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2》華晨宇吳青峯開啓專業懟人模式時,也在表達他們心中的正流行

週六晚,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二期播出之後,我的朋友圈瘋狂傳播著節目上的對話截圖,開啟了音樂人們的群嘲模式。

事情的起因,源自X音神曲《離人愁》原唱兼原創李袁傑跑去參加《明日之子》第二季。他選擇了盛世獨秀賽道,當著星推官吳青峰的面,抱著吉他,帶來了他的名曲,“我應在江湖悠悠,飲一壺濁酒”,這首在各種短視頻BGM裡已聽到吐的歌。其他選手非常捧場地跟著一起大合唱,李袁傑本人心裡估計也掂量著,手握15億試聽量,這麼有群眾基礎的本尊,哪有不晉級之理呀?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沒想到,等待李袁傑的是笑容逐漸消失的過程。首先是吳青峰委婉地表示對歌曲無感,可能要跟他說抱歉了。李袁傑見狀忙不迭地訴衷情,表達自己希望通過音樂弘揚國風的夙願。這下一旁的華晨宇可坐不住了。你說你很喜歡國風是吧,好我考考你,接下來我們做一個即興的創作,請李袁傑“只彈一個六級和絃”,來,開始。萬萬想不到的是,李袁傑一臉不知所措:花花老師,你在說啥?我聽不懂啊?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在現代音樂當中,和絃的轉換是西洋式的,通常會由遵循“穩定和絃——不穩定和絃——穩定和絃”的進程,這就是華晨宇在節目裡說的“4536251”那串數字,代表的是和絃的級數。這是流行音樂的基礎創作手法。但在中國傳統的民樂當中,它並沒有明顯的和聲進程,通常只有一個和絃。華晨宇的意思,是讓李袁傑拋棄流行音樂的寫法,我們只彈一個和絃,來試試國風即興吧。對於音樂人來說,無論你是不是搞中國風的,上述的都是基礎的樂理常識,誰能想到李袁傑對此一竅不通呢?

於是,華晨宇來了一段蓋棺定論:“作為一個創作者,樂理知識很重要。否則你做出來的東西,你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這個是很可怕的。因為太浮躁了。然後就會標註自己是原創人,你們會影響到觀眾的。觀眾一直在聽這樣的音樂,就會以為這樣的音樂是標準。其實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拿出一個專業的東西。”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而李袁傑這一段其實只是這期《明日之子》的冰山一角。以藍調風味馳名的曉月老闆來了,吳青峰表示“我沒有被你攻擊到”,華晨宇則直接說“這是二十年前的音樂”,“我們應該選代表未來的東西”;號稱“中國風電音第一人”、名氣覆蓋電競圈等多個領域的徐夢圓來了,吳青峰雖然最終給了徐夢圓通關球,但也意味深長地說,“現在的電音很多時靠編曲是撐出來的,好像放一個Beat大家就會很嗨,我希望它本身的旋律是更強的,在這裡,我需要更多的侵略性”;《白天不懂夜的黑》作者林隆璇之子林亭翰來了,子承父業的他帶來一首鋼琴彈唱,吳青峰絲毫沒有情面可言,“這首歌裡我聽不到別的寫情歌的人寫不出來的東西”,淘汰。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在魔音賽道的小型說唱歌手Battle中,華晨宇則是一上來就給選手們下馬威,“我不要你們Freestyle,Freestyle在街頭、牆邊做就好了,這是舞臺,我需要一個成品”。如此嚴格的考核,微博網友們當即贈予吳青峰和華晨宇“暴峰驟宇”雅號。連同坐在一旁、不時突施冷箭的李宇春,眾人感慨:這三位星推官都是“魔鬼”啊!

節目裡,當曉月老闆被淘汰時,有選手在下面嘀咕:星推官到底想要什麼東西?這標準究竟是什麼?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是啊,你說曉月老闆的音樂是二十年前的過時的東西,那麼,那個長髮飄飄、無論外形和唱法都恍如回到校園民謠時代的尹清呢?那個掏出小號、讓李宇春想起紅磡1994樂勢力的童兒呢?魔音賽道最後壓軸出場的鄧典,唱的不也是老靈魂樂嗎?為什麼他們都晉級了呢?他們不也是“過時”的音樂嗎?

第二季《明日之子》有一個特別之處:三大賽道的星推官,均為當打之年的潮流偶像,均擁有大量的粉絲。28歲的華晨宇,34歲的李宇春,36歲的吳青峰,這樣的年輕化配置,在中國音樂偶像節目是從未出現過的。三人出道及從藝經歷各有不同,吳青峰得益於華語獨立音樂的崛起,李宇春是獨一無二的舞臺皇后,華晨宇則代表了90後重新定義個性和自我認知的世代,但他們卻有共通之處:即因為不同的理由被推選至流行的浪尖,在往後的時間裡不斷地對自我進行挑戰與突破,讓自己能夠持續地引領流行。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明日之子》第二季開播之前,恰逢臺灣第29屆金曲獎頒獎。陳珊妮發表了一篇長長的推文,提出“我們需要不斷地重新定義流行音樂”的號召。好友吳青峰對此大有感觸,結合他重新以個人身份活動,發表電音風格的單曲,並第一次正式以星推官的身份在《明日之子》第二季中展現自己的綜藝首秀,吳青峰也在自己的博文裡寫到:

