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關廠!又一汽車前路渺茫……

用“悽悽慘慘慼戚”來形容法系車在華的表現,頗為恰當。

日前,網絡上頻有消息傳出,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神龍汽車計劃在2019年減員1500-2000人,關停武漢一家工廠,以及把成都工廠租借給東風日產。

據瞭解,法方在神龍汽車內部的話語權較大,上述操作是在法方派駐的高管堅持發起的。

除了減員之外,神龍汽車上屆執委會還計劃關停生產愛麗舍、301等A0級轎車的武漢三廠,並把位於成都的第四工廠租借給東風日產。

裁員關廠!又一汽車前路渺茫……

2018年,神龍汽車銷量為25.5萬輛,同比下跌33%,為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在國內所有乘用車企業中排名第23位,次於眾泰汽車。

裁員關廠!又一汽車前路渺茫……

之後進入2016年,法系車在華銷量便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市場佔有率也隨之下降,一下子跌至了2.64%。到2017年和2018年,隨著國內車市增速的放緩,加之法系車本身的原因,其在華銷量和市佔率繼續雙雙下探,創下歷年來新低。

內部人心不穩

頻繁的機構改革和人事調整,是神龍汽車由盛轉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2017年4月至今,神龍汽車共實施6次機構改革和10餘次人事任免。頻繁的變革帶來的更多是人心的動盪,管理的混亂。

神龍汽車決策層並沒有因為管理上的動盪而暫緩改革,反而進入了“銷量下滑-改革-銷量持續下滑-繼續改革”的死循環中。

兩年裡神龍汽車超過100名管理幹部出走,數千名的基層員工主動或被動離職。2017年初,神龍汽車員工總人數約為1.3萬人,至2018年底減少至8000人左右。

裁員關廠!又一汽車前路渺茫……

強行壓庫自食其果

在追求銷量目標的進程中,神龍汽車經銷商承受高壓。這要銷量真上去了還好說,可實際上銷量還跌了,這叫經銷商怎能沒有意見?從2015年6月起,神龍汽車就開始出現銷量下滑,通過壓庫等辦法,神龍汽車勉強維持住70多萬輛的年銷量。

進入2016年,神龍汽車並未放棄銷量目標的追求,繼續向經銷商施壓,導致當年經銷商集體抵制進貨事件的爆發。

2016年,神龍汽車原本有1000家經銷商,截至2018年底,現存的經銷商不到700家。

而這700家中真正還在進貨、賣車的經銷商,全國預估只有30%-40%,也就是200多家。許多經銷商提出退網,但廠家不批。這批經銷商乾脆就清清庫存,做做售後,反正是不進車了。

裁員關廠!又一汽車前路渺茫……

寫在最後:

將大規模裁員列入2019的“新年計劃”,這讓人看著真不是滋味。

不過神龍汽車又哪裡會完全沒有再站起來的機會呢?

提起神龍汽車,很多老司機都會倍感親切, 80年代雪鐵龍富康可是最經典的車型,而且神龍汽車也是國內最早的合資品牌,文化積澱也算深厚。

目前神龍汽車也算是逐步在“重回市場”。標緻除了有全新4008以外,還推出了7座版的5008,而最新的508車型也加長變成了508L。東風雪鐵龍方面除了為國內市場推出了全新C6以外,還推出了更符合國內SUV趨勢的雲逸C4 AIRCROSS和天逸C5 AIRCROSS等等。

多款車型,其實都看到了神龍汽車逐步放下了此前的固執,慢慢貼合著中國市場的口味。

只是,目前的車市已逐漸趨於成熟和飽和,留給神龍汽車時間早就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