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罕见跌停 莫慌!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开启


茅台罕见跌停 莫慌!一个伟大的时代在开启


阴沟里会翻船,可怜茅台一世英名,却在财报上倾生。

一字跌停板开盘,这在茅台历史上市是不曾有过的,股灾期间也没有。历史上唯一一次跌停板,是在2013年9月2日,集合竞价开始后10分钟内被迅速按到,而近日的一字板也算是一个茅台的一个历史。

当时跌停的原因也是源自一份十分糟糕的财报,营收跟净利润都十分惨淡,但当时茅台的股价只有150元。

今日的跌停也是源自一份财报,28日晚间茅台披露三季报,一眼看过去,还可以净利润同比23.77%。不过,魔鬼在细节,单独把第三季度拿出来看,归母净利润 89.69亿元,同比仅微增2.71%。

2.7%!你大概不知道这数字意味着什么,我列一组数据你就明白了,2017年9月末至今年9月末,贵州茅台5个单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138.41%、66.84%、38.93%、41.53%以及最新的2.71%。

这就跟你平时考试都是100份,但有次发挥失常考了98份,被揍是一个道理。

国人赋予了茅台很多光环,但无论如何茅台也是一家企业,特殊之处,在于白酒是最早学会用股市来赚钱的行业。茅台始祖,03年实行低级的产销控量终端提价,一直没变过。质变是11年,4万亿后,大佬们发现茅台提货单是个金矿,导致一级经销商的单只有小部分变为现货,剩下的都在转手炒,造成市面没现货脱销的错觉,事实上是本该流通的货都寄在厂家仓库,双赢。

这些年真正赚大钱是炒提货单的大佬们和茅台厂,一张单子几千件,几百件,厂家也高兴,收到货款甚至连货不用发,厂家没风险,经销商不愁卖,商品可控价,回款快,股票涨,市值高,利润升,皆大欢喜。

股民和囤酒的还真没怎么赚的钱,不信你问问但总!

15年之后,价值投资大行其道,机构一拍大腿,干茅台啊,靠散户兜里那点存款买茅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今,机构信仰崩溃,互相踩踏,不仅没在茅台上赚到钱,反而被闷杀,郁闷的一比吊糟!

抱团到踩踏,也就是一转身的事,茅台带翻了上证50,酿酒、医药、家电集体杀跌,大金融也黯然失色,招商银行盘中大跌7%,中国平安晚间公布季报,市场担忧会类比茅台,先跌个5%再说,场内跌数量增加,赚钱效应再度跌至冰点,对股民情绪打击较大。

市场收盘后,高层回应了GJD清盘基金的报道,传闻曲解事实,股票没减持,反而有所增加。哎!还真拿股民的智商不当智商。。。。

上市公司企业法改革在周末被众多专家解读为重大利好,但今天大小盘通吃,上证50跌3.21%,沪深300跌3.05%,创业板跌1.01%,GJD这么大的利好居然没有开干,郁闷啊!

这么多年了,公司不能自买自卖的股权制度基石,从来没有被挑战过。而这次修法的神奇之处在于,审议到通过就四天,并且立即执行,可见问题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刻。

公司法以前对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做了极其苛刻的规定,导致上市公司基本无法回购股票,或者程序很复杂很复杂。股价跌成狗了,上市公司也是干着急,不能动用企业资金买进。而此次公司法修改,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表面上还是有很多限制,但实际上,基本没限制了。因为有个兜底的表述,为了维护公司价值和股东权益的需要,这个解释就是橡皮筋了,可操作的灰色地带就宽了许多。

梦想跟现实是有差距的,炒A股的人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大家关心的并不是长期的股票投资价值,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相信A股从来都只有博弈。想在A股当中找到一只10年上涨,跑赢GDP的股票,那概率还不如去赌场。

现在股市最紧迫的事是股权质押雷暴问题,鼓励上市公司用公司利润来买入股票托底,不需要开股东大会,只需2/3的懂事同意即可,也就是说大股东质押的票可以用自己公司现金流来兜底,但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更加恶心的炒作。

甚至大股东都不用动脑子,券商都帮你想好了,纵容大股东去做,而这就跟股权质押一样。这也难怪A股会遭频繁吐槽,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回购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提升股价,这比分红好使的多,但这里得区分正常回购和恶意炒作。比如正常的公司股权保卫战,或者是看好企业的未来发展,但如果是股价被恶性炒作到高位后出现的回落,然后引发暴跌,之后的环境也不利于公司业务的扩展,而此时大股东利用公司现金流回购股份,这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资产不缩水罢了,但却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

就算巴菲特也不会给你背书你在30万美刀买入他的股票,明年跌倒10万,他会回购让股价保证30万的。

所以,公司回购股票的动机就很重要了,如果公司现金流充沛,各项财务指标都很正常,也不需要去发展新的技术,市场,那么回购是有效的,但你认为A股有几家这样的公司,即便是茅台,但那是国资,你动一个试试?需要回购,恰恰是那些权质押暴雷的上市公司,但他们有钱回购吗?

《虎啸龙吟》有句经典“依依东望,忘的是时间”,公司法修改是件大事,但需要时间,股市玩法已经改变了。珍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