改變,一直是我們在人生中,不管面對喜歡過的歌手也好,或任何曾在我們生命中留下舵手般領航角色的人,不停會出現的命題……是的,當我寫出每一首歌時,那個寫出某某歌的我,就已經死了;同時,還沒有寫出某某歌的我,同時誕生。當我寫出《我好想你》,我也早就是‘再也寫不出《小情歌》的吳青峰’。但是,我會一直寫下去,接下來,每一次,我都會成為‘寫出了《某某歌》的吳青峰’。”

吳青峰的這段話,相信也是李宇春、華晨宇的肺腑之言。在瞬息萬變的流行樂壇,要保持競爭力是極其困難的事,你必須要不斷地去根據潮流的變化,做出符合自身個性的適時反應。三位星推官把各自的從業經驗帶到了考核舞臺,首先當然要求你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所以一開口就散發出獨特氣場的許含光得以晉級;接下來要求自我創新力,對重複和套路進行堅決的抵制,所以聽起來蠻流暢的曉月老闆被淘汰了,寫著口水歌的李袁傑被淘汰了,包括回爐再造的張洢豪,因他身上帶著一些薛之謙的影子,他晉級與否也引起了三位星推官的爭論。

最後,最考驗選手的是引領流行的能力,無論青峰、春春、花花三人都在各自層面帶領了新的潮流,他們深知這是作為偶像和音樂人最高層級的體現,他們知道,改變從入行的一天就開始了,各自的成功均有賴於他們做了前人並沒有做過的事,無論是蘇打綠以古典與流行樂的融合,李宇春用時尚、多媒體藝術與音樂的融合,華晨宇以饒舌樂、車庫音樂和主流的融合……他們所邁出的每一步,都是前人沒有走過的,他們能分辨到底哪些是守舊,哪些是風格。曾經是“明日之子”的他們當然知道對面的那個是不是“明日之子”。本季《明日之子》所強調的“帶領衝撞正流行”,其實是三位星推官一直以來貫徹的事。

微博上有樂迷給我留言:“其實被懟的李袁傑和曉月老闆,正可以看成近幾年最火歌曲代表——爛大街文藝民謠和抖音偽國風神曲。媚俗的背後,也有之前的民謠熱和現在的抖音熱的影子。看到我看不慣的東西也被幾位我喜歡的導師看不慣,高興。”一語中的。

第二期節目播出之後,無論是圈內音樂人或是樂迷粉絲討論度如此高漲,表面上是“暴峰宇”組合懟人之爽,實際上是節目所傳達的

獨立思考的氣質。近年來,“迎合型消費”成為娛樂產業重要的特徵,從獻媚的主播、可以見面的接觸系偶像,到X音上層出不窮的洗腦神曲,通過套路和感官刺激無限拉低內容消費門檻,成為各老闆趨之若鶩之事。近期就有朋友慫恿我一起合夥搞一家專門生產X音神曲的公司,言談間恍如回到十年前彩鈴歌日進百萬、躺著數錢的盛世。很多人會發出“大家的審美都被吃掉了嗎”的疑惑,可人們在趨利的時候,是不會有審美可言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吳青峰、李宇春、華晨宇三位享有流行文化紅利的頂級偶像,他們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當中展示出一種絲毫不想去迎合的態度。當他們在面對《離人愁》和其原唱時,全沒有被歌曲的播放量和傳唱度左右;當他們在看到蔡維澤一副“自我放逐”態勢時,卻又從表面的迷茫中不約而同地發現了他的原色;而當同樣來自X音的斯外戈前來踢館時,他們也並沒有戴著有色眼鏡去進行判斷。而在正式公演之前,考核賽道的舞臺設置,也營造出一種封閉式的嚴肅感。在每一位選手的去和留之間,我希望屏幕前的觀眾也能有自我的思考和判斷:你覺得這位選手怎麼樣?你覺得他具備作為偶像的條件嗎?你覺得他能走多遠?他能代表明天的流行音樂嗎?

忽然想起節目裡一個小花絮:一副90年代中國嬉皮士行頭出現的童兒,說起之前和導演姐姐聊天,談及本季《明日之子》核心價值觀,帶領、衝撞、正流行,這三個詞,除了正流行之外,自己都符合。他覺得,他們這一代的孩子越來越麻木,反省的東西越來越少,喜歡的東西也變得假大空,所以他的音樂裡不得不有這種批判性在。而李宇春告訴他,多種流派、價值觀衝擊的時代,音樂人也會有迷茫。前陣子她剛重溫了何勇的《鐘鼓樓》,發現曾經感動、引領我們的東西,依然在那兒。她並不認為那些更老派的音樂代表了過時,她也不認為童兒身上的不叫做正流行。

《明日之子2》华晨宇吴青峰开启专业怼人模式时,也在表达他们心中的正流行

說到這裡,我想同樣是20年前的音樂,為啥曉月老闆會被淘汰,你應該有答案了對吧?

猛地回頭,忽然發現自己看的是一檔超級硬核的音樂節目呢。

(點擊左下閱讀原文,觀看信息量超大的《明日之子2》第二期。)

音樂自媒體“亂彈山”

萬馬齊喑的亂世裡,

透過音樂,

我們記錄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