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豬鱷:白堊紀史前巨鱷以恐龍為食 它是怎麼滅絕的呢?

之前有講到過史前巨鱷中存在過帝鱷,帝鱷的體型算是最大的了。但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在白堊時期的豬鱷。

豬鱷是生活在白堊時期的史前巨鱷,體長大概在6米左右,雖然在巨型生物橫行的時期豬鱷不算體型最大的,但對於獵物來說是絕對的噩夢,豬鱷擁有又長又尖利的牙齒,甚至在合上嘴的時候牙齒還會突出來,幾乎沒有什麼生物對它產生影響,但是也逃不過物種大滅絕的危機,豬鱷是怎麼滅絕的呢?

豬鱷介紹:

豬鱷是一種史前食肉鱷魚,它們的化石首次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發現,豬鱷體長約6米左右,它們在攻擊獵物時會用披甲的口鼻部使勁撞向獵物,三副如匕首般銳利的尖牙將食物撕成碎片。

揭秘:豬鱷:白堊紀史前巨鱷以恐龍為食 它是怎麼滅絕的呢?

豬鱷的形態特徵:

豬鱷體長約6米,全身披甲,擁有鋒利的牙齒,以捕獵恐龍為主,在豬鱷的嘴巴中,共有三組長長牙齒。當它們合上嘴巴時,利齒甚至都可以突出嘴外,如此長的利齒可以幫組它們將恐龍撕成碎片。並且豬鱷能在陸地快速移動,又能在水中游動,在現在研究中標明,豬鱷可能要比現代的鱷魚還要聰明。

揭秘:豬鱷:白堊紀史前巨鱷以恐龍為食 它是怎麼滅絕的呢?

豬鱷的化石:

撒哈拉沙漠對於大多數的動物來說都是生命的禁區,那裡乾旱少雨,白天的最高氣溫能夠達到57.7攝氏度,而到了晚上的溫度又會降到零度一下,可謂是冰火兩重天。但在史前時代,這裡曾經也是生機勃勃的地方,起碼在八千萬年之前的時候,撒哈拉這片區域就堪稱是生命的搖籃。因為這裡發現不少白堊紀時期的動物化石,包括一種長達6米的大型鱷魚化石,科學家推測這種大型鱷魚大約活躍在白堊紀時期,由於它們的嘴部長有類似今天的野豬的獠牙,所以被命名為豬鱷。

揭秘:豬鱷:白堊紀史前巨鱷以恐龍為食 它是怎麼滅絕的呢?

豬鱷:白堊紀頂級的掠食者

豬鱷可能是進化最成功的鱷魚之一了,今天的鱷魚撕碎獵物需要通過身體的旋轉,而豬鱷由於長有類似短刀的鋒利尖牙,所以它們可以像陸地上的大型猛獸一樣直接將獵物撕碎。根據科學家們推測,在白堊紀時期的撒哈拉,豬鱷算是最頂尖的掠食者之一。在水裡面豬鱷幾乎沒有敵手,而陸地上的許多小型恐龍也是豬鱷的掠食對象。

除了擁有20英寸尺長的巨大,以及鋒利的牙齒和撕咬能力之外,豬鱷的口鼻部還有這厚厚的“甲胃”,配合著它們粗壯的四肢,豬鱷可以在通過撞擊的方式來攻擊對手。生物學家們推測,憑藉豬鱷那有力的四肢,無論是在水中還是陸地上,豬鱷的速度都遠遠要比今天的鱷魚更快。而且由於顱骨更大的原因,豬鱷的智慧應該也在其他同類之上,這讓它們在捕食的時候無往而不利。

揭秘:豬鱷:白堊紀史前巨鱷以恐龍為食 它是怎麼滅絕的呢?

豬鱷是怎麼滅絕的?

在白堊紀晚期那個時代,非洲的撒哈拉地區到處都是湖泊、河流、森林以及溼地。優越的生態條件使得各類生命體非常的活躍,彼時也是恐龍最後的繁榮期,豬鱷在這樣的環境裡可謂是不愁吃喝。不過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過於優越的環境讓豬鱷停止了為適應環境而進一步進化。於是在6500萬年恐龍大滅絕的時候,豬鱷也一併被上帝給帶走了。而且豬鱷的滅絕有些黯淡,起碼如今很多人都在討論恐龍滅絕之謎,豬鱷是怎麼滅絕的卻少有人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