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與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

孟良崮戰役中,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與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的恩怨情仇!

國民黨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與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

國軍悍將、蔣介石的御林軍、居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中將師長張靈甫,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擊斃。

這一經典之戰,成就了後來的開國第一大將、年輕的天才軍事家粟裕,這場戰役,被毛澤東譽為“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

這一仗,有幾個關鍵點:

王必成的華野6縱拿下垛莊,封閉了74師的南逃之路;葉飛的華野1縱1師師長廖政國指揮的天馬山阻擊營戰,堵住了黃百韜整編25師從西北方向的救援之路;王建安的華野8縱23師67團由參謀長劉佐指揮一個營在萬泉山的進攻戰鬥,消滅守衛的整編83師李天霞部一個加強營,在東南方向,分割了83師和74師。

這樣,華野1縱、4縱、6縱、8縱和9縱共5個縱隊,就把74師四面包圍孤立起來,使其成為甕中之鱉,74師加83師一部共32000人被殲滅,張靈甫兵敗被殺。

蔣介石聽說自己的愛將張靈甫喋血孟良崮後,極為痛心,將戰役指揮的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撤職,將整編25師師長黃百韜撤職留任,將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撤職押送軍法處審判。

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國共兩軍展開了激烈的角逐,被解放軍擊斃的國民黨將領為數不少,軍銜中將以上,就有戴之奇、劉戡、邱清泉、黃百韜、熊綬春、郭景雲等人,可是,為什麼只有張靈甫的名氣最大?

其實,一部故事片電影《南征北戰》功不可沒,並且,這電影還是前後翻拍了兩次,一次是50年代拍的黑白片、一次是70年代拍的彩色片。

電影中,一些經典的臺詞,讓那些50年代至70年出生的人們,至今,還念念不忘。

現在,一些張靈甫的粉絲們,動輒就拿共產黨消滅了74師說事,說抗日名將死在了內戰的戰場,這也是受到了《南征北戰》電影的影響(當然,一些人戲謔稱張靈甫為“張瘸子”,本人對這種說法,也非常鞭笞,張靈甫畢竟是抗日戰爭中打鬼子時負的傷,這是國家的功臣)。

不僅如此,他們還對整編83師師長李天霞大加斥責,說他心胸狹窄,見死不救,直接導致了74師的全軍覆滅。

前幾年,國內某影視公司拍攝的,一部反映這一軍事鬥爭的電視劇《紅日》也對此有所表現。電視中,演員李幼斌扮演的張靈甫形象高大偉岸,李天霞猥瑣猙獰。

其實,若把74師戰敗的全部責任推在李天霞身上,在演員形象上把李天霞刻畫的卑瑣渺小,就大錯而特錯了。

真實的李天霞於1908年出生,長得高大英武,一副職業軍人的派頭,1947年在華東戰場任整編83師師長參加對華東野戰軍圍攻時,還不到40歲,比1903年出生的張靈甫,整整小了近5歲。

從軍以來,靠著智勇之氣,屢建軍功,1939年擔任74軍51師師長時,才31歲,是黃埔三期生中的佼佼者。

正直人生壯年的李天霞,可謂是躊躇滿志,頗具建功立業的雄心。他曾是張靈甫的老上級,在他領導張靈甫時,還有過主動讓賢的經歷。

據史料記載,武漢會戰中張靈甫立下戰功,74軍51師長王耀武擬提51師135旅305團團長張靈甫為135旅旅長,徵求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李天霞的意見。

李二話不說,當即表示願意交出旅長之職於張。

南昌會戰中,張靈甫親自率部進攻日軍時不幸右腿負傷,李天霞得知後立即下命令將張靈甫搶下火線,轉往後方治療。

兩人的矛盾起於爭奪王牌74軍軍長的寶座,結果張靈甫獲得王耀武的支持,後來者居上,這為兩人後來的恩恩怨怨埋下伏筆。

直到在華東戰場,兩人處在對付共產黨軍隊的同一戰壕。狂妄、自大的張靈甫,因為自己的張揚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國民黨軍隊兵分三路進擊華東野戰軍時,整編83師、74師、第7軍(桂系部隊,沒有參與蔣嫡系軍隊的整編)為一個縱隊,由資歷深、且黃埔三期畢業的李天霞為縱隊司令,這在國民黨論資排輩的軍界是傳統了,但這也成為兩人矛盾的導火索之一。

做為黃埔四期的張靈甫,不知道韜光養晦,或者說謙虛、收斂一些,他很看不起黃埔三期的李天霞,雖在戰術配合上湯恩伯的命令張要暫歸李指揮,但張確實是心中不願,故當七十四師到達桃圩、蒙陰之線後,張就自請歸整二十五師黃百韜的指揮。

試想,張靈甫的這種舉動,對過去曾有恩於張的李天霞來說,豈不是一種蔑視,也可以說是莫大的“恥辱”!

所以在張遭到重圍時,一種看熱鬧的心態,或出工不出力,也就在情理中了。

這,大概是張靈甫和李天霞恩怨情仇的起因和最終結果了吧?

應該說,張靈甫的恃才傲物、對上不恭、狂妄自大,是導致失敗、命殉孟良崮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