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死鄒小櫻 06號作品|你們都要回家了啊,我還要在外面繼續玩

作為陳綺貞老師多年來的鐵粉,在微信裡看到有關於她的文章的評論,有感而發,所以又認真地重新回顧了陳老師的作品,以及她參加為數不多的綜藝訪談。想要全面認識她,也順便幫自己重拾那份無人問及的青春。

第一,就直接針對年齡這個問題。43歲的陳綺貞怎麼還寫出少女愛情歌?那種青澀、懵懂,有些小倔強、小任性的。而相對那些同階段的老藝人,羅大佑回家了、陳昇歸鄉了、五月天專輯中也透過麥田流露出家鄉的氣息。他們回味著年輕時的熱情無畏,也坦然接受時間的洗禮。而陳綺貞呢?對於一個超過40歲的女藝人,大眾媒體關注的焦點或說調侃的對象都是從這個“高齡”出發。可是綺貞對時間並不敏感,她一直是活在慢節奏裡,逝去在她的生活裡也變得如此緩慢。她依舊活在青春裡,她很少回家,她內心深處想要自由渴望改變,想要做一個特立獨行的少女。

怼死邹小樱 06号作品|你们都要回家了啊,我还要在外面继续玩

而對於陳綺貞以前的受眾,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中不斷的妥協、不斷的隱忍,但也多了份穩重,已經將那顆柔軟的心埋藏的很深很深;是無法接受還有人繼續對他講愛情的甜蜜、柏拉圖式的愛情,是無法再產生對小女生抱怨的憐愛。而陳綺貞像個頑皮的仙女,去往了另外的地方,那裡流淌著更年輕的血液,還有詩和遠方。她放下了一些姿態,去包容接納更多的人,更多的年輕人。是啊 ,她本身把自己歸類到年輕人的行列,所以並不覺得她現在的作品很突兀啊。她有順著這個潮流,也保持心裡那個準則,清楚自己要表達什麼。她的內心和年輕人一樣,有著一顆搖滾的心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吧,期待這個“年輕”的女人會在生活裡找到哪些驚喜。她依舊倔強的尋找生活中散落的微光,希望她65歲也依舊如此呢。(WHO組織對年齡劃分的標準作出重新的定義,青年人是在18歲~65歲)

怼死邹小樱 06号作品|你们都要回家了啊,我还要在外面继续玩

第二,談論陳綺貞的作品。小櫻說 陳綺貞之前很會寫旋律,但這個才華 她已經完結了。這點並不同意。坦白講,聽了她這麼多年的歌,每首歌都聽了很多遍,如果突然被問到某首歌的旋律的話,腦海是一片空白的(手動捂臉哭)。她的歌以旋律和歌詞為輔助,為我們描述了一張張畫面,傳遞一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情感。不需要刻意的被傳唱,靜靜地躺在那,靜靜地被發現。她將自己的經歷感受進行加工、創作、再創作。如果我們內心被觸動了,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她的歌是需要慢慢聽的,而她也會在你腦海裡慢慢的植入芯片。當你聽到她的歌時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會心一笑,對自己說“”“噢,她來了” 是一種甜蜜帶著點孤獨的苦澀。《沙發海》這張專輯,亦是這種感覺。

《傷害》中,小櫻說 陳綺貞拋出殘酷天使命題,這歌詞如一道鋒利的口子,從我們身上劃出一點東西。小櫻,難道這還不夠嗎?非要去撞得頭破血流嗎?非要大聲呼喊著去你媽的花海?集體的衝撞、偏激;還是個體的糾結、抑鬱、憤慨。陳綺貞選擇後者,那是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的人啊,是可以認真聽她歌的人啊。我們在她的歌裡面,也能宣洩著自己的情緒,對一些問題也有所沉思。我不能立馬下結論說我自己可以從中思考到人生問題,會有很大的啟發等等。但它會靜靜的在內心的某個角落。而當她唱著拋出這個問題時,內心是被觸動到的,或許就達到某種意義上的期待。

怼死邹小樱 06号作品|你们都要回家了啊,我还要在外面继续玩

《華生》《沙發海》小櫻對這兩首歌的評論,讓人哭笑不得。如果小櫻你認為《華生》這首歌是綠茶婊的話,難道之前聽她的歌就沒有這種感覺嗎?是你變了呀,你的觀念發生變化了,之前還可以這麼形容形容女生的呀?正如陳綺貞老師之前歌裡寫到 “一夜一夜熬出的深深黑眼圈 這就是我愛你的表現” “就算全世界與我為敵 我還是會愛著你”陳老師歌裡的愛,是在意自己付出的,是我給了你一個蘋果,你必須要做出反應的。噢,現在的她還是這個樣子呢。陳綺貞依舊是那個陳綺貞,只是聽歌的人的變了。還是那句話,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還是會一直喜歡她的啦。

《華生》依舊是她的小任性小倔強的性格,很喜歡這首歌的前奏,吉他一遍一遍的刷下來,感覺刷進自己心裡。“除了我,沒人把你看透”我感受到一絲絲心酸、無奈和突如其來的安慰,原來還有那麼一個人能看懂我,雖然不是愛情的他/她 而《沙發海》是孤獨人的噫語吧。

我相信熱烈的爭辯,

我不信無聲的和諧。

還有48小時。

期待你的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