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深度挖坟,捕捉BIM谣言,let's go!!


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NO.1:BIM会大大增加设计费用

谣言:据传说,在设计院中,使用BIM的方法解决问题,每平方米将多花10~15元

事实:

错。 BIM不是一定会增加设计费用,有些时候甚至会降低设计费用。对于成熟的BIM设计团队来说,BIM设计并不会因为设计方法的更改与更新换代产生额外的费用,反而会因为技术的改进增加团队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NO.2:BIM将拉长设计周期

谣言:设计师因为应用了最新技术,使用BIM软件,所以需要增加工作周期

事实:

错。运用BIM软件的工作周期和平常的工作周期类似,只不过在前期可能会需要大量专业的人员进行投入。BIM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团队协作完成的工作,他需要在一个项目中可以投入足够多且足够专业的人士进行同步的工作,以此实现BIM化。但是对于“伪BIM”来讲,则会因为添加了不需要的工序,从而造成工期延长。


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BIM模型展示——*地区办公楼

NO.3:BIM最怕修改

谣言:BIM在适应建筑方或集团方面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的时候,总是会形成蝴蝶效应,造成后期严重的问题,形成灾难性的风暴。

事实:

错。请跟我读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单翻译建筑信息模型,是模型肯定就具有可修改性和动态性,因此BIM是动态变化、支持“成长”,跟以往所不同的地方就是,修改的产品类型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以前修改的是图纸,现在换成了信息模型。用简单的话来讲,BIM与CAD就是黑猫和白猫的区别,其实本质都是猫,抓的都是老鼠。不仅如此, BIM出图要比CAD还要方便一些,BIM“出图”高度自动化、因此各种各样的设计修改就支持常态化,所以设计师可以更加关注产品的本身,加强产品设计感。


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BIM模型展示——设计图

NO.4:BIM因为是从国外传到国内的,因此不是很符合中国国情

谣言:BIM是诞生于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产品,因此不是很符合中国的制图规范、设计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BIM普及之路障碍重重。

事实:

错。BIM在中国普及之路确实满是关隘,但是这一场变革一定是所有企业所有者喜欢并且又追求的改变,BIM详细定义了技术细节、打破了专业堡垒、实时精准的展现预算材料报告等,还压缩了部门经理喜爱的“灰色地带”,透明化了工程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相信变革刻不容缓。


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BIM应用展示

NO.5:BIM不是单独的产品,而是一款Revit软件

谣言:BIM不是单独的产品,而是一款Revit软件

事实:

错。Revit、Achicad、Rhino、Robot、Catia、Mep、Navisworks、Yjk、探索者、Autocad、Excel、Grasshopper……,都是BIM软件的一部分,但它们不是缺一不可,BIM软件是实现建筑信息化所应用的一系列来自不同软件商的计算机程序的集成,既有进口软件、也有国产软件,目前覆盖了十几个种类。

NO.6:BIM具有局限性,只适合高科技有难度的建筑使用

谣言:BIM因为“身价”的原因,所以属于高消费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只适合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高精尖项目。

事实:

错。BIM是一种简单、可视、透明的应用,因此具有普适性,适用于所有项目。BIM可以将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把建筑模成型形象化,暴露隐藏问题,等,不过BIM“身价”确实高昂,一般都是重点项目使用。


流言终结者:那些年,让无数人中招的BIM谣言,你踩雷了么?

BIM模型展示——碰撞检测

NO.7:BIM就是碰撞检测工具

谣言:BIM其实没什么,就是一个简单的碰撞检测工具,他可以在未修建建筑之前帮助发现问题,减缓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事实:

错。BIM是一个大的概念,而管道检测不过是大的概念中一个小的模块,但是因为它具有直观展示性,所以才让人对此有了误解。其实BIM 是对项目的一个全局的掌控,控制项目布局、进度、质量、安全等多方面的产品。

在BIM兴起的短短几年时间里,其使用范围、应用需求越来越大,在诸多国家, 比如: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先进国家内早已经将BIM作为重要一环。可由于教育培训费用过高、人员能力等问题,BIM仍未能广泛应用。因此,在BIM普及中仍然需要政府的大手推动,若政府可以在下发文件时,将其编入预算,让民间集团有据可依,相信BIM又将前进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