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是指公元1934年秋至1937年冬,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長征後(參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堅持在中國南方八省15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同持續清剿的國民黨軍進行的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參戰軍團

1934年8月至11月,紅6軍團(總指揮蕭克、政委王震)、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紅軍第25軍(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先後撤離湘贛蘇區、中央蘇區和鄂豫皖蘇區後,留在長江南北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和廣東八省的部分紅軍和游擊隊

涉及範圍

贛粵邊、閩贛邊、閩西、閩粵邊、皖浙贛邊、浙南、閩北、閩東、閩中、湘鄂贛邊、湘贛邊、湘南、鄂豫皖邊、鄂豫邊和瓊崖等15個地區,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

簡要介紹

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在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書記項英和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等領導下,江西、福建、閩贛、贛南、閩浙贛5個軍區(含閩北軍分區)及各直屬的地方獨立部隊與紅24師和紅10軍繼續堅持鬥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1934年秋至1935年春,國民黨軍以20多個師共20餘萬人的兵力繼續向中央蘇區進攻,紅軍和游擊隊在陣地防禦作戰中損失很大,蘇區內的全部縣城和大部分鄉村被佔領。

1935年2月,根據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徹底轉變組織方式與鬥爭方式的指示,蘇區中央局決定所屬機關和部隊分九路突圍。在突圍中部隊大部損失,餘部分別到達閩西、閩贛、贛粵邊和湘南地區。項英和陳毅幾經周折於3月底到達贛粵邊游擊區的中心油山。5月,原中央蘇區全部失陷。與此同時,其他各地區的中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也都遭受了很大損失,並先後與中共中央和中央分局失掉聯繫,形成各游擊區各自為戰、獨立堅持的局面。各游擊區的紅軍游擊隊,在當地共產黨組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利用各種有利地形,與國民黨軍和地方保安團隊的持續清剿進行鬥爭。

在從1934年秋至1937年冬的三年中,各游擊區儘管情況各異,但大體上都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1934年秋至1935年春,為實現由正規戰向游擊戰、由蘇區鬥爭方式向游擊區鬥爭方式的戰略轉變階段。在這個階段,原中央蘇區和閩浙贛、閩北、閩東、湘鄂贛、湘贛和鄂豫皖等蘇區,均先後變成了游擊區,其所屬紅軍和游擊隊在國民黨軍的重兵圍剿下,遭受到嚴重損失,但經過艱苦曲折的鬥爭,最終都堅持了下來,或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完成了戰略轉變,或在實際鬥爭中逐漸認識並實現了這一轉變。

1935年春至1936年冬,是以分散的游擊戰與優勢的國民黨軍的清剿相對抗的最艱苦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各游擊區遭到嚴重摧殘,但游擊隊在當地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依託高山密林,在人民群眾支援與掩護下,與國民黨軍和地方當局實行的軍事清剿、政治清剿、經濟清剿進行鬥爭。由於採取相應的鬥爭策略和運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及廣大游擊戰士的英勇奮鬥從而渡過了種種難關,使紅軍游擊隊得以保存,並有所發展。

1936年冬至1937年冬,為各游擊區的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執行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新政策,實現由國內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階段。在這個階段,紅軍游擊隊一方面和國民黨推行的“北和南剿”作鬥爭,不斷粉碎了國民黨軍和保安團隊的清剿,一方面又以民族利益為重同當地國民黨軍政當局進行停止內戰共同抗日的和平談判。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重新整編

1937年10月,根據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中央達成的協議,除瓊崖紅軍游擊隊外,其他14個游擊區的紅軍游擊隊先後下山,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葉挺任軍長,項英任副軍長,張雲逸任參謀長,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下轄4個支隊,共10329人。瓊崖游擊區的紅軍游擊隊於1938年12月改編為廣東省民眾抗日自衛團第14區獨立隊。

點評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牽制了大量的國民黨軍,在戰略上配合了主力紅軍的行動,為土地革命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併為華中、華南地區人民進行抗日戰爭保存了骨幹力量。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