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火朝天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凉凉”后的冷思考

文 | 马婧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应用的蓬勃发展,“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带来新一轮的信息化革命,不断冲击和改变各行各业的生态体系。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此后各地大数据交易中心、平台、网站风起云涌。

热火朝天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凉凉”后的冷思考

表1 主要大数据交易平台对比分析

热火朝天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凉凉”后的冷思考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15年4月14日开始正式运营,经过近三年的运营,至2018年3月其交易额仅仅突破1.2亿元,远低于预期。长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仅有350个数据包,尽管门类齐全,但部分分类下并无数据。而纵观全国,在可检索到的23家大数据交易机构中,至少有14家处于停运或半停运状态。

一方面是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应用,另一方面是持续遇冷的大数据B2B交易平台,如何使交易平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重新注入活力呢?众诚智库认为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出台大数据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推动建立和完善数据交易标准。为数据交易过程制定安全标准,并逐步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应用等环节出台相应的技术标准,积极参与大数据国际标准化制定。明确数据交易、使用边界。

实行备案制,数据溯源。倡导国家建立数据保全机制,交易市场接入国家备案系统,做到交易信息有据可查,并强调数据不能跨境,保护网络主权、数据主权。

丰富可交易数据种类和业务模式。从可交易的数据类型来看,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等新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机器对于文本数据、图像数据、语音数据等数据的处理能力和识别能力,拓展数据采集方式和范围。从业务模式上看,除提供数据采集与分析类的基础数据服务外,可向数据清洗、数据建模、挖掘分析等技术输出服务拓展。

深挖细分行业需求。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于金融征信、医疗卫生、交通地理、电商零售、语音识别等多个具体行业,随着大数据流动需求的增加,交易也将逐渐普及。需求导向的企业应用型业务模式需要运营单位具备一定的大数据平台的搭建能力以及垂直行业数据挖掘能力。

表2 各行业企业大数据交易需求分析

热火朝天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凉凉”后的冷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