操作指南------

1.大势。总体趋势评分:6.5分;阶段最强指数:无。(8分以下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

2.概况。今天沪指收复2700点,沪强深弱格局明显,雄安概念股尾盘上演涨停潮,大指数涨幅较大。雄安概念股、证券、房地产、水利、白酒等涨幅居前,手机游戏、电子竞技、半导体、金融IC等科技股跌幅居前。个股涨跌比1790:1587,自然涨停97家,自然跌停3家。市北高新11连板。

3.观点。证券股继续走好,可能反弹还会延续。暂时维持昨晚观点,后市风格直接转换到大指数这边来的概率小,大小指数轮动的概率大。“不追只接”仍然是不错的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