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去年农业农村部在广州召开2018年国家优质稻品种攻关推进暨鉴评推介会上,“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和“增科新选丝苗1号”一起入选了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广东优质米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广东从2004-2017年育成审定的水稻品种优质率达63.78%,广东种植的国家优质3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稻品种比例达74%,远高于全国的优质稻米率37.1%。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为什么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

一方面是因为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政府引导粮农种植水稻从重“量”转向重“质”;另一方面是因为优质稻能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收益,农民更乐意种植优质稻。

2018年我省继续扩大优质稻的种植面积,优质稻占比持续增加,今年水稻收购价也持续增加。2018年广东早籼稻平均收购价为147.4元/百斤,晚籼稻平均收购价163.3元/百斤,远高于国家最低收购价早籼稻120元/百斤、中晚籼稻126元/百斤。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成本

2018年我省早稻平均亩产397.2公斤,晚稻平均亩产371.1公斤,亩均产值早稻有1170.9元,晚稻有1212.0元,年均水稻平均产值为1191.5元。

2018年我省稻谷亩均生产成本1406.3元,其中,人工成本615.7元,物质费用502.0元,土地成本288.6元。这样算下来,稻农种植一亩地还将亏损214.8元。为什么在我省水稻优质化程度高且收购价也高的情况下,稻农种稻还是亏损的呢?

看一看成本,水稻种植的人工成本占了总成本的43.7%。广东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低,当前广东地区的日均工价又普遍涨至80-120元,且人力劳动工作效率远不及机械,这就是我省水稻种植成本居高不下,收益减少的主要原因。

据使用机械化种植的稻农了解到,使用机械进行种植,打田、插秧、收割、施肥施药的成本分别为150元/亩、150元/亩、80元/亩、100元/亩,加上农资费150元/亩土地成本500元/亩,总成本为1130元,远低于人力为主的种稻成本,收益也将由负转正。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水稻收益如何由负转正?

广东土地零散,不利于使用机械化,我们应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将土地化零为整,合理利用机械化种植,减少亩均成本,提升种稻效益。

- END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