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關於我國最新型戰鬥機殲20沒有配備航炮的問題,從而這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如果沒有航炮,一旦彈道打完了該怎麼辦?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按照我們過往的慣例,攜帶的導彈如果打光了,就只能使用戰機上的機炮了。當然,這也是軍迷們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畢竟我們的殲20並沒有配備這樣的裝置,而且從現在的設計來看,在未來也是不太可能裝載機炮的。大家不免會為殲20在戰場上的表現感到擔憂,因為在導彈打完的情況下,殲20肯定就沒有攻擊火力了。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而美國的F22之所以裝有機炮,與他們當時較早的設計理念有關。 當時還是按照過去的思維習慣來設計,現在則更強調隱身和超音速兩大特點。在瞭解到這一發展趨勢以後,我們索性就將機炮給去掉了。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事實上我們通過實戰經驗總結,現在的戰機能夠用到機炮的場合實在是少之又少,幾乎連5%的概率都不到。這對於殲20來說就更沒有多大用處了,因為它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根本不怕對方的機炮射擊。

事實上,F22上的機炮,也並不用於空戰,因為雙方在超音速狀態下相遇,根本沒有發射機炮的時間。對於他們來說用途更多的是體現在對地面的掃射,這對於造價昂貴的五代機來說,實在是有點太過浪費了。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其實,即使沒有航炮以殲20的超音速飛行速度,對殲20順利完成作戰任務的影響並不大。就算空空格鬥彈道打完了,殲20還是可以以超音速飛行,輕鬆躲避敵方的機炮射擊的。在加上殲20戰機的先進感知系統,在很遠的距離外都可以發現敵方。使用配備的中遠程空空格鬥導彈完全可以在航炮的射程之外就能分出勝負。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現代空戰中,戰鬥機講究的就是超視距空戰,先敵發現,先敵摧毀,快速打擊之後立刻撤離。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戰機上配不配備航炮的意義也不大。

在一二戰時期,航空機炮是裝備戰機進行空戰的最重要武器,曾風靡了很長時間,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戰機進入超音速時代。雖然美國的F22戰機還在配備有航炮,但並沒有使用航炮空中格鬥的戰例。但如果遭遇到五代機同級別的對手時,2.5馬赫的飛行速度,每秒800多米,機炮完全派不上用場。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F35研發時,也只有空軍的F35A保留了固定機炮,陸戰隊的F35B和海軍的F35C就已經取消了機炮吊艙。

即使掛機炮吊艙,也主要還是用來打擊地面目標的。作為一款空優的重型隱身戰鬥機,掛機炮吊艙就等於同時丟掉了兩大優勢:機動性和隱身性。所以一般不會考慮,現代機炮射速能達到每分鐘5000發,可裝彈量卻少得可憐,基本上幾個連射就打光了,況且只能在視距內的近距離格鬥中使用,所以在現代空戰中也沒有什麼價值了。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殲-20選擇頭盔瞄準鏡,搭配霹靂10近距離格鬥導彈,有這樣的近戰利器,即使放棄了配備航炮也不影響殲20的戰力。另外,我國的霹靂-15導彈,射程達到了150公里,而這還只是中程空空導彈,還有射程400公里的超遠程空空導彈,空中格鬥和打擊根本沒問題。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擔心殲20沒有裝備航炮的問題了。

那麼假設殲20是有機炮的,那麼機炮的位置應該在哪,無數軍迷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在艦20身上找了這麼些年,也還是沒有能夠找到機炮的位置,原因在於五代機的機炮都是內埋的。

這是為了避免空腔反射,否者外露的機炮會讓飛機隱身性能大為降低。此外機炮開火時膛口射流和衝擊波都會飛機隱身塗料造成不利影響。 由於航炮在開火過程中產生的火藥燃氣會進入發動機的進氣道,嚴重會導致發動機熄火,所以設計時這個問題都要避免。

殲20在沒有配備航炮的情況下,彈道打完後怎麼辦?

根據殲20機體設計的佈局來看,機炮唯一可能的位置就是在鴨翼根部機身位置,上方的一個方形結構作為機炮的排氣口,膛口也就位於上迎風面的中部位置,只有這樣設計才能避免上述的問題。

在實驗中,殲20經歷了4種馬赫數值下的飛行速度測試,分別是0.1、1.25、1.5、2.5,以檢測內埋式機炮的火藥燃氣射流對發動機的影響。除此之外,還是在研究其膛口附近產生的流場波繫結構特徵和衝擊波的強度變化規律,為後面的改進和設計提